背板检验工装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910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1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背板检验工装治具,包括治具主体,治具主体的一端部开设有检验槽,检验槽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并贯穿治具主体,检验槽具有插装槽口;背板检验工装治具用于经插装槽口插装至支撑折边处并通过背板检验工装治具相对于背板沿第一方向移动,检验支撑折边的平面度。当支撑折边能顺利通过检验槽时,证明此处的支撑折边的变形量在合理的管控范围内,支撑折边为合格品;反之,当支撑折边在滑动过程中被卡停在检验槽内无法顺利通过时,则证明此处的支撑折边的变形量较大,支撑折边为不良品。能够直接在产品流动线上进行检验,无需抽取部分背板单独检验,不影响背板生产效率的同时,实现对支撑折边的全面检验和有效管控,提高了检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背板检验,尤其涉及一种背板检验工装治具


技术介绍

1、目前,悬浮屏类的电视机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产品,通常是将电视机的背板边缘进行折弯以形成折边,再将面板支撑在背板的折边处。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对背板进行抽样分检,抽取部分背板在生产线外单独通过靠尺和塞规来检验背板折边处的平面度,此种检验方式效率低且存在漏检的问题,若漏检的平整度不合格的背板流到产品端,则会因为背板折边处变形使得面板胶带开胶,导致面板漏光,造成产品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背板检验工装治具。

2、本公开提供一种背板检验工装治具,包括:

3、治具主体,所述治具主体的一端部开设有检验槽,所述检验槽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并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治具主体,且所述检验槽具有形成于所述治具主体的一端部的端面上的插装槽口;

4、所述背板检验工装治具用于经由所述插装槽口插装至背板上用于支撑面板的支撑折边处,并通过所述背板检验工装治具相对于所述背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检验所述支撑折边的平面度。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治具主体的一端部形成有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端板部和第二端板部,所述第一端板部和所述第二端板部之间形成所述检验槽;

6、所述第一端板部和所述第二端板部朝向彼此的板面分别构造成所述检验槽的两相对的槽壁,所述检验槽的两相对的槽壁之间的间距为h1,所述支撑折边的厚度为h2,其中,0.2mm<h1-h2<0.5mm。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板部沿所述插装槽口的开口方向的宽度与支撑折边的待检验宽度相适配。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折边与所述背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置光学膜片的容纳槽;

9、所述第二端板部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二端板部沿第二方向的高度小于所述容纳槽的高度,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二端板部朝向所述第一端板部的方向;所述第二端板部用于插装至所述容纳槽内,并通过所述背板检验工装治具相对于所述背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检验所述容纳槽的高度是否合格。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板部沿所述插装槽口的开口方向凸出于所述第一端板部设置,以使沿所述插装槽口的开口方向下,所述第二端板部对所述容纳槽的检测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端板部对所述支撑折边的检测宽度。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滚动件,所述滚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治具主体的内部,且所述滚动件的部分伸入所述检验槽内;

12、所述滚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背板检验工装治具相对于所述背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与所述支撑折边的边沿接触,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支撑折边滚动。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治具主体内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沿第二方向贯通所述治具主体的一侧表面,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设置;

14、所述滚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安装腔的部分腔壁与所述检验槽贯通设置,以供所述滚动件的部分伸入所述检验槽内。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滚动件包括滚动体及分别凸出于所述滚动体的两相对的端面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

16、所述治具主体上开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滚动体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转轴插接至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转动连接;

17、所述背板检验工装治具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治具主体上并盖设于所述安装腔处,所述安装板上贯穿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转轴插接至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转动连接。

1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治具主体上,以通过所述把手带动所述治具主体相对于所述背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治具主体上沿第二方向贯穿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把手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三连接孔,所述把手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治具主体的一侧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设置。

2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21、本公开提供的背板检验工装治具,包括治具主体,治具主体的一端部开设有检验槽,检验槽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贯穿治具主体,且检验槽具有插装槽口,背板的边缘处设置有用于支撑面板的支撑折边,背板检验工装治具用于经由插装槽口插装至支撑折边处,并通过背板检验工装治具相对于背板沿第一方向移动,使得检验槽能够顺着第一方向与支撑折边进行滑动检验,从而检验支撑折边的平面度,当支撑折边在滑动过程中能够顺利通过检验槽时,证明此处的支撑折边的变形量在合理的管控范围内,支撑折边为合格品;反之,当支撑折边在滑动过程中被卡停在检验槽内无法顺利通过时,则证明此处的支撑折边的变形量较大,支撑折边为不良品。背板检验工装治具能够直接在产品流动线上对背板的支撑折边进行检验,无需抽取部分背板进行单独检验,在不影响背板的生产效率的同时,能够实现对背板上支撑折边的全面检验和有效管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背板的检验效率,保证了背板的可靠性和质量,使得产品流动线上流出的支撑折边均能够符合生产装配要求,解决因背板上的支撑折边变形导致面板胶带开胶漏光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板检验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检验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主体的一端部形成有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端板部和第二端板部,所述第一端板部和所述第二端板部之间形成所述检验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检验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第一端板部沿所述插装槽口的开口方向的宽度与所述支撑折边的待检验宽度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检验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折边与所述背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置光学膜片的容纳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板检验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板部沿所述插装槽口的开口方向凸出于所述第一端板部设置,以使沿所述插装槽口的开口方向下,所述第二端板部对所述容纳槽的检测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端板部对所述支撑折边的检测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检验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动件,所述滚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治具主体的内部,且所述滚动件的部分伸入所述检验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板检验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主体内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沿第二方向贯通所述治具主体的一侧表面,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板检验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件包括滚动体及分别凸出于所述滚动体的两相对的端面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背板检验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治具主体上,以通过所述把手带动所述治具主体相对于所述背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板检验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主体上沿第二方向贯穿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把手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三连接孔,所述把手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治具主体的一侧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板检验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检验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主体的一端部形成有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端板部和第二端板部,所述第一端板部和所述第二端板部之间形成所述检验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检验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第一端板部沿所述插装槽口的开口方向的宽度与所述支撑折边的待检验宽度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检验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折边与所述背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置光学膜片的容纳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板检验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板部沿所述插装槽口的开口方向凸出于所述第一端板部设置,以使沿所述插装槽口的开口方向下,所述第二端板部对所述容纳槽的检测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端板部对所述支撑折边的检测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检验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动件,所述滚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治具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班承军刘良云吴水喜陈元胜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