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LED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8869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了带有改进光学性能和效率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能源、光源、反射器和保持器。反射器具有第一开口端、第二端和在第一开口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的抛物线轮廓。抛物线的焦点位于抛物线轮廓外部。反射器还可相对于光源运动。照明装置可包括输送脉冲或热补偿脉冲电流至光源的电路。照明装置还可包括热沉壳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
涉及手持式或便携式照明装置,包括照明装置和照明 装置部件。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ED)已经用于各种应用,包括照明观测,从远 程控制传递信息以及在巨大的电视屏幕上形成图像。近年来,LED已 经用于便携式照明装置,例如手电筒,因为,其中与通常用于常规型 照明装置的白炽灯相比,LED能够持续更长时间并且更耐用。虽然LED可具有超过白炽灯的理想特性,但可对使用LED作为 其主光源的现有照明装置做出改进。例如,当前的LED照明装置通常 未能产生投射可观距离的优质光束。一个原因是可用的LED灯基本上 相对于LED的位置以角度小于180。的模式辐射光。图1示出了一种 典型LED灯的亮度或辐射模式。典型的LED灯包括LED和设置在 LED上方的透镜。从典型的LED灯发出的光线基本上为锥形—亮度 (以百分比表示)基本上集中在中心轴线11周围并随球面角e增加而 非线性地减少。现有的LED照明装置没有提供有效地获取在中心轴线 周围集中的更亮光线的反射器/灯组合。因此,尽管可用的LED照明 装置可适合于照明紧邻的周围区域,但光束能够投射的距离有限。为了设法克服这种缺陷, 一些装置使用多个LED或LED灯和白 炽灯的组合。然而,此类装置涉及更大的复杂性,消耗更多能量并且 制造成本更多。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能量有效的LED照明装置,其改 进了光学性能并且投射优质光束。另外,当对光源例如LEDs做出改进时,便携式照明装置的操作 引起的另一个问题是有效地散发光源产生的增加的热量。因此,本发 明提供了有效地散发来自便携式照明装置的光源的热量的组件。本发 明还提供了用于减少光源产生的热量并且使用更少能量照明光源的装 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改进的光学性能的便携式照明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改 进了便携式照明装置的效率。在一个实施例中,照明装置包括能源、光源、反射器和保持器。 反射器具有第一开口端、第二开口端和在开口端之间延伸的抛物线轮 廓。反射器还具有位于抛物线轮廓外部的焦点,这尤其便于更有效地 准直从光源辐射的更亮的光线。保持器相对于反射器保持光源使得由 光源产生的光被反射器反射。光源和反射器的相对位置可以改变。在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唯一能源组件以并排布置的方式保持 电池。任选地,反射器的抛物线轮廓可基本上符合根据公式r2=4fz的轮 廓,其中焦距,即顶点和焦点之间的距离介于0.020-0.050之间或0.035 英寸。替代地,从顶点到较小开口的距离和焦距之间的比值大于1.5:1, 小于6.5:1,介于1.5:1至6.5:1之间,3.0:1到3.4:1之间,或为3.2:1。 光源也可为包括LED的灯。照明装置还可包括热连接至光源和主壳体 的热沉壳体。照明装置还可包括电流调制电路以输送脉冲电流或热补 偿脉冲电流至光源。在照明装置中,本专利技术包括便携式电源、光源和可移动的曲线形 状反射器。光源包括LED和透镜,并且光基本上相对于LED位置以 小于180°的角度从光源辐射。可移动的反射器包括抛物线轮廓和位 于抛物线轮廓外部的焦点。另外,反射器可以沿平行于抛物线主轴的 方向运动。照明装置还可包括热连接至光源的热沉。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中,照明装置包括便携式能源、LED灯和一电路,该电路包括电连接LED灯的第一引线和便携式能源的热沉壳 体。热沉壳体还热连接至LED灯以便基本上散发由LED灯产生的热 量。在本专利技术的另外 一 个方面中,改进的能源组件包括以并排布置方 式保持的电池。附图说明图1为典型的LED灯的亮度或辐射模式的俯视图。 图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透视图。 图3为图2的照明装置沿3-3表示的平面的剖视图。 图4为图2的照明装置的前端沿3-3表示的平面的放大剖视图, 其中照明装置示于关闭位置。图5为图2的照明装置的后端沿3-3表示的平面的放大剖视图。图6为尾帽触点的透视闺。图7为隔离的开关组件的剖视图。图8A是电流调制电路的框图。图8B是电流调制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9是热沉壳体的剖视图。图10是反射器的剖视图。图ll是图7的开关组件的剖视图,其被旋转以示出锁定接片。图12是图7的开关组件的剖视图,其被旋转以示出锁定接片。图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4为图13的照明装置沿14-14表示的平面的剖视图。图15为图13的照明装置的前端沿14-14奉示的平面的放大剖视图。图16A是隔离的能源组件的正面透视图。 图16B是隔离的能源组件的背面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2和13,以透视图的方式示出了呈照明装置10和200形 式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它们各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照明装置 10和照明装置200包括有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特征。这特征在下文详细描述 并且在用于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附图中示出。然而,应当清楚 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在此所述的照明装置。相反,本专利技术包括具 有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照明装置。还应当理解,本发 明涉及如下所述的照明装置的每一个专利技术特征。参看图2和3,照明装置10包括头部组件20、筒管12、光源14 和尾帽组件30。头部组件20和光源14绕筒管12的前端设置。尾帽 组件30封闭筒管12的尾端。参看图3和4,筒管12为适于接收至少一个能源例如电池16的 中空结构。在该说明性实施例中,筒管12包括形成在其前端外径上的 前螺紋18和形成在其尾端内径上的尾螺紋22。筒管12还包括直径减 小的区域24,该区域24包括前渐缩部26和尾渐缩部27。在该说明性 实施例中,优选地三个电池16串联地设置在筒管12中。然而,本发 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筒管12还可以被构置成包括单 个电池、两个电池、多于三个电池或其它串联或并联布置的适当的便 携式能源。在优选实施例中,电池16为碱性干电池。参看图3和5,尾帽组件30包括尾帽28、传导性弹簧元件32和 尾帽触点38。尾帽28优选地包括外螺紋34的区域,以用于接合形成 在筒管12内部上的相配尾螺紋22。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应当认识到可以使用其它合适的措施来连接尾帽28至筒管12。密封元件36可以设置在尾帽28和筒管12之间的交界处以便提供 不透水的密封。密封元件36可为O形环或其它适当的密封装置。在 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密封元件36为单向阀,该单向阀^L定向成使得防 止从外部流入照明装置10内部同时容许照明装置内的过压逸出或排 放到大气。径向脊35可设置在尾帽28和筒管12之间的交界处以保证 筒管12的端部并不抵靠尾帽28的邻近凸缘提供气密密封,该气密密 封阻碍来自照明装置内部的过压气体的流动。单向阀在照明装置中的设计和使用在美国专利No.5,003,440 、 5,113,326、 5,207,502、 5,349,506和5,485,360中更充分地描述,它们 所有都授予Anthony Maglica,在此引入作为参考。参看图5,尾帽触点38设置在传导性弹簧元件32和尾帽28之间。 传导性弹簧元件32电连接至尾帽触点38和电池16的壳体电极。尾帽 触点38电连连接至传导性弹簧元件32和筒管12。参看图6,尾帽触点38包括环39和两个延伸部41。两个延伸部 41基本上相隔180。设置并且基本上从环39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源组件,包括:多个能源;和适于接收所述多个能源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多个导体、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外部特征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导体选择地设置成在一电路布置中电连接所述多个能源,其中所述电路布置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述第一 终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终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极,并且所述第二电极绕所述壳体的外部特征部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4-8-20 10/922,7141.一种能源组件,包括多个能源;和适于接收所述多个能源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多个导体、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外部特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体选择地设置成在一电路布置中电连接所述多个能源,其中所述电路布置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终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极,并且所述第二电极绕所述壳体的外部特征部设置。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能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设置成以并排布置方式保持所述多个能源的接纳部。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迷多个能源 为多个电池。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能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布置 为串联电路。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能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布置 为并联电路。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能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能源 为多个电池。7. —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一种能源组件,包括多个能源和壳体,所迷壳体适于接收所述多个能源,所迷壳体具有多个导体、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外部特征部, 其中所述多个导体选择地设置在一电路布置中电连接所述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马格利卡SH韦斯特JK奥法雷
申请(专利权)人:美光工具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