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抗震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80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09
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土木工程抗震构件,属于墙体加固技术领域;包括:侧支撑板、下支撑板、肋板,所述侧支撑板置于下支撑板顶部形成L型结构,肋板底部与下支撑板固定,肋板侧壁与侧支撑板固定,所述侧支撑板侧壁和下支撑板底部均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顶罩、弹簧、阻尼器、限位板,所述阻尼器一端固定置于顶罩内,另一端固定置于限位板顶部,弹簧套置于阻尼器外侧,所述限位板底部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底部设置保护板,通过减震组件吸收外界的震动,阻尼器防止顶罩因弹簧的作用而上下回弹,提高墙体的抗震性能,与墙体的接触面积小,减少了磨损面积,同时利用保护板减少对接触位置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土木工程抗震构件,属于墙体加固。


技术介绍

1、在建筑中,墙体是重要组成部分,墙体需要将空间隔开形成多个独立的空间,同时有些墙体还需要进行承重,当墙体受到外力作用,例如地震、装修等较大震动时,容易引起墙体的开裂、倒塌等损坏,因此为了对墙体进行加固,实现抗震,通常会利用加固构件进行加固,现有的加固构件通常由一个水平板和一个竖直板组成,水平板与地面接触,竖直板与墙体接触,竖直板和水平板之间设置肋板,实现对墙体的加固,然而现有的加固构件在使用时会存在以下缺陷:

2、由于墙体需要与加固构件直接接触,接触的位置容易在减震的过程中产生磨损,长时间使用后,会使得墙体磨损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土木工程抗震构件,通过保护板与减震组件的配合,减少对墙体的磨损,可以解决由于墙体需要与加固构件直接接触,接触的位置容易在减震的过程中产生磨损,长时间使用后,会使得墙体磨损严重的问题。

2、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土木工程抗震构件包括:侧支撑板、下支撑板、肋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木工程抗震构件,包括侧支撑板(1)、下支撑板(3)、肋板(4),所述侧支撑板(1)置于下支撑板(3)顶部形成L型结构,肋板(4)底部与下支撑板(3)固定,肋板(4)侧壁与侧支撑板(1)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撑板(1)侧壁和下支撑板(3)底部均设置有减震组件(6),所述减震组件(6)包括顶罩(6.1)、弹簧(6.4)、阻尼器(6.5)、限位板(6.3),所述阻尼器(6.5)一端固定置于顶罩(6.1)内,另一端固定置于限位板(6.3)顶部,弹簧(6.4)套置于阻尼器(6.5)外侧,所述限位板(6.3)底部设置有支撑柱(6.7),支撑柱(6.7)底部设置保护板(6.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工程抗震构件,包括侧支撑板(1)、下支撑板(3)、肋板(4),所述侧支撑板(1)置于下支撑板(3)顶部形成l型结构,肋板(4)底部与下支撑板(3)固定,肋板(4)侧壁与侧支撑板(1)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撑板(1)侧壁和下支撑板(3)底部均设置有减震组件(6),所述减震组件(6)包括顶罩(6.1)、弹簧(6.4)、阻尼器(6.5)、限位板(6.3),所述阻尼器(6.5)一端固定置于顶罩(6.1)内,另一端固定置于限位板(6.3)顶部,弹簧(6.4)套置于阻尼器(6.5)外侧,所述限位板(6.3)底部设置有支撑柱(6.7),支撑柱(6.7)底部设置保护板(6.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抗震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6.3)顶部设置有贴合围挡(6.2),所述贴合围挡(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小明马军芮黄绍文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