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充电器壳体。
技术介绍
1、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已有各种电池充电器的产品出售。它们的充电电路方面的技术方案,已在众多的相关技术出版物上发表,并为人们所掌握。通常市售的电池充电器,只能对一、两种不同尺寸的电池同时充电。而今的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使得工厂、企业、实验室、甚至于家庭,都拥有好几种不同尺寸的电池。因此,市场上要求有一种能用来对不同尺寸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器,并保证切换的稳定性和快捷性,此时对充电器的壳体结构设计也提出了要求。
2、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池充电器都需要一个安全且便捷的壳体结构,以便于电池在进行充电前后的安装与拆卸,并且保证充电过程的稳定性以及降低触片接触时电火花发生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器壳体设计的单一性和使用稳定性需要更高保障,而提出的一种电池充电器壳体。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池充电器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第一壳体滑动配合的第二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壳,所述导向壳的侧壁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包覆在导向壳上的导向罩,所述导向罩内固定连接有与导向槽配合的导向条;一端敞开的回转体结构充电仓,设置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滑动连接在第二壳体内的解锁件,其中,所述解锁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导向壳上开设有与卡扣相对应的卡槽,且所述解锁件上设置有弹性件。
4、为了提升充电
5、为了便于电池在充电结束后快速与充电仓分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内部设置有导向筒,所述锁止柱滑动连接在导向筒内,且所述锁止柱内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导向筒的内顶部与锁止柱的内底部相抵。
6、为了便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快速分离,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二弹簧,所述解锁件靠近第二挂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定位座和导向筒相抵;第三弹簧,所述解锁件靠近卡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定位座,所述第二壳体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座和第三定位座相抵。
7、优选地,还包括套设在第二壳体侧边的解锁壳,所述解锁壳上固定连接有解锁按钮,所述解锁件上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解锁按钮上开设有容置推杆端部的槽体,当解锁按钮带动推杆滑动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分离。
8、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壳体内部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头,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部开设有与插头对应的插槽通孔;固定连接在电路板两端的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所述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分别延伸至充电仓的两端。
9、为了便于观察充电进度,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指示灯珠,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指示槽,所述指示槽上覆设有保护罩,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开关。
10、进一步地,所述插头为type-c结构。
11、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壳体侧边的护板,所述护板上开设有识别凹槽。
12、为了便于人员握持操作,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外壁均设置有防滑凸起。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器壳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电池充电器壳体,通过解锁件上的弹性件可以使解锁件在解锁后能够快速复位,从而便于下次的卡合作业,两个壳体处于分离状态时,方便取出更换电池,而充电则直接单手按压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使其相互靠近,即可通过卡扣和卡槽的卡合作用使两个壳体稳固地连接成一体;
15、2、该电池充电器壳体,通过增减的锁止柱对充电仓另一端进行稳定的导向和固定,从而进一步提升在充电时整体结构的一体性以及正负极与触片脱离或解除时的同步性,更进一步地降低电火花产生的概率;
16、3、该电池充电器壳体,通过第一弹簧可以使第二壳体与充电仓分离时的稳定性,防止触片反弹与触点摩擦。
17、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通过分体式结构的快速卡合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式的结构,从而在快速拆卸和安装电池的过程更简便,并且充电时的一体式结构可以保证充电的稳定性,降低触片与电池正负极之间错位、脱离等可能产生电火花的概率,大大提升使用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充电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器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充电仓(15)敞口端的锁止柱(16),所述锁止柱(16)的侧边固定连接有第一挂钩,所述解锁件(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挂钩(10),所述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10)相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4)的另一端内部设置有导向筒(28),所述锁止柱(16)滑动连接在导向筒(28)内,且所述锁止柱(16)内设置有第一弹簧(27),所述第一弹簧(27)的两端分别与导向筒(28)的内顶部与锁止柱(16)的内底部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器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第二壳体(4)侧边的解锁壳(14),所述解锁壳(14)上固定连接有解锁按钮(13),所述解锁件(9)上固定连接有推杆(12),所述解锁按钮(13)上开设有容置推杆(12)端部的槽体,当解锁按钮(13)带动推杆(12)滑动时,第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器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8)上连接有指示灯珠,所述第二壳体(4)上设置有指示槽(6),所述指示槽(6)上覆设有保护罩(7),所述电路板(18)上设置有控制开关(8)。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9)为Type-C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器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壳体(4)侧边的护板(17),所述护板(17)上开设有识别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4)的外壁均设置有防滑凸起(2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充电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器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充电仓(15)敞口端的锁止柱(16),所述锁止柱(16)的侧边固定连接有第一挂钩,所述解锁件(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挂钩(10),所述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10)相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4)的另一端内部设置有导向筒(28),所述锁止柱(16)滑动连接在导向筒(28)内,且所述锁止柱(16)内设置有第一弹簧(27),所述第一弹簧(27)的两端分别与导向筒(28)的内顶部与锁止柱(16)的内底部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器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第二壳体(4)侧边的解锁壳(14),所述解锁壳(14)上固定连接有解锁按钮(13),所述解锁件(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畋昆,袁超,
申请(专利权)人:虎大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