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半地埋式田间农情信息采集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861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田间农情信息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位半地埋式田间农情信息采集装置与方法。原位半地埋式田间农情信息采集装置包括壳体组件、集能组件、储能组件、控制传输组件、定位组件、移动成像组件、诱虫组件、清洁组件、支撑组件和传感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集能组件和储能组件进行能量管理,通过传感器组件对田间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压、风速、风向、光照强度、土壤温度进行监测,实现对基本农情环境信息的获取;通过移动成像组件对植物冠层、茎秆、田间水层以及诱虫情况进行多角度观测,实现对田间农情信息的多维度感知。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田间环境农情信息、植物冠层及茎秆部位胁迫特征和早期病虫害监测等方面的研究中提供了新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田间农情信息监测,具体涉及一种原位半地埋式田间农情信息采集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1、农作物生长状态及其田间生长环境的动态跟踪,是实现作物优质丰产的重要依据。目前,市面上农情信息采集系统的多业务能力愈加凸显,多传感器高度集成后的采集系统可以同时获取温度、气味、湿度、音频、图像和视频等数据,农情信息的采集种类不断增加、测量精度不断提高、无人化值守功能越加完善。

2、从现有技术和产品来看,多传感器融合、信息传输技术升级、采集系统作业多样化已成为农情信息采集系统的必要因素。然而,这类技术对作物生长信息的多维度感知能力存在不足,特别在作物表型研究领域,除了对基本农情环境信息的获取,还需要对茎、叶等多个部位进行表型信息获取,而现有技术难以实现对茎、叶等多个部位进行多角度多位置的精准观测。

3、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原位半地埋式田间农情信息采集装置与方法,通过多传感器集成实现对基本农情环境信息的获取,并且能够对土壤水层、作物茎叶、田间虫情进行多角度观测,实现对田间农情信息的多维度感知。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位半地埋式田间农情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集能组件、储能组件、控制传输组件、定位组件、移动成像组件、诱虫组件、清洁组件、支撑组件和传感器组件;壳体组件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管体,集能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的顶部,储能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内,控制传输组件设置在第二壳体内,定位组件的定位传感器设置在第二壳体内,移动成像组件设置在管体内,移动成像组件包括驱动机构和多波段成像传感器,多波段成像传感器安装在驱动机构上,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多波段成像传感器上下移动以及周向旋转,诱虫组件设置在管体的顶部侧壁,清洁组件设置在管体的外壁上,支撑组件包括入地锥体和支撑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位半地埋式田间农情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集能组件、储能组件、控制传输组件、定位组件、移动成像组件、诱虫组件、清洁组件、支撑组件和传感器组件;壳体组件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管体,集能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的顶部,储能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内,控制传输组件设置在第二壳体内,定位组件的定位传感器设置在第二壳体内,移动成像组件设置在管体内,移动成像组件包括驱动机构和多波段成像传感器,多波段成像传感器安装在驱动机构上,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多波段成像传感器上下移动以及周向旋转,诱虫组件设置在管体的顶部侧壁,清洁组件设置在管体的外壁上,支撑组件包括入地锥体和支撑架,入地锥体固定连接在管体的底端,支撑架固定连接在管体的侧壁下部;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组件、第二传感器组件、第三传感器组件,第一传感器组件设置在第二壳体内,第二传感器组件设置在集能组件的顶部,第三传感器组件设置在入地锥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半地埋式田间农情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集能组件包括支撑柱、多个太阳能光伏板和多个支架,支撑柱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顶部,多个太阳能光伏板通过支架倾斜连接在支撑柱上,多个太阳能光伏板均匀布置;储能组件包括电源模块和稳压模块,电源模块和稳压模块均安装在第一壳体底部,电源模块与太阳能光伏板电连接,电源模块与稳压模块电连接,稳压模块与控制传输组件、定位组件、移动成像组件、诱虫组件、清洁组件和传感器组件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半地埋式田间农情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传输组件包括控制器和网络模块,控制器和网络模块均安装在第二壳体内的固定底盘上,控制器与定位组件、移动成像组件、诱虫组件、清洁组件和传感器组件电连接,控制器通过网络模块与外界的服务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原位半地埋式田间农情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组件包括定位传感器和定位传感器接收天线,定位传感器安装在第二壳体内的固定底盘上,定位传感器接收天线安装在支撑柱内,定位传感器接收天线的卫星信号接收端口位于支撑柱顶端外部,定位传感器和定位传感器接收天线电连接。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锐欧媛珍管宪鲁邓孔洪蔡国奥林衍承周志艳罗锡文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