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深井用尾管悬挂器及其送入工具总成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深井用尾管悬挂器及其送入工具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443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井用尾管悬挂器及其送入工具总成。该送入工具总成包括限定中心孔、第一传压孔和第二传压孔的中心管构件以及设置在中心管构件的中心孔内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其中,第一传压孔和第二传压孔与尾管悬挂器的坐挂腔流体连通。第一套筒可在第一压力的作用下从封闭第一传压孔的封闭位置移动到暴露第一传压孔的打开位置。第二套筒可在第二压力的作用下从暴露第二传压孔的打开位置移动到封闭第二传压孔的封闭位置。第一压力大于第二压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深井用尾管悬挂器及其送入工具总成能够有效解决尾管悬挂器下入过程遇阻或者提高循环排量导致其提前坐挂的问题并由此降低在深井、超深井、大斜度井中尾管下入及整个作业过程中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天然气固井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尾管悬挂器的送入工具总成以及一种包含该送入工具总成的深井用尾管悬挂器。


技术介绍

1、尾管悬挂器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深井(通常为4500米以上,随着钻探技术发展现在基本默认5500米以上)、超深井(通常为6000米以上,目前默认7000米以上)的钻探开发中,尤其是在井深超过6000米的深部地层中,由于工具下深、钻井液密度高等因素导致压力波动大,当压力波动超过阈值时,传统的液压尾管悬挂器就会启动并坐挂卡瓦,造成尾管悬挂器的提前坐挂。同时,在下入过程中,遇到大斜度井时,可能需要增加尾管的循环排量,尾管中循环排量的增加可能会无意中激活位于预定坐挂位置上方的尾管悬挂器。尾管悬挂器的意外坐挂导致无法进行后续的完井作业,极大地影响了作业效率。

2、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种能够防止尾管悬挂器过早启动的深井用尾管悬挂器及驱动尾管悬挂器的设置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尾管悬挂器下入过程遇阻或者提高循环排量导致其提前坐挂的问题并由此降低在深井、超深井、大斜度井中尾管下入及整个作业过程中的风险的尾管悬挂器及驱动尾管悬挂器的设置工具。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尾管悬挂器的送入工具总成,所述送入工具总成包括坐封工具,所述坐封工具包括:

4、中心管构件,所述中心管构件在轴向方向上限定中心孔,在径向方向上限定第一传压孔和第二传压孔,所述第一传压孔和所述第二传压孔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与所述尾管悬挂器的坐挂腔流体连通;

5、设置在所述中心管构件的所述中心孔内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可在第一压力的作用下从封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在所述封闭位置,所述第一套筒封闭所述第一传压孔以使得所述中心孔不能经由所述第一传压孔与所述坐挂腔流体连通,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第一套筒暴露所述第一传压孔以使得所述中心孔能够经由所述第一传压孔与所述坐挂腔流体连通;以及

6、设置在所述中心管构件的所述中心孔内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位于所述第一套筒下方,所述第二套筒可在第二压力的作用下从打开位置移动到封闭位置,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第二套筒暴露所述第二传压孔以使得所述中心孔能够经由所述第二传压孔与所述坐挂腔流体连通,在所述封闭位置,所述第二套筒封闭所述第二传压孔以使得所述中心孔不能经由所述第二传压孔与所述坐挂腔流体连通,

7、其中,所述第一压力大于所述第二压力。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套筒设置有接收座,所述接收座可用于密封地接收憋压部件,所述第一压力经由所述憋压部件在所述中心孔内憋压产生。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中心管构件之间形成有一级压力腔,所述一级压力腔可预先注入预定压力的流体,所述一级压力腔在所述第二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二套筒从打开位置移动到封闭位置而消失。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套筒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相对于所述下部径向向外突出,所述中心管构件包括台阶部,在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上部与所述台阶部间隔开以在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中心管构件之间限定所述一级压力腔,在所述封闭位置时,所述上部抵接所述台阶部,所述一级压力腔消失。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套筒在所述封闭位置通过第一剪切构件固定连接到所述中心管构件,所述第一剪切构件在所述第一压力的作用下被剪断以断开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中心管构件之间的连接。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套筒在所述打开位置通过第二剪切构件固定连接到所述中心管构件,所述第二剪切构件在所述第二压力的作用下被剪断以断开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中心管构件之间的连接。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坐封工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中心管构件之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中心管组件之间的多个密封件。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心管构件中设置有流体旁路,所述流体旁路允许所述坐挂腔上方和下方的流体连通,所述流体旁路不与所述第一传压孔和所述第二传压孔流体连通。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心管构件由多个中心管连接而成,其中部分中心管管径不同,这些管径不同的中心管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流体旁路的一部分。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心管构件的管壁中的轴向延伸的孔形成所述流体旁路。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送入工具总成还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封隔器驱动系统、下入工具、密封系统以及桥塞组件,其中所述坐封工具位于所述密封系统与所述桥塞组件之间。

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封隔器驱动系统包括多个可在缩回位置和扩展位置之间移动的弹性卡爪。

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一级压力腔内可预先注入的流体的预定压力根据所述尾管悬挂器在井筒内下入的深度来确定。

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深井用尾管悬挂器,包括:

21、尾管悬挂器总成,所述尾管悬挂器总成包括悬挂系统,所述悬挂系统包括中心管和设置在所述中心管外部的卡瓦,所述悬挂系统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卡瓦坐挂的坐挂腔;和

22、送入工具总成,所述送入工具总成包括坐封工具,所述坐封工具包括:

23、中心管构件,所述中心管构件在轴向方向上限定中心孔,在径向方向上限定第一传压孔和第二传压孔,所述第一传压孔和所述第二传压孔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与所述尾管悬挂器总成的所述坐挂腔流体连通;

24、设置在所述中心管构件的所述中心孔内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可在第一压力的作用下从封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在所述封闭位置,所述第一套筒封闭所述第一传压孔以使得所述中心孔不能经由所述第一传压孔与所述坐挂腔流体连通,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第一套筒暴露所述第一传压孔以使得所述中心孔能够经由所述第一传压孔与所述坐挂腔流体连通;以及

25、设置在所述中心管构件的所述中心孔内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位于所述第一套筒下方,所述第二套筒可在第二压力的作用下从打开位置移动到封闭位置,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第二套筒暴露所述第二传压孔以使得所述中心孔能够经由所述第二传压孔与所述坐挂腔流体连通,在所述封闭位置,所述第二套筒封闭所述第二传压孔以使得所述中心孔不能经由所述第二传压孔与所述坐挂腔流体连通,

26、其中,所述第一压力大于所述第二压力。

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套筒设置有接收座,所述接收座可用于密封地接收憋压部件,所述第一压力经由所述憋压部件在所述中心孔内憋压产生。

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坐封工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管构件外部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密封所述悬挂系统的中心管和所述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尾管悬挂器的送入工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入工具总成包括坐封工具,所述坐封工具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尾管悬挂器的送入工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设置有接收座,所述接收座可用于密封地接收憋压部件,所述第一压力经由所述憋压部件在所述中心孔内憋压产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尾管悬挂器的送入工具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中心管构件之间形成有一级压力腔,所述一级压力腔可预先注入预定压力的流体,所述一级压力腔在所述第二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二套筒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到所述封闭位置而消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尾管悬挂器的送入工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相对于所述下部径向向外突出,所述中心管构件包括台阶部,在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上部与所述台阶部间隔开以在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中心管构件之间限定所述一级压力腔,在所述封闭位置时,所述上部抵接所述台阶部,所述一级压力腔消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尾管悬挂器的送入工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在所述封闭位置通过第一剪切构件固定连接到所述中心管构件,所述第一剪切构件在所述第一压力的作用下被剪断以断开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中心管构件之间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尾管悬挂器的送入工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在所述打开位置通过第二剪切构件固定连接到所述中心管构件,所述第二剪切构件在所述第二压力的作用下被剪断以断开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中心管构件之间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尾管悬挂器的送入工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封工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中心管构件之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中心管组件之间的多个密封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尾管悬挂器的送入工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构件中设置有流体旁路,所述流体旁路允许所述坐挂腔上方和下方的流体连通,所述流体旁路不与所述第一传压孔和所述第二传压孔流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尾管悬挂器的送入工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构件由多个中心管连接而成,其中部分中心管管径不同,这些管径不同的中心管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流体旁路的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尾管悬挂器的送入工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构件的管壁中的轴向延伸的孔形成所述流体旁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尾管悬挂器的送入工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入工具总成还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封隔器驱动系统、下入工具、密封系统以及桥塞组件,其中所述坐封工具位于所述密封系统与所述桥塞组件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尾管悬挂器的送入工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器驱动系统包括多个可在缩回位置和扩展位置之间移动的弹性卡爪。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尾管悬挂器的送入工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压力腔内可预先注入的流体的预定压力根据所述尾管悬挂器在井筒内下入的深度来确定。

14.一种深井用尾管悬挂器,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深井用尾管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设置有接收座,所述接收座可用于密封地接收憋压部件,所述第一压力经由所述憋压部件在所述中心孔内憋压产生。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深井用尾管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封工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管构件外部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密封所述悬挂系统的中心管和所述坐封工具的中心管构件之间的一部分环空,所述第一传压孔和所述第二传压孔位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深井用尾管悬挂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均处于各自的封闭位置时,在所述中心管构件、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和所述悬挂系统之间形成了二级压力腔,所述二级压力腔的坐挂压力取决于尾管悬挂器需要在井筒中下入的深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深井用尾管悬挂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中心管构件之间形成有一级压力腔,所述一级压力腔可预先注入预定压力的流体,所述一级压力腔在所述第二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二套筒从打开位置移动到封闭位置而消失,所述一级压力腔可预先注入的流体的预定压力取决于所述尾管悬挂器需要在井筒内下入的深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深井用尾管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构件中设置有流体旁路,所述流体旁路允许所述坐挂腔上方和下方的流体连通,所述流体旁路不与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尾管悬挂器的送入工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入工具总成包括坐封工具,所述坐封工具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尾管悬挂器的送入工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设置有接收座,所述接收座可用于密封地接收憋压部件,所述第一压力经由所述憋压部件在所述中心孔内憋压产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尾管悬挂器的送入工具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中心管构件之间形成有一级压力腔,所述一级压力腔可预先注入预定压力的流体,所述一级压力腔在所述第二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二套筒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到所述封闭位置而消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尾管悬挂器的送入工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相对于所述下部径向向外突出,所述中心管构件包括台阶部,在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上部与所述台阶部间隔开以在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中心管构件之间限定所述一级压力腔,在所述封闭位置时,所述上部抵接所述台阶部,所述一级压力腔消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尾管悬挂器的送入工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在所述封闭位置通过第一剪切构件固定连接到所述中心管构件,所述第一剪切构件在所述第一压力的作用下被剪断以断开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中心管构件之间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尾管悬挂器的送入工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在所述打开位置通过第二剪切构件固定连接到所述中心管构件,所述第二剪切构件在所述第二压力的作用下被剪断以断开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中心管构件之间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尾管悬挂器的送入工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封工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中心管构件之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中心管组件之间的多个密封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尾管悬挂器的送入工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构件中设置有流体旁路,所述流体旁路允许所述坐挂腔上方和下方的流体连通,所述流体旁路不与所述第一传压孔和所述第二传压孔流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尾管悬挂器的送入工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构件由多个中心管连接而成,其中部分中心管管径不同,这些管径不同的中心管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流体旁路的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尾管悬挂器的送入工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构件的管壁中的轴向延伸的孔形成所述流体旁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小娜蒋本强刘义彬宋剑鸣康建涛叶伟娟王爱玲曹博杨旭苟旭东付凯张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