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转子套件超转破裂试验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400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5
本技术公开一种涡轮转子套件超转破裂试验工装,包括第一转接段、第二转接段和第三转接段;所述第一转接段的底部设置有键齿盲孔;第二转接段设有通孔,且通孔分为内径不等的三段,通孔自第二转接段的顶端到第二转接段的底端分别为内径依次减小的第一段通孔、第二段通孔和第三段通孔;第三转接段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且第三转接段底部抵顶在所述第一段通孔与第二段通孔形成的台阶壁处;第三转接段的中心处设有第四通孔;键齿盲孔的孔内设有内键齿;第四通孔内设有内螺纹。无需精确计算螺栓孔和螺纹的起始位置,即可轻松实现第一转接段的键齿盲孔与第四通孔的对齐。这项改进显著提高了设计和装配的效率,同时容许了较大的加工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超转破裂试验工装。具体地说是一种涡轮转子套件超转破裂试验工装


技术介绍

1、涡轮转子超转破裂试验工装是用于连接试验台的主轴法兰与客户提供的涡轮转子套件。

2、在涡轮转子超转破裂试验中,需要对工装部件与涡轮转子套件进行装配,公差带来的振动是影响试验的关键因素,由于所述公差的存在,涡轮转子套件和工装之间的装配方法尤为重要。

3、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1所示,所述工装部件分为第一转接段(键齿传动)和第二转接段(螺纹吊装),装配时先将第二转接段套装在涡轮转子套件上,然后按一定旋向旋转至合适位置,随后将第二转接段和涡轮转子套件通过涡轮转子套件的键齿装配到第一转接段上,最后通过螺栓将第一转接段、第二转接段相连接,完成工装与涡轮转子套件装配。

4、第二转接段的螺纹起始点、第一转接段键齿盲孔以及第二转接段的螺栓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对于超转破裂试验工装与涡轮转子套件的成功装配至关重要。即使能够计算出第二转接段的螺纹的起始点并确保第一转接段的键齿盲孔与第二转接段的螺栓孔的同轴性,但由于实际机床加工中形位公差的存在,这导致了超转破裂试验工装的设计和装配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这种情况进一步影响了工装的结构稳定性,并且可能导致试验结果的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试验的顺利进行、提高试验效率、保证试验结果准确性的涡轮转子套件超转破裂试验工装。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涡轮转子套件超转破裂试验工装,包括第一转接段、第二转接段和第三转接段;所述第一转接段的底部设置有键齿盲孔;所述第二转接段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分为内径不等的三段,所述通孔自第二转接段的顶端到第二转接段的底端分别为内径依次减小的第一段通孔、第二段通孔和第三段通孔;所述第三转接段放置在所述第一段通孔内,且所述第三转接段底部抵顶在所述第一段通孔与所述第二段通孔形成的台阶壁处;所述第三转接段顶部与所述第二转接段顶端的端面平齐或低于所述第二转接段顶端的端面;第三转接段的中心处设有第四通孔;所述键齿盲孔、第四通孔、第一段通孔、第二段通孔和第三段通孔同轴;所述键齿盲孔的孔内设有内键齿;所述第四通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键齿盲孔孔内的内键齿能够与涡轮转子套件顶部的外键齿啮合配合;所述第四通孔的内螺纹能够与涡轮转子套件的外螺纹螺纹连接;第一转接段与第二转接段固定连接。

4、上述一种涡轮转子套件超转破裂试验工装,第三转接段上设有安装孔,通过特制扳手在安装孔处将所述第三转接段与涡轮转子套件依靠所述涡轮转子套件的外螺纹与第四通孔的内螺纹进行连接,第一转接段的底端的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转接段的顶端的第二螺栓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5、上述一种涡轮转子套件超转破裂试验工装,第三转接段的外表面设有沿径向的开槽,开槽的数量为2个以上,且对称分布在第三转接段的外壁上。

6、上述一种涡轮转子套件超转破裂试验工装,,所述第三转接段内第四通孔的内螺纹的长度小于涡轮转子套件的外螺纹的长度。

7、上述一种涡轮转子套件超转破裂试验工装,在所述第三转接段顶部与第一转接段的底端之间设有弹性垫片。

8、上述一种涡轮转子套件超转破裂试验工装,第三转接段为自锁式螺母。

9、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0、1、第一转接段与涡轮转子套件之间采用内外键齿结构啮合进行密切配合,用于传递结构力的同时,第一转接段的键齿盲孔还能约束转子套件的径向移动,同时实现了周向扭矩的传递。

11、第三转接段通过其内螺纹结构与涡轮转子套件的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遵循特定的螺纹规格。

12、最后,第二转接段的第一段通孔与第二段通孔形成台阶对第三转接段的轴向位置进行了约束,并与涡轮转子套件实现了密切配合,以提高防震性能。

13、本申请的试验工装对涡轮转子套件进行轴向和径向自由度的约束。

14、2、第三转接段内第四通孔的内螺纹的长度小于涡轮转子套件的外螺纹的长度,防止第三转接段在内螺纹终止线处锁死,从而避免对涡轮转子套件造成损坏。

15、3、在进行超转速和破裂试验时,根据转速不同,可调整第二转接段与第三转接段的紧配合程度。在较低转速情况下,第二转接段与第三转接段可以采用间隙配合方式,以方便安装,并确保第一转接段的键齿盲孔与第三转接段的第四通孔(第三转接段嵌入到第二转接段的第一段通孔内)在对齐时能够旋转以确保涡轮转子套件与第一转接段之间的键齿和键槽对应配合起来并安装到位,同时采取措施防止第三转接段松动。而在较高转速情况下,在第三转接段设置径向的开槽,使第三连接段在高速旋转状态下“径向形变量增加”而实现“第三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之间过盈配合”,从而可以在加工第三连接段的时候使其与第二连接段贴合即可,便于安装,提高防震性能,起到防止第三转接段松动的作用,并同样对第三转接段位置进行防松处理。

16、4、对第三转接段进行改进,实现防止松动:在第三转接段的开口处设置弹性垫片,抵顶在第一转接段和第三转接段之间,从而防止松动;或者选用自锁式螺母作为第三转接段,可以将第三转接段与第二转接段锁死,防止从动。

17、5、本申请的超转破裂试验工装,无需精确计算螺栓孔和螺纹的起始位置,即可轻松实现第一转接段的键齿盲孔与嵌入到第二转接段内的第三转接段的第四通孔的对齐。这项改进显著提高了设计和装配的效率,同时容许了较大的加工误差。

18、6、超转破裂工装系统确保在关键位置上与涡轮转子套件之间实现了紧密配合。这一关键特性在超转和破裂试验中显著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轮转子套件超转破裂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接段(1)、第二转接段(2)和第三转接段(3);所述第一转接段(1)的底部设置有键齿盲孔(6);所述第二转接段(2)设有通孔(9),且所述通孔(9)分为内径不等的三段,所述通孔(9)自第二转接段(2)的顶端到第二转接段(2)的底端分别为内径依次减小的第一段通孔(9-1)、第二段通孔(9-2)和第三段通孔(9-3);所述第三转接段(3)放置在所述第一段通孔(9-1)内,且所述第三转接段(3)底部抵顶在所述第一段通孔(9-1)与所述第二段通孔(9-2)形成的台阶壁处;所述第三转接段(3)顶部与所述第二转接段(2)顶端的端面平齐或低于所述第二转接段(2)顶端的端面;第三转接段(3)的中心处设有第四通孔(4);所述键齿盲孔(6)、第四通孔(4)、第一段通孔(9-1)、第二段通孔(9-2)和第三段通孔(9-3)同轴;所述键齿盲孔(6)的孔内设有内键齿;所述第四通孔(4)内设有内螺纹;所述键齿盲孔(6)孔内的内键齿能够与涡轮转子套件(5)顶部的外键齿啮合配合;所述第四通孔(4)的内螺纹能够与涡轮转子套件(5)的外螺纹螺纹连接;第一转接段(1)与第二转接段(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转子套件超转破裂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第三转接段(3)上设有安装孔(10),通过特制扳手在安装孔(10)处将所述第三转接段(3)与涡轮转子套件(5)依靠所述涡轮转子套件(5)的外螺纹与第四通孔(4)的内螺纹进行连接,第一转接段(1)的底端的第一螺栓孔(7)和第二转接段(2)的顶端的第二螺栓孔(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转子套件超转破裂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第三转接段(3)的外表面设有沿径向的开槽(3-1),开槽(3-1)的数量为2个以上,且对称分布在第三转接段(3)的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转子套件超转破裂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接段(3)内第四通孔(4)的内螺纹的长度小于涡轮转子套件(5)的外螺纹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转子套件超转破裂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转接段(3)顶部与第一转接段(1)的底端之间设有弹性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转子套件超转破裂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第三转接段(3)为自锁式螺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转子套件超转破裂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接段(1)、第二转接段(2)和第三转接段(3);所述第一转接段(1)的底部设置有键齿盲孔(6);所述第二转接段(2)设有通孔(9),且所述通孔(9)分为内径不等的三段,所述通孔(9)自第二转接段(2)的顶端到第二转接段(2)的底端分别为内径依次减小的第一段通孔(9-1)、第二段通孔(9-2)和第三段通孔(9-3);所述第三转接段(3)放置在所述第一段通孔(9-1)内,且所述第三转接段(3)底部抵顶在所述第一段通孔(9-1)与所述第二段通孔(9-2)形成的台阶壁处;所述第三转接段(3)顶部与所述第二转接段(2)顶端的端面平齐或低于所述第二转接段(2)顶端的端面;第三转接段(3)的中心处设有第四通孔(4);所述键齿盲孔(6)、第四通孔(4)、第一段通孔(9-1)、第二段通孔(9-2)和第三段通孔(9-3)同轴;所述键齿盲孔(6)的孔内设有内键齿;所述第四通孔(4)内设有内螺纹;所述键齿盲孔(6)孔内的内键齿能够与涡轮转子套件(5)顶部的外键齿啮合配合;所述第四通孔(4)的内螺纹能够与涡轮转子套件(5)的外螺纹螺纹连接;第一转接段(1)与第二转接段(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学聪林晓平张曙光周峰峦丰学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试金石检测科技大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