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轮拆卸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348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4
本技术为一种皮带轮拆卸工装,属于机械工装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底板,底板的一侧设有液压件,液压件包括主体和推杆,推杆的一端伸出于主体的一侧端面,主体的另一侧端面能够抵接于底板,底板上设置有多个拉杆,拉杆远离底板的一端设置有卡板,多个拉杆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能够分别与多个拉杆远离推杆的一侧抵接。通过设置的定位机构,调整定位机构与多个拉杆的外侧端面上进行抵接,在拉杆上的卡板受力后,拉杆在定位机构的抵接作用下无法向外扩张,进而实现卡板与皮带轮之间的稳固接触,避免拉杆在拉板受力后向外形变扩张,导致卡板与皮带轮之间的脱离,提高了拆卸皮带轮时的稳固程度,进而实现准确快速的拆卸皮带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工装,具体涉及一种皮带轮拆卸工装


技术介绍

1、电机皮带轮是一种盘毂类动力传递装置,通常安装在电机转动轴上,并与皮带连接,以在电机转动时,将电机的动力通过皮带传递给动力接收装置。而由于不同外径尺寸的电机皮带轮在动力传递时的动力传递效率不同,因此,在使用时还可以根据动力接收装置对动力的需求,确定电机皮带轮的最佳外径尺寸,并将原本安装在电机转动轴上的电机皮带轮拆下,更换为最佳外径尺寸的电机皮带轮,以提高动力传递效率,由于皮带轮和电机轴之间是过盈配合,很难直接将皮带轮从电机轴上卸下,通过卸掉皮带轮上的压盖螺丝,用铁锤或其它物体多次敲击皮带轮的皮带槽部分,使得皮带轮一点点移出电机轴。

2、在现有技术中,拆卸皮带轮时,通常采用三爪拔轮器的中心轴顶住电机驱动轴的中心,三个拉爪头拉住皮带轮的后端面边沿将皮带轮向前拉出。

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因为三爪拔轮器与皮带轮的接触面积太小,三爪拔轮器的拉爪头钩不牢,尤其当拉马丝杠存在负荷时经常发生一爪滑脱,无法实现准确快速的拆卸皮带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通过三爪拔轮器与皮带轮的接触面积太小,三爪拔轮器的拉爪头钩不牢,尤其当拉马丝杠吃上负荷时经常发生一爪滑脱的问题,提供一种稳固的皮带轮拆卸工装。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皮带轮拆卸工装,包括底板,底板的一侧设有液压件,液压件包括主体和推杆,推杆的一端伸出于主体的一侧端面,且推杆能够伸缩地移动于主体内,主体的另一侧端面能够抵接于底板,底板上设置有多个拉杆,拉杆远离底板的一端设置有卡板,多个拉杆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能够分别与多个拉杆远离推杆的一侧抵接。通过设置的定位机构,调整定位机构与多个拉杆的外侧端面上进行抵接,确保在拉杆上的卡板受力后,拉杆在定位机构的抵接作用下无法向外扩张,进而实现卡板与皮带轮之间的稳固接触,避免拉杆在拉板受力后向外形变扩张,导致卡板与皮带轮之间的脱离,提高了拆卸皮带轮时的稳固程度,进而实现准确快速的拆卸皮带轮。

4、优选的,定位机构套接于推杆上,定位机构上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的数量与拉杆数量相同,拉杆能够移动的设置于定位槽内,定位机构不同角度上定位槽与推杆的距离均不相同。通过设置的定位槽,可以调节定位机构的角度来调节定位槽与拉杆的抵接状态,来实现拉杆在定位机构的抵接作用下无法向外扩张,且可适应不同尺寸的皮带轮。

5、优选的,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套接于推杆上,且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能够转动的设置于推杆上,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上均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的数量与拉杆数量相同,拉杆能够移动的设置于定位槽内,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不同角度上定位槽与推杆的距离均不相同,且第一定位板的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板的定位槽在推杆长度方向上的投影不重合且对称设置。通过设置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进行定位槽与拉杆的双重抵接,进而进一步增加了卡板与皮带轮之间的作用力。

6、优选的,定位机构还包括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一端固设于第一定位板或第二定位板上,固定组件的另一端能够与第二定位板或第一定位板的不同位置固接。通过在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设置的固定组件,在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均转动至合适抵接位置后,固定组件将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之间进行固定,实现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只能实现同步转动,由于卡板想要脱离皮带轮时拉杆需要向外移动,此时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需要同步反方向转动才能够实现拉杆向外的张开,但由于设置的固定组件,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无法相对相反方向转动,从而实现拉杆的限位,进一步确保了拉板与皮带轮之间的固定。

7、优选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安装部,安装部的数量与拉杆的数量相同,安装部与拉杆一一对应设置,单个拉杆可设置于单个安装部内的不同位置。通过设置的多个位置可安装拉杆的安装部,以便于适配不同尺寸皮带轮的拆卸,提高了工装的使用范围。

8、优选的,底板上的多个安装部均布设置在底板上。通过均布设置的安装部,从而拉杆及拉杆上的拉板均对称设置,实现多个拉板与皮带轮之间受力分布均匀,避免拆卸皮带轮时受力存在偏差导致皮带轮与电机转动轴的作用力过大导致的皮带轮或电机转动轴损伤的风险。

9、优选的,安装部为多个直径相同的安装孔,同一安装部上的不同安装孔到推杆的距离均不相同。通过在单个安装部上设置多个安装孔,可确保在拉板与皮带轮之间存在较大作用力时保证了拉杆的一端不会便宜,进一步保证了拉板与皮带轮之间的固定程度。

10、优选的,定位机构为金属卡箍,金属卡箍套接于多个拉杆的外侧端面上。通过设置的金属卡箍,可在放置完成多个拉杆时,调节金属卡箍即可完成多个拉杆靠近推杆的运动,进而在拆卸皮带轮时在金属卡箍的作用下拉杆不会向外扩张偏移,保证了拉板与皮带轮之间的固定程度。

11、优选的,金属卡箍的一端固设于拉杆上。通过将金属卡箍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单个拉杆上,在工装拆卸转移的过程中,金属卡箍始终与对应的工装上,避免每次都需要调整金属卡箍的位置,减小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12、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优点为:通过设置的定位机构,调整定位机构与多个拉杆的外侧端面上进行抵接,确保在拉杆上的卡板受力后,拉杆在定位机构的抵接作用下无法向外扩张,进而实现卡板与皮带轮之间的稳固接触,避免拉杆在拉板受力后向外形变扩张,导致卡板与皮带轮之间的脱离,提高了拆卸皮带轮时的稳固程度,进而实现准确快速的拆卸皮带轮。通过设置的定位槽,可以调节定位机构的角度来调节定位槽与拉杆的抵接状态,来实现拉杆在定位机构的抵接作用下无法向外扩张,且可适应不同尺寸的皮带轮。通过设置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进行定位槽与拉杆的双重抵接,进而进一步增加了卡板与皮带轮之间的作用力。通过在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设置的固定组件,在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均转动至合适抵接位置后,固定组件将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之间进行固定,实现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只能实现同步转动,由于卡板想要脱离皮带轮时拉杆需要向外移动,此时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需要同步反方向转动才能够实现拉杆向外的张开,但由于设置的固定组件,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无法相对相反方向转动,从而实现拉杆的限位,进一步确保了拉板与皮带轮之间的固定。通过设置的多个位置可安装拉杆的安装部,以便于适配不同尺寸皮带轮的拆卸,提高了工装的使用范围。通过均布设置的安装部,从而拉杆及拉杆上的拉板均对称设置,实现多个拉板与皮带轮之间受力分布均匀,避免拆卸皮带轮时受力存在偏差导致皮带轮与电机转动轴的作用力过大导致的皮带轮或电机转动轴损伤的风险。通过在单个安装部上设置多个安装孔,可确保在拉板与皮带轮之间存在较大作用力时保证了拉杆的一端不会便宜,进一步保证了拉板与皮带轮之间的固定程度。可在放置完成多个拉杆时,调节金属卡箍即可完成多个拉杆靠近推杆的运动,进而在拆卸皮带轮时在金属卡箍的作用下拉杆不会向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带轮拆卸工装,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一侧设有液压件(2),液压件(2)包括主体(21)和推杆(22),推杆(22)的一端伸出于主体(21)的一侧端面,且推杆(22)能够伸缩地移动于主体(21)内,主体(21)的另一侧端面能够抵接于底板(1),底板(1)上设置有多个拉杆(3),拉杆(3)远离底板(1)的一端设置有卡板(4),其特征在于,多个拉杆(3)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7),定位机构(7)能够分别与多个拉杆(3)远离推杆(22)的一侧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轮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7)套接于推杆(22)上,定位机构(7)上开设有定位槽(73),定位槽(73)的数量与拉杆(3)数量相同,拉杆(3)能够移动的设置于定位槽(73)内,定位机构(7)不同角度上定位槽(73)与推杆(22)的距离均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带轮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7)包括第一定位板(71)和第二定位板(72),第一定位板(71)与第二定位板(72)套接于推杆(22)上,且第一定位板(71)与第二定位板(72)能够转动的设置于推杆(22)上,第一定位板(71)与第二定位板(72)上均开设有定位槽(73),第一定位板(71)与第二定位板(72)不同角度上定位槽(73)与推杆(22)的距离均不相同,且第一定位板(71)的定位槽(73)与第二定位板(72)的定位槽(73)在推杆(22)长度方向上的投影不重合且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带轮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7)还包括有固定组件(74),固定组件(74)一端固设于第一定位板(71)或第二定位板(72)上,固定组件(74)的另一端能够与第二定位板(72)或第一定位板(71)的不同位置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轮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部,安装部的数量与拉杆(3)的数量相同,安装部与拉杆(3)一一对应设置,单个拉杆(3)可设置于单个安装部内的不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皮带轮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的多个安装部均布设置在底板(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皮带轮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安装部为多个直径相同的安装孔(11),同一安装部上的不同安装孔(11)到推杆(22)的距离均不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轮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7)为金属卡箍(8),金属卡箍(8)套接于多个拉杆(3)的外侧端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皮带轮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金属卡箍(8)的一端固设于拉杆(3)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带轮拆卸工装,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一侧设有液压件(2),液压件(2)包括主体(21)和推杆(22),推杆(22)的一端伸出于主体(21)的一侧端面,且推杆(22)能够伸缩地移动于主体(21)内,主体(21)的另一侧端面能够抵接于底板(1),底板(1)上设置有多个拉杆(3),拉杆(3)远离底板(1)的一端设置有卡板(4),其特征在于,多个拉杆(3)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7),定位机构(7)能够分别与多个拉杆(3)远离推杆(22)的一侧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轮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7)套接于推杆(22)上,定位机构(7)上开设有定位槽(73),定位槽(73)的数量与拉杆(3)数量相同,拉杆(3)能够移动的设置于定位槽(73)内,定位机构(7)不同角度上定位槽(73)与推杆(22)的距离均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带轮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7)包括第一定位板(71)和第二定位板(72),第一定位板(71)与第二定位板(72)套接于推杆(22)上,且第一定位板(71)与第二定位板(72)能够转动的设置于推杆(22)上,第一定位板(71)与第二定位板(72)上均开设有定位槽(73),第一定位板(71)与第二定位板(72)不同角度上定位槽(73)与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旭
申请(专利权)人:新汶矿业集团地质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