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应力的环境应力试验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345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4
本技术涉及塑料应力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应力的环境应力试验夹具。其包括底板、调整件、第一金属棒、第二金属棒、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第一横板;两个第一竖板安装于底板的相对两侧,两个第二竖板安装于底板的相对两侧;第一金属棒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一竖板,第二金属棒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二竖板;调整件用于在带扭力显示的工具带动下调整第一横板的竖向高度,以推动第一横板对测试样条施加压力使其发生弯曲。该可控应力的环境应力试验夹具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测试工装无法准确判断和比较不同类型材料的耐环境应力性能好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塑料应力测试,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应力的环境应力试验夹具


技术介绍

1、专利号202023061270.3公开了一种环境应力测试工装,该装置包括样条固定座,其上设有用于容纳塑料样条的样条安装槽,样条安装槽的底面为曲面,样条安装槽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塑料样条的固定块,固定块能够抵压于塑料样条的顶面且使其底面贴合于样条安装的底面;以及温度控制装置,其用于控制样条按照样条安装槽的底面的形状进行弯曲,使塑料样条弯曲成需要的形状,且可改变样条的环境温度,配合化学试剂,对塑料样条进行环境应力的测试。

2、可以看出,该环境应力测试工装使样条弯曲的角度相对固定,对于刚性差异的材料,试验测试中使样条弯曲的力是不同的,硬质刚性材料所需应力要大于软质弹性材料,也就是说硬质样条安装在现有技术提供的测试工装要受到更大的弯曲应力。现有技术未能针对不同类型材料,亦无法根据材料使用特性,设计环境应力测试工装,因此无法准确判断和比较不同类型材料耐环境应力性能好坏。

3、因此,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可控应力的环境应力试验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控应力的环境应力试验夹具,解决了现有测试工装无法准确判断和比较不同类型材料的耐环境应力性能好坏的技术问题。

3、(2)技术方案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控应力的环境应力试验夹具,包括底板、调整件、第一金属棒、第二金属棒、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第一横板;其中,两个所述第一竖板分别安装于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第二竖板分别安装于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第二竖板之间具有设定间距;所述第一金属棒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一竖板,所述第二金属棒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二竖板;所述调整件用于在带扭力显示的工具带动下调整所述第一横板的竖向高度,以推动所述第一横板对测试样条施加压力使其发生弯曲;两个所述第一竖板上均开设有多个用于调整所述第一金属棒的水平及竖直位置的第一安装孔,两个所述第二竖板上均开设有多个用于调整所述第二金属棒的水平及竖直位置的第二安装孔。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棒及所述第一横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金属棒的两侧。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金属棒的安装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金属棒。

7、进一步地,所述可控应力的环境应力试验夹具还包括第二横板及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分别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的两端且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调整件螺纹穿设于所述第二横板且其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横板接触;所述第二横板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板在所述调整件带动下沿所述支撑柱的轴向移动。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板的厚度为3~8mm,所述第二横板的厚度为5~15mm。

9、进一步地,所述调整件为螺栓。

10、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长度为200~500mm,宽度为150~250mm。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板及所述第二竖板的宽度为30~60mm,厚度为4~10mm,高度为30~80mm。

12、进一步地,垂直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或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的距离为3~5mm,水平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或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距离为10~20mm。

13、进一步地,所述环境应力试验夹具的金属材料部分为耐腐蚀性金属材质。

14、(3)有益效果

15、综上,本技术通过带扭力显示工具,旋转对测试样条施加固定的弯曲应力,可以用来评估在定应条件下,材料耐受环境应力的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应力的环境应力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调整件(2)、第一金属棒(3)、第二金属棒(4)、第一竖板(5)、第二竖板(6)和第一横板(7);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应力的环境应力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棒(3)及所述第一横板(7)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金属棒(4)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应力的环境应力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棒(4)的安装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金属棒(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应力的环境应力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横板(8)及支撑柱(9),两个所述支撑柱(9)分别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横板(8)、所述第一横板(7)的两端且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1),所述调整件(2)螺纹穿设于所述第二横板(8)且其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横板(7)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控应力的环境应力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7)的厚度为3~8mm,所述第二横板(8)的厚度为5~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应力的环境应力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2)为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应力的环境应力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长度为200~500mm,宽度为150~2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应力的环境应力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板(5)及所述第二竖板(6)的宽度为30~60mm,厚度为4~10mm,高度为30~8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应力的环境应力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垂直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501)和/或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601)之间的距离为3~5mm,水平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501)和/或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601)之间距离为10~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控应力的环境应力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其金属材料部分为耐腐蚀性金属材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应力的环境应力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调整件(2)、第一金属棒(3)、第二金属棒(4)、第一竖板(5)、第二竖板(6)和第一横板(7);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应力的环境应力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棒(3)及所述第一横板(7)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金属棒(4)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应力的环境应力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棒(4)的安装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金属棒(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应力的环境应力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横板(8)及支撑柱(9),两个所述支撑柱(9)分别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横板(8)、所述第一横板(7)的两端且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1),所述调整件(2)螺纹穿设于所述第二横板(8)且其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横板(7)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控应力的环境应力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7)的厚度为3~8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军金海涛赵禹龙
申请(专利权)人: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