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轴承加工,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外壁毛刺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1、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113658u公开了一种轴承套圈外壁毛刺清除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垂直分布的丝杆和滑杆,且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下方设置有框架板,且框架板的上端面和移动板上安装的第二电机相连接,所述框架板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设置有打磨板和第一把手,所述框架板的下方设置有挤压板,所述连接架之间设置有垂直分布的竖轴,且竖轴的底端穿过外壳延伸至底盒中,且底盒的内部和边侧分别设置有蜗轮和第二把手,并且第二把手和传动轴相连接。该装置通过对打磨机构和挤压限位机构的重新设计,方便不同直径轴承圈的限位固定以及毛刺的高效去除。
2、但该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该装置的原理是利用打磨板的内壁和轴承套的外壁相贴合,之后利用打磨板高速转动,从而实现打磨去除毛刺的目的。但这种打磨方式只能使打磨板与轴承的外圆接触打磨,在打磨时会将轴承外圆与轴承上下端面交接处的毛刺打磨至轴承上下端面上,导致在对轴承外圆打磨完成后任然需要对轴承上下端面的毛刺进行去除。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外壁毛刺打磨装置,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上表面分别转动安装有衔接筒(2)和打磨辊(3),衔接筒(2)的内部设置有供气通道,衔接筒(2)的上端设置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的表面夹持有轴承(4),安装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衔接座(5),衔接座(5)的表面设置有侧打磨组件,侧打磨组件由打磨砂带(6)、第一传动辊(7)、第二传动辊(8)、第三传动辊(9)、衔接辊(10)、第一皮带轮(11)、第二皮带轮(12)和第一电机(13)构成,安装座(1)的下端设置有可驱使衔接筒(2)转动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外壁毛刺打磨装置,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上表面分别转动安装有衔接筒(2)和打磨辊(3),衔接筒(2)的内部设置有供气通道,衔接筒(2)的上端设置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的表面夹持有轴承(4),安装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衔接座(5),衔接座(5)的表面设置有侧打磨组件,侧打磨组件由打磨砂带(6)、第一传动辊(7)、第二传动辊(8)、第三传动辊(9)、衔接辊(10)、第一皮带轮(11)、第二皮带轮(12)和第一电机(13)构成,安装座(1)的下端设置有可驱使衔接筒(2)转动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壁毛刺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衔接筒(2)上端的定位块(14),定位块(14)的内壁开设有活塞腔,活塞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推块(15),活塞腔的内壁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延伸至定位块(14)的外部,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夹块(16),推块(1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25),压缩弹簧(25)的上端与活塞腔的内顶壁固定连接,衔接筒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环(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壁毛刺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15)的形状设置为圆锥型,滑动槽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滑动槽呈圆周阵列设置在定位块(14)的表面,夹块(16)靠近推块(15)的一侧设置为斜坡型,且活塞腔的内底壁与供气通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壁毛刺打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徐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星淼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