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潮湿环境耐腐蚀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299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潮湿环境耐腐蚀检测设备,包括与机架相连接的实验结构,所述实验结构包括与机架相连接的加液机构,所述机架连接有腐蚀实验罐,所述腐蚀实验罐为无色透明结构,所述腐蚀实验罐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腐蚀实验罐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连接有排液管,机架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上安装有转动刷洗机构,所述转动刷洗机构包括与移动机构相连接的转刷部,所述转刷部连接有供液部,所述供液部与机架相连接。本技术在对钢材进行腐蚀实验后,通过移动机构、转刷部、供液部间的配合,对腐蚀实验罐进行自动化的清洁作业,节省人力的同时提升清洁效率,缩减两次腐蚀检测间的时间间隔,提升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耐腐蚀性检测,特别是指一种钢结构潮湿环境耐腐蚀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1、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单,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体育馆、文化馆等领域。在对钢结构进行使用之前,往往需要对其进行取样检测,以便检测其耐腐蚀性是否合格。

2、在进行检测时,将钢体与溶液池内检测液接触,观察溶液池内待测钢体是否发生变化,与溶液池外的待测钢体作对比,在完成一次耐腐蚀检测后需要人工对溶液池进行清洗作业,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次检测作业,因此人工清洗限制了连续检测的效率。

3、如授权公告日为2022-01-28、授权公告号为cn21567802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金属检测用耐腐蚀性试验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两相对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对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可拆卸的夹持分隔板,使所述夹持分隔板能够夹持金属试样;设置有滑槽的所述侧壁两端分别设置有夹持组件和波轮组件;且所述夹持组件水平向和竖直向夹持金属试样。本申请可以做两种实验,一箱多用,模拟水流实验,将金属试样安装在竖直夹持座上,在箱体内注入试验溶液,打开波轮组件进行试验;多种对比试验,将夹持分隔板插入滑槽内,并且将不同成分的金属试样安装在水平夹持座上,同时金属试样穿过夹持分隔板,向夹持分隔板的两侧添加不同浓度的溶液,既可以观测到不同成分的金属试样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耐腐蚀效果。

4、上述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虽然能够模拟水流、设置对比实验组,但是仍需要在试验后进行人工清理,因此无法满足连续检测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钢结构潮湿环境耐腐蚀检测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耐腐蚀性试验箱需要人工清理而无法快速连接检测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钢结构潮湿环境耐腐蚀检测设备,包括与机架相连接的实验结构,所述实验结构包括与机架相连接的加液机构,所述机架连接有腐蚀实验罐,所述腐蚀实验罐为无色透明结构,所述腐蚀实验罐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腐蚀实验罐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连接有排液管,机架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上安装有转动刷洗机构,所述转动刷洗机构包括与移动机构相连接的转刷部,所述转刷部连接有供液部,所述供液部与机架相连接。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腐蚀实验罐为无色透明结构。

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机构上安装有夹持机构。

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加液机构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两组液箱,所述液箱固定连接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通过软管连接有注液头,所述注液头通过连接架连接有与机架固定连接的第一主动伸缩杆。

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第二主动伸缩杆,所述第二主动伸缩杆的移动端固定安装有与机架滑动连接的滑移座,所述滑移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有与滑移座滑动连接的联动架,所述联动架与转刷部相连接。

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联动架与夹持机构相连接。

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与联动架固定连接的导向座,所述导向座固定连接有双出轴电机,所述双出轴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与导向座滑动连接的夹持臂。

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转刷部包括与联动架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有与联动架转动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有管道,管道与供液部相连接。

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管道固定连接有喷水头,所述管道固定连接有与腐蚀实验罐相适配的刷头。

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供液部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存储箱,所述存储箱固定连接有液泵,液泵通过转动接头连接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通过第三控制阀与管道相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4、使用夹持机构夹持钢材,加液机构将腐蚀用液体通过腐蚀实验罐的开口投放入腐蚀实验罐中,而后移动机构带动夹持机构移动,夹持机构带动钢材移动,使得钢材部分浸没入腐蚀实验罐的腐蚀用液体中,此时人员通过透明的腐蚀实验罐对钢材进行观察,在检测作业完成后,第一控制阀开启,从而将腐蚀实验罐中的腐蚀用液体排出,移动机构通过夹持机构带动钢材移动,使得钢材远离腐蚀实验罐,而后在夹持机构对转动刷洗机构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转刷部进入腐蚀实验罐中并与腐蚀实验罐内壁接触,供液部对转刷部供给清洗液,转刷部一方面对腐蚀实验罐进行清洗液的喷淋,另一方面刷动腐蚀实验罐的内壁,从而对腐蚀实验罐进行清洗作业。本技术在对钢材进行腐蚀实验后,通过移动机构、转刷部、供液部间的配合,对腐蚀实验罐进行自动化的清洁作业,节省人力的同时提升清洁效率,缩减两次腐蚀检测间的时间间隔,提升检测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潮湿环境耐腐蚀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机架相连接的实验结构,所述实验结构包括与机架相连接的加液机构,所述机架连接有腐蚀实验罐,所述腐蚀实验罐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腐蚀实验罐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连接有排液管,机架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上安装有转动刷洗机构,所述转动刷洗机构包括与移动机构相连接的转刷部,所述转刷部连接有供液部,所述供液部与机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潮湿环境耐腐蚀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实验罐为无色透明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潮湿环境耐腐蚀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上安装有夹持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钢结构潮湿环境耐腐蚀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机构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两组液箱,所述液箱固定连接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通过软管连接有注液头,所述注液头通过连接架连接有与机架固定连接的第一主动伸缩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结构潮湿环境耐腐蚀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第二主动伸缩杆,所述第二主动伸缩杆的移动端固定安装有与机架滑动连接的滑移座,所述滑移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有与滑移座滑动连接的联动架,所述联动架与转刷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结构潮湿环境耐腐蚀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架与夹持机构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结构潮湿环境耐腐蚀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与联动架固定连接的导向座,所述导向座固定连接有双出轴电机,所述双出轴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与导向座滑动连接的夹持臂。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钢结构潮湿环境耐腐蚀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刷部包括与联动架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有与联动架转动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有管道,管道与供液部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结构潮湿环境耐腐蚀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固定连接有喷水头,所述管道固定连接有与腐蚀实验罐相适配的刷头。

10.根据权利要求1-3、5-7、9任一项所述的钢结构潮湿环境耐腐蚀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部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存储箱,所述存储箱固定连接有液泵,液泵通过转动接头连接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通过第三控制阀与管道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潮湿环境耐腐蚀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机架相连接的实验结构,所述实验结构包括与机架相连接的加液机构,所述机架连接有腐蚀实验罐,所述腐蚀实验罐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腐蚀实验罐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连接有排液管,机架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上安装有转动刷洗机构,所述转动刷洗机构包括与移动机构相连接的转刷部,所述转刷部连接有供液部,所述供液部与机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潮湿环境耐腐蚀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实验罐为无色透明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潮湿环境耐腐蚀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上安装有夹持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钢结构潮湿环境耐腐蚀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机构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两组液箱,所述液箱固定连接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通过软管连接有注液头,所述注液头通过连接架连接有与机架固定连接的第一主动伸缩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结构潮湿环境耐腐蚀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第二主动伸缩杆,所述第二主动伸缩杆的移动端固定安装有与机架滑动连接的滑移座,所述滑移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秋松叶磊胡永乐秦思景陈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