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层薄介质厚铜板压合装置及其压合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多层薄介质厚铜板压合装置及其压合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8255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厚铜板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多层薄介质厚铜板压合装置及其压合方法,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方槽,底座的底部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桌脚,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合壳,压合壳的两侧底端分别开设有出入口,还包括,转动压合机构,转动压合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侧壁一端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一端贯穿底座并延伸至方槽的内部,方板带动齿板进行下落,通过齿轮与齿板的齿牙设置,齿板下落使齿轮进行啮合转动,齿轮带动限位套进行转动,限位套带动弧形扇进行转动,产生气流,气流对介质厚铜板的表面灰尘杂质进行了清理,防止杂质被碳化,影响介质厚铜板的外表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厚铜板加工,具体为一种多层薄介质厚铜板压合装置及其压合方法


技术介绍

1、厚铜板具有承载大电流、减少应变、散热性良好的优点,因其铜厚较厚(≥103mm)的特性,在pcb的加工生产过程存在诸多加工难点,尤其在压合工序需要将多层薄介质层和厚铜板通过高温高压的方式压合在一起,形成复合板材。

2、但现有的压合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介质表面没有清理干净,或者介质与铜板之间存在空隙,都可能会导致粘结效果不够好,且在压合机在压合的过程中,压力分布不均匀,可能导致局部区域的粘结效果较差,使得介质或铜板受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薄介质厚铜板压合装置及其压合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多层薄介质厚铜板压合装置及其压合方法,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方槽,底座的底部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桌脚,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合壳,压合壳的两侧底端分别开设有出入口,还包括,转动压合机构,转动压合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侧壁一端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一端贯穿底座并延伸至方槽的内部,转动轴的外壁套设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套,第一转动套的外壁套设并转动连接有皮带,皮带远离第一转动套的一端内壁套设并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套,第二转动套的内壁套设并接触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方槽的内壁处,压合壳的内壁设置有压合组件。

>4、进一步地,压合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压合壳内壁顶部的伸缩杆,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壳,加热壳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板,皮带的外壁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板。

5、进一步地,压合壳的内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加热板,加热壳的外壁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六角柱,六角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方板,方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杆,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板。

6、进一步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两端的方壳,方壳设置在压合壳的内部,竖杆的一端贯穿方壳并延伸至方壳的内部,推板设置在方壳的内部,方壳的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方槽。

7、进一步地,两个方槽之间滑动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的两端外壁套设并固定连接有弹绳,弹绳远离升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方壳的内壁顶部,升降杆的外壁中端套设并转动连接有弹性板,弹性板远离升降杆的一端侧壁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辅助杆,辅助杆的两端外壁均套设并转动连接有橡胶套。

8、进一步地,方板的侧壁设置有清理组件,清理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方板两侧的齿板,压合壳的内壁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套,限位套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外壁套设并固定连接有齿轮,转动杆靠近齿轮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弧形扇。

9、进一步地,方槽的内壁设置有辅助组件,辅助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方槽内壁一侧的若干个限位杆,限位杆的外壁中端套设并固定连接有硅橡胶套,限位杆靠近硅橡胶套的外壁两端分别套设并接触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囊。

10、进一步地,气囊的一侧两端分别连通有弯管,弯管的一端贯穿底座并延伸至底座的外部,弯管远离气囊的一端连通有转换箱,转换箱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簧,复位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往复板,往复板远离复位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往复杆。

11、进一步地,往复杆的一端贯穿转换箱并延伸至转换箱的外部,往复杆远离往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l型板,l型板的内壁一侧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卡杆,卡杆的一端外壁套涉并转动连接有橡胶辊。

12、一种多层薄介质厚铜板压合装置及其压合方法,多层薄介质厚铜板压合装置的压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步骤一:首先启动第二加热板,将初步按压的介质厚铜板放置到两个卡板之间,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转动轴带动第一转动套进行转动,第一转动套带动皮带进行转动,皮带带动卡板进行转动,当介质厚铜板移动至装置中心处时,关闭电机,同时启动伸缩杆,伸缩杆带动加热壳进行下落,加热壳带动第一加热板进行下落,解决了压合过程中受热不均匀的问题;

14、步骤二:加热壳带动六角柱进行下落,六角柱带动方板进行下落,方板带动竖杆进行下落,竖杆带动推板进行下落,推板使弹性板进行下落,弹性板带动升降杆进行下落,通过弹性板的倾斜设置,弹性板下落过程中带动辅助杆向一侧移动,辅助杆带动橡胶套向一侧移动,解决了多层介质厚铜板在运输后层叠不准的问题;

15、步骤三:方板带动齿板进行下落,通过齿轮与齿板的齿牙设置,齿板下落使齿轮进行啮合转动,齿轮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带动弧形扇进行转动,解决了运输过程中介质厚铜板表面残留粉尘杂质的问题;

16、步骤四:通过第二加热板与硅橡胶套的设置,硅橡胶套对连接板进行推移,连接板对气囊进行推移,通过弯管、转换箱的设置,往复板在转换箱的内部向一端移动,往复板带动往复杆进行移动,往复杆带动l型板进行移动,l型板带动卡杆进行移动,卡杆带动橡胶辊进行移动,解决了介质厚铜板边缘处存在间隙的问题。

1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专利技术,方板带动齿板进行下落,通过齿轮与齿板的齿牙设置,齿板下落使齿轮进行啮合转动,齿轮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带动弧形扇进行转动,产生气流,气流对介质厚铜板的表面灰尘杂质进行了清理,防止杂质被碳化,影响介质厚铜板的外表美观。

19、(2)、本专利技术,加热壳带动六角柱进行下落,六角柱带动方板进行下落,方板带动竖杆进行下落,竖杆带动推板进行下落,推板使弹性板进行下落,弹性板带动升降杆进行下落,通过弹性板的倾斜设置,弹性板下落过程中带动辅助杆在底座的顶部进行滑动,辅助杆带动橡胶套在底座的顶部进行滑动,橡胶套对介质厚铜板边缘处进行推动,使介质厚铜板叠加的更加精准,方便了对介质厚铜板进行压合时的压力均匀。

20、(3)、本专利技术,启动第二加热板,使压合壳的内部进行预热,将初步按压的介质厚铜板放置到两个卡板之间,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转动轴带动第一转动套进行转动,第一转动套带动皮带进行转动,皮带带动卡板进行转动,当介质厚铜板移动至装置中心处时,关闭电机,同时启动伸缩杆,伸缩杆带动加热壳进行下落,加热壳带动第一加热板进行下落,第一加热板对加热壳的外壁进行热传导,在对介质厚铜板进行压合的同时,对其进行加热,提高了介质厚铜板粘结的效率。

21、(4)、本专利技术,当加热壳对介质厚铜板进行压合时,介质厚铜板对皮带造成压力,皮带对硅橡胶套造成压力,且通过第二加热板的加热设置,硅橡胶套进行形变,同时硅橡胶套的性质具备良好的热传导效果,提高了介质厚铜板的粘结效率,且对介质厚铜板进行了承载,提高了装置对介质厚铜板的压力分布效果。

22、(5)、本专利技术,硅橡胶套产生形变,对连接板进行推动,连接板对气囊进行推动,内部气流通过弯管进入到转换箱的内部,气流对往复板进行推动,往复板在转换箱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薄介质厚铜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方槽(682),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桌脚(3),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合壳(4),所述压合壳(4)的两侧底端分别开设有出入口(5),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薄介质厚铜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组件(67)包括固定连接在压合壳(4)内壁顶部的伸缩杆(671),所述伸缩杆(67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壳(672),所述加热壳(672)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板(673),所述皮带(64)的外壁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板(67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薄介质厚铜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壳(4)的内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加热板(675),所述加热壳(672)的外壁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六角柱(676),所述六角柱(67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方板(677),所述方板(67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杆(678),所述竖杆(67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板(67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层薄介质厚铜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移动组件(68),所述移动组件(68)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顶部两端的方壳(681),所述方壳(681)设置在压合壳(4)的内部,所述竖杆(678)的一端贯穿方壳(681)并延伸至方壳(681)的内部,所述推板(679)设置在方壳(681)的内部,所述方壳(681)的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方槽(68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层薄介质厚铜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方槽(682)之间滑动连接有升降杆(684),所述升降杆(684)的两端外壁套设并固定连接有弹绳(683),所述弹绳(683)远离升降杆(68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方壳(681)的内壁顶部,所述升降杆(684)的外壁中端套设并转动连接有弹性板(685),所述弹性板(685)远离升降杆(684)的一端侧壁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辅助杆(686),所述辅助杆(686)的两端外壁均套设并转动连接有橡胶套(68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层薄介质厚铜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板(677)的侧壁设置有清理组件(69),所述清理组件(69)包括固定连接在方板(677)两侧的齿板(691),所述压合壳(4)的内壁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套(694),所述限位套(694)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693),所述转动杆(693)的一端外壁套设并固定连接有齿轮(692),所述转动杆(693)靠近齿轮(692)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弧形扇(69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层薄介质厚铜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方槽(682)的内壁设置有辅助组件(60),所述辅助组件(60)包括固定连接在方槽(682)内壁一侧的若干个限位杆(601),所述限位杆(601)的外壁中端套设并固定连接有硅橡胶套(602),所述限位杆(601)靠近硅橡胶套(602)的外壁两端分别套设并接触有连接板(603),所述连接板(6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囊(60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层薄介质厚铜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604)的一侧两端分别连通有弯管(605),所述弯管(605)的一端贯穿底座(1)并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所述弯管(605)远离气囊(604)的一端连通有转换箱(606),所述转换箱(606)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簧(607),所述复位簧(6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往复板(608),所述往复板(608)远离复位簧(6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往复杆(60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层薄介质厚铜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杆(609)的一端贯穿转换箱(606)并延伸至转换箱(606)的外部,所述往复杆(609)远离往复板(60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L型板(6010),所述L型板(6010)的内壁一侧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卡杆(6011),所述卡杆(6011)的一端外壁套涉并转动连接有橡胶辊(60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层薄介质厚铜板压合装置的压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薄介质厚铜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方槽(682),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桌脚(3),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合壳(4),所述压合壳(4)的两侧底端分别开设有出入口(5),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薄介质厚铜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组件(67)包括固定连接在压合壳(4)内壁顶部的伸缩杆(671),所述伸缩杆(67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壳(672),所述加热壳(672)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板(673),所述皮带(64)的外壁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板(67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薄介质厚铜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壳(4)的内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加热板(675),所述加热壳(672)的外壁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六角柱(676),所述六角柱(67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方板(677),所述方板(67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杆(678),所述竖杆(67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板(67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层薄介质厚铜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移动组件(68),所述移动组件(68)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顶部两端的方壳(681),所述方壳(681)设置在压合壳(4)的内部,所述竖杆(678)的一端贯穿方壳(681)并延伸至方壳(681)的内部,所述推板(679)设置在方壳(681)的内部,所述方壳(681)的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方槽(68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层薄介质厚铜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方槽(682)之间滑动连接有升降杆(684),所述升降杆(684)的两端外壁套设并固定连接有弹绳(683),所述弹绳(683)远离升降杆(68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方壳(681)的内壁顶部,所述升降杆(684)的外壁中端套设并转动连接有弹性板(685),所述弹性板(685)远离升降杆(684)的一端侧壁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辅助杆(686),所述辅助杆(686)的两端外壁均套设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杰张含刘增标郑龚刘晓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智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