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板及远近光灯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074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光板及远近光灯总成,该导光板包括:第一进光面、第二进光面、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第一出光面,以及延伸板,第一出光面位于延伸板上方,且对应第一反射面的位置;延伸板最外侧的端面为第二出光面;本技术近光灯光线由两部分构成,其中部分光线由第一出光面射出的光线直接向前照射,部分光线自延伸板上表面进入后,沿延伸板传导后从第二出光面射出,获得更大的辐照范围。本技术远光灯由第二进光面进入的光线在第二反射面全反射后进入延伸板,沿延伸板传导后从第二出光面射出。本技术中的远近光灯总成架构紧凑,便于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用灯具产品,特指一种导光板以及采用该导光板的远近光灯总成。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见中国专利号为:201921809883.5的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车灯光学元件”,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灯光学元件,包括两个光学部,所述光学部呈弯折型,包括相互连接的聚光通道和导光通道,两者的连接处设有反射面;所述聚光通道的一端设有多个聚光结构,所述导光通道的前端设有出射光面;所述两个光学部上下设置,且两个导光通道之间顶底相连。该技术方案中的两个光学元件就是本领域中所述的导光板,通过上下设置的光源,通过两个光学元件实现远近光灯的效果。

2、虽然上述技术方案中,提出了可以将两个光源元件一体成型,减少零件的数量,但是该技术方案仍存在以下不足:其远近光灯均是通过导光通道前端的出射光面射出,这就导致远近光灯的光效存在不足。例如,对于汽车的近光灯而言,其对近距离的辐照范围应当较宽,并且要形成一定的角度,以辐照汽车两侧的范围。

3、另外,目前的汽车大灯的光效较为单一。

4、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远近光灯总成中的导光板。

2、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导光板,该导光板采用一体成型,所述的导光板包括:位于最上端的第一进光面、位于最下端的第二进光面、与第一进光面对应的第一反射面、与第二进光面对应的第二反射面、第一出光面,以及背离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的水平延伸形成的延伸板,所述的第一出光面位于延伸板上方,且对应第一反射面的位置;所述的延伸板最外侧的端面为第二出光面,该第二出光面为凹面;由第一进光面进入的光线在第一反射面全反射后从第一出光面射出,自第一出光面射出的光线直接向前照射,或者自延伸板上表面进入后,沿延伸板传导后从第二出光面射出;由第二进光面进入的光线在第二反射面全反射后进入延伸板,沿延伸板传导后从第二出光面射出。

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进光面成型有与光源发光体位置对应的第一聚光单元;所述的第二进光面成型有与光源发光体位置对应的第二聚光单元。

4、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出光面表面形成有纵向设置的纹路,且第一出光面具有向前倾斜角度。

5、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延伸板水平延伸的位置与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结合区域对应,且延伸板上表面为具有高低起伏的阶梯面。

6、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延伸板下表面的中间区域形成有向下凸出的导光条,该导光条最外侧的端面为第三出光面,所述的导光条长度短于延伸板的长度,即第三出光面位于延伸板下方。

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于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结合区域形成有与延伸板延伸方向相反的隔板,所述的第一反射面末端的中间位置形成有第三反射面,至少部分由第一进光面进入的光线通过第三反射面的反射后,从第三出光面射出。

8、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导光板的远近光灯总成。

9、为了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远近光灯总成,该远近光灯总包括:透镜、导光板、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的导光板采用权利要求-中人一项所述的导光板;所述的第一光源位于导光板中第一进光面上方,所述的第二光源位于导光板中第二进光面下方;所述的透镜为凸透镜,其位于导光板第二出光面的前方。

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光源包括:第一基板和分布在第一基板下表面的若干的第一发光灯;所述的第一基板上表面固定在第一散热器上;所述的第二光源包括:第二基板和分布在第二基板上表面的若干的第二发光灯;所述的第二基板下表面固定在第二散热器上。

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支架,该支架中间具有供所述导光板安装的中空孔位,于支架的上下两端分别成型有与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固定连接的上耳板和下耳板。

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透镜通过一透镜架与支架固定连接,透镜的外侧表面形成有一光栅区。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对于导光板而言,首先,本技术在导光板上增加了第一出光面,光线经过第一反射面全反射后通过第一出光面可以获得更大横向辐照范围。同时,近光灯的光线由两部分构成,其中部分光线由第一出光面射出的光线直接向前照射,部分光线自延伸板上表面进入后,沿延伸板传导后从第二出光面射出。其次,本技术还增加了由导光条最外侧端面构成的第三出光面,部分由第一进光面进入的光线由第三出光面射出,最终由透镜中的光删区照射出,从而在近光灯中呈现特殊光效。最后,由第二进光面进入的光线作为远光灯,其从第二出光面射出时,利用第二出光面的凹面形成聚光效果,可以令远光灯更加聚集,获得足够的亮度。

15、对于本技术中的远近光灯总成而言,本技术整体架构紧凑,便于组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光板,该导光板(3)采用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板(3)包括:位于最上端的第一进光面(31)、位于最下端的第二进光面(32)、与第一进光面(31)对应的第一反射面(33)、与第二进光面(32)对应的第二反射面(34)、第一出光面(35),以及背离第一反射面(33)和第二反射面(34)的水平延伸形成的延伸板(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进光面(31)成型有与光源发光体位置对应的第一聚光单元(310);所述的第二进光面(32)成型有与光源发光体位置对应的第二聚光单元(3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出光面(35)表面形成有纵向设置的纹路(350),且第一出光面(35)具有向前倾斜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伸板(30)水平延伸的位置与第一反射面(33)和第二反射面(34)结合区域对应,且延伸板(30)上表面为具有高低起伏的阶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伸板(30)下表面的中间区域形成有向下凸出的导光条(36),该导光条(36)最外侧的端面为第三出光面(360),所述的导光条(36)长度短于延伸板(30)的长度,即第三出光面(360)位于延伸板(30)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于第一反射面(33)和第二反射面(34)结合区域形成有与延伸板(30)延伸方向相反的隔板(37),所述的第一反射面(33)末端的中间位置形成有第三反射面(38),至少部分由第一进光面(31)进入的光线通过第三反射面(38)的反射后,从第三出光面(360)射出。

7.一种远近光灯总成,该远近光灯总包括:透镜(1)、导光板(3)、第一光源(4)和第二光源(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板(3)采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远近光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光源(4)包括:第一基板(41)和分布在第一基板(41)下表面的若干的第一发光灯(42);所述的第一基板(41)上表面固定在第一散热器(6)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远近光灯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支架(2),该支架(2)中间具有供所述导光板(3)安装的中空孔位(20),于支架(2)的上下两端分别成型有与第一散热器(6)、第二散热器(7)固定连接的上耳板(21)和下耳板(2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远近光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镜(1)通过一透镜架(8)与支架(2)固定连接,透镜(1)的外侧表面形成有一光栅区(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板,该导光板(3)采用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板(3)包括:位于最上端的第一进光面(31)、位于最下端的第二进光面(32)、与第一进光面(31)对应的第一反射面(33)、与第二进光面(32)对应的第二反射面(34)、第一出光面(35),以及背离第一反射面(33)和第二反射面(34)的水平延伸形成的延伸板(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进光面(31)成型有与光源发光体位置对应的第一聚光单元(310);所述的第二进光面(32)成型有与光源发光体位置对应的第二聚光单元(3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出光面(35)表面形成有纵向设置的纹路(350),且第一出光面(35)具有向前倾斜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伸板(30)水平延伸的位置与第一反射面(33)和第二反射面(34)结合区域对应,且延伸板(30)上表面为具有高低起伏的阶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伸板(30)下表面的中间区域形成有向下凸出的导光条(36),该导光条(36)最外侧的端面为第三出光面(360),所述的导光条(36)长度短于延伸板(30)的长度,即第三出光面(360)位于延伸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洲全陈煜王乃静雷仕伟唐喜强卢林彬施世宁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燎旺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