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冷却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串级式间接蒸发冷却冷凝器。
技术介绍
1、间接蒸发冷却塔在数据中心等场合的应用日益增多,其基本构型是“冷风器 + 开式冷却塔”,其运行的基本特征是,环境风先经过进风预冷器间壁等湿预冷,然后进入冷却塔,这样会获得比环境风直接进入冷却塔更低的出塔水温。此温度更低的出塔水一部分供给用户,另一部分作为进风预冷器的冷源。
2、间接蒸发冷却中“间接”的含义是,间壁换热的进风预冷器中,热流道内的环境空气间接吸收了冷却塔淋水向空气直接蒸发的产冷量而降温成为预冷风。开式冷却塔中“开式”的含义是,循环水进入冷却塔后连通环境大气,即对空气“敞开”了。
3、冷却塔的任务是使循环水降温,那么任务流体就是循环水。在间接蒸发冷却塔中,任务流体不进预冷器,只进冷却塔,那么冷却塔就是对循环水降温起主要作用的主冷器。但是当需要冷却或者冷凝的任务流体不是循环水,而是其它热流体时,考虑到热流体可能需要保持洁净、纯度或浓度,那么现有的开式冷却塔就无法满足任务要求了。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串级式间接蒸发冷却冷凝器,包括机身(10)、一对分别设置在所述机身(10)两侧的蒸发冷却冷凝装置和设置在所述机身(10)的顶部中间的主风机(11);所述蒸发冷却冷凝装置包括进风预冷器(20);所述进风预冷器(20)用于冷却自然风;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冷却冷凝装置还包括主冷器;所述主冷器包括主冷换热板束(80)、主冷冷水组件和主冷喷淋组件(90);所述主冷换热板束(80)包括若干水平分布的密封设置的热道箱(82)和若干水平设置的主冷冷流道(800);所述主冷冷流道(800)为两个相邻的所述热道箱(82)之间的间隙;所述热道箱(82)内形成主冷热流道;所述主冷冷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级式间接蒸发冷却冷凝器,包括机身(10)、一对分别设置在所述机身(10)两侧的蒸发冷却冷凝装置和设置在所述机身(10)的顶部中间的主风机(11);所述蒸发冷却冷凝装置包括进风预冷器(20);所述进风预冷器(20)用于冷却自然风;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冷却冷凝装置还包括主冷器;所述主冷器包括主冷换热板束(80)、主冷冷水组件和主冷喷淋组件(90);所述主冷换热板束(80)包括若干水平分布的密封设置的热道箱(82)和若干水平设置的主冷冷流道(800);所述主冷冷流道(800)为两个相邻的所述热道箱(82)之间的间隙;所述热道箱(82)内形成主冷热流道;所述主冷冷流道(800)供所述主风机(11)驱动的从所述进风预冷器(20)冷却后的自然风的横向流动并且供横向流动的风与自上而下的水传热;所述热道箱(82)供任务流体流动和换热;所述主冷冷水组件用于冷却从所述主冷冷流道(800)流出的水;所述主冷喷淋组件(90)用于把所述主冷冷水组件冷却的水输送到所述主冷冷流道(800)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级式间接蒸发冷却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冷热流道内壁面上均设置有冲击翅阵列;所述冲击翅阵列包括若干水平均匀分布的翅弧(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串级式间接蒸发冷却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当任务流体为蒸汽时,任务流体从所述主冷热流道的上端进入且向下流动,所述翅弧(203)向上弯曲;当任务流体为液体时,任务流体从所述主冷热流道的下端进入且向上流动,所述翅弧(203)向下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串级式间接蒸发冷却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冷冷流道(800)的内壁面上成型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水平短肋(200);所述水平短肋(200)冲压成型并且其在所述主冷热流道的内壁面上为水平短槽(2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级式间接蒸发冷却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预冷器(20)包括预冷换热板束(40)、设置在所述预冷换热板束(40)正上方的预冷风机(70)、预冷冷水组件和预冷喷淋组件(60);所述预冷换热板束(40)内设置有若干水平交替相邻的预冷热流道(401)和预冷冷流道(400);所述预冷热流道(401)供所述主风机(11)驱动的自然风横向流过;所述预冷冷流道(400)供所述预冷风机(70)驱动的自然风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仁兔,陈良才,金惠珍,范志远,陈杰,詹富强,方宫傲,李敏,李书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菱制冷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