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质增生及手足杂刺的外用药,属于中药领域,该外用药由下述中药材制成:白芍、川芎、凤仙,用量分别为:白芍3~7重量份、川芎3~7重量份、凤仙5~20重量份,诸药合用,具有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止痛消刺的功效。醋又称苦酒,能散瘀止血、解毒杀虫,将上述三味药研成细末后用醋调制成贴剂可增强药效,用治骨质增生及手足杂刺见效快、治疗周期短、复发率低,用药方便且价格低廉。临床观察的56例骨质增生和手足杂刺患者中,用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显效率达到了100%;其中有49例病人用药一周后症状全无,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骨质增生及手足杂剌的外用药。
技术介绍
骨质增生是骨关节退行性改变的一种表现,俗称骨剌,好发于活动多且负重大的 颈椎、腰椎、髋、膝、肩、肘等关节。随着人类生活及工作形态的改变,骨质增生症不再只是老 年病,逐渐呈现年轻化态势。尤其像一些必须久坐、久站的人群,如教师、金融工作者、计算 机族、工厂作业员等,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或是姿势不正确以及反复使用某个关节,造成 关节部位的骨骼与软组织过度磨损,进而产生应力反应和病变。 骨质增生虽然是一种常见症,但它所带来的疼痛及行动不便却会严重影响患者的 生存质量。目前,在骨质增生症的临床治疗中,内服药物治疗普遍存在疗效差、疗程长的问 题,长期服药给患者的肝肾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外科手术治疗虽然见效快,但费用高昂,且 恢复期常、复发率极高。 手足杂剌在现实生活中的发生率也比较高,是由角质层增生引起的一种病变,历 代中医书籍中未见单独描述,而是将其依附于鸡眼条中给予说明,称其为肉剌(可参阅 《中药外治临证大全》鸡眼条)。肉剌触及时有强烈的剌痛感,且常发生于活动频繁的手脚 部位,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及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对于此疾,临床上多视作鸡眼治疗,疗 效差且周期长,急需专门的治疗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治疗骨质增生及手足杂剌的外用药,其见效快、治 疗周期短、复发率低,用药方便且价格低廉。 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手足杂剌、骨剌及骨质增生的 外用药,由下述中药材制成白芍、川芎、凤仙。 所述中药材的用量分别为白芍3 7重量份、川芎3 7重量份、凤仙5 20重 量份。 所述外用药为贴剂。 所述贴剂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取各中药材研成细末,过120 160目筛,加醋 使药末充分浸润后摊于胶带上即成贴剂。 中医认为,骨质增生症与外伤、劳损、瘀血阻络、感受风寒湿邪、痰湿内阻、肝肾亏 虚等有关,属中医的〃 痹证〃 范畴,亦称〃 骨痹〃 。上方中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能 通顺血脉、益气止痛、滋补肝肾,可除血痹、破坚积、散恶血、逐贼血、消臃肿。现代医学研究 表明,白芍中含有芍药甙、牡丹酚、芍药花甙、苯甲酸、挥发油、脂肪油、树脂、鞣质、糖、淀粉、 粘液质、蛋白质、P-谷甾醇和三萜类等物质,具有解痉镇痛、抗炎、抗溃疡、抗菌、解热等作 用,与中医所持的临床治疗作用基本一致。川芎辛散温通,归肝、胆、心包经,长于行气开郁、 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日华子本草》谓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瘫结宿血,排脓消淤血,养新血长肉。凤仙花及草株均可入药,具有祛风、活 血、止痛、消肿作用,善治关节风湿痛、跌打损伤、瘰疬痈疽。据《贵州民间方药集》记载,凤 仙可散血通经,治月经痛,止红崩,净白带,用于跌打损伤可接骨消伤肿,止伤痛,软坚透骨, 治骨梗卡喉。除此之外,醋又称苦酒,有散瘀止血、解毒杀虫之功,诸药用醋调制可增强诸药 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止痛消剌的功效。 将本专利技术的药物临床用于治疗骨质增生和手足杂剌,效果非常明显临床观察的 56例患者中,用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显效率达到了 100%;其中有49例病人用药 一周后症状全无,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种治疗骨质增生及手足杂剌的外用药,由下述中药材制成白芍3重量份、川芎 3重量份、凤仙5重量份。制备方法按重量份取各中药材研成细末,过120目筛,加醋使药末充分浸润后摊于胶带上即成外用贴剂。 实施例2 —种治疗骨质增生及手足杂剌的外用药,由下述中药材制成白芍5重量份、川芎 5重量份、凤仙20重量份。 制备方法按重量份取各中药材研成细末,过130目筛,加醋使药末充分浸润后摊于胶带上即成外用贴剂。 实施例3 —种治疗骨质增生及手足杂剌的外用药,由下述中药材制成白芍7重量份、川芎 4重量份、凤仙10重量份。制备方法按重量份取各中药材研成细末,过150目筛,加醋使药末充分浸润后摊于胶带上即成外用贴剂。 实施例4 —种治疗骨质增生及手足杂剌的外用药,由下述中药材制成白芍6重量份、川芎 7重量份、凤仙16重量份。 制备方法按重量份取各中药材研成细末,过160目筛,加醋使药末充分浸润后摊 于胶带上即成外用贴剂。下面结合典型病例对本专利技术外用药的疗效做进一步说明 病例1 王某,男,45岁,河南省某热电厂职工,患腰椎骨质增生多年,经多方治疗却无明显 效果。后试用实施例1之贴剂,每日贴5 8小时,连续用药1周后疼痛消失,活动自如。 病例2 刘某,男,58岁,河南省南乐县人,患足关节增生(足部骨剌)4年有余,经中西药物 治疗后效果均不理想。于2009年6月份改用实施例2之贴剂治疗,每日5 8小时,连用 一周左右已无明显疼痛。患者因恐其复发,继续用药三日,后自觉无异常,至今关节活动自 如,获愈。 病例3 李某,女,42岁,河南省南乐县人,指端于2008年7月生出凸粒,表层部露出许多的 黑剌,用小刀削去角质层可见点状出血,诊断为手足杂剌,在村医疗所诊断时被建议手术切 除。患者因畏其痛苦,遂尝试使用实施例3之贴剂治疗。首次用药2小时后患处疼痛减轻, 隔日又用药一次(2小时)而获愈,追访三月未见复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及手足杂刺的外用药,其特征是,所述外用药由下述中药材制成:白芍、川芎、凤仙。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及手足杂刺的外用药,其特征是,所述外用药由下述中药材制成白芍、川芎、凤仙。2. 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骨质增生及手足杂剌的外用药,其特征是,各味中药材的用量分别为白芍3 7重量份、川芎3 7重量份、凤仙5 20重量份。3. 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奇,
申请(专利权)人:王瑞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