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卡充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7852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定位卡充电柜,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电连接显示模块和充电模块,显示模块和充电模块设置于外壳表面,充电模块电连接显示模块;外壳与充电模块等高处设置有一体成型的隔板,隔板呈波浪状,隔板相邻两个波峰之间装嵌充电模块,波谷处装嵌有显示模块;外壳底部设置有防滑座,防滑座的面积大于外壳底部面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定位卡置于波浪形外壳内,使得外壳遭受碰撞时,不会对充电卡造成影响,外壳底部设置大面积防滑垫,增强充电柜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定位卡充电柜,特别涉及一种定位卡充电柜。


技术介绍

1、智能终端的功能越来越丰富,智能终端的电池续航能力却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例如定位卡需要经常进行充电且通常同时对若干个定位卡进行充电,因此,定位卡充电柜需要有足够多的充电装置满足定位卡同时充电的需求。

2、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若干个充电装置对定位卡进行充电,但是定位卡插入充电装置后,通常会露出于壳体,当频繁更换定位卡进行充电时,容易对正在充电的定位卡造成物理性损伤,充电柜通常截面积相等,置于地面时容易发生倾倒的情况。存在不能防止充电设备被外物碰撞,不能增强柜体稳定性的问题。

3、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层叠式共享移动电源充电柜”,其公告号:cn214475303u,其申请日:2021年01月18日,该技术包括柜体主机和多个充电柜单元,各充电柜单元层叠设置于柜体主机下侧;充电柜单元包括外壳以及卡座,卡座的表侧开设有多个电池仓,外壳设有多个仓口,卡座的两旁侧分别设有阀体安装板,卡座的背侧设有控制板以及多个弹出结构;阀体安装板上固定有多个电磁阀,控制板与各电磁阀连接,弹出结构包括定位件和弹出件,定位件与卡座固定连接,定位件和弹出件沿电池仓的长度方向弹性配合,结合电控锁紧以及板型推动的弹性推动结构,可放置多个移动电源,避免弹出移动电源时发生卡住的情况,并且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是存在不能防止充电设备被外物碰撞,不能增强柜体稳定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不能防止充电设备被外物碰撞,不能增强柜体稳定性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定位卡充电柜,通过将定位卡置于波浪形外壳内,使得外壳遭受碰撞时,不会对充电卡造成影响,外壳底部设置大面积防滑垫,增强充电柜稳定性。

2、以下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定位卡充电柜,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电连接显示模块和充电模块,显示模块和充电模块设置于外壳表面,充电模块电连接显示模块。

3、本方案中,在外壳内部设置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电连接显示模块和每一个充电模块,电源模块分别给显示模块和充电模块提供电力支持。将定位卡置于充电模块内,通过电源模块对定位卡进行充电。充电模块与显示模块电连接,在充电模块与定位卡接触并电连接后,显示模块显示定位卡信息。能够能批量对定位卡进行充电,从而解决了采用单卡单充模式时造成的充电时间不统一的问题。

4、作为优选,外壳与充电模块等高处设置有一体成型的隔板,隔板呈波浪状,隔板相邻两个波峰之间装嵌充电模块,波谷处装嵌有显示模块。

5、本方案中,将定位卡置于隔板两个波峰之间进行充电,通过隔板对定位卡进行保护,采用波浪形外壳设计,使得定位卡不会暴露出外壳,使得外壳遭受碰撞时,不会对充电卡造成影响;在保护的同时,可通过隔板的波谷取出定位卡,不会造成使用不便的影响。

6、作为优选,外壳底部设置有防滑座,防滑座的面积大于外壳底部面积。

7、本方案中,外壳采用不锈钢结构,外壳底部设置有防滑座,防滑座呈圆形或矩形,且防滑座的面积大于外壳底部面积,便于提高充电柜的稳定性。

8、作为优选,充电模块在隔板之间矩阵排设,每个矩阵行设置8个充电模块。

9、本方案中,充电模块的数量为48时,充电模块呈8×6矩阵排设;充电模块的数量为64时,充电模块呈8×8矩阵排设,即每列设置8个充电模块,根据充电模块的数量设置对应的行数。能够有效利用空间,使得在有限的空间内设置较多的充电模块,提高外壳空间利用率。

10、作为优选,充电模块的充电槽设置于外壳的两个波峰之间,充电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接口。

11、本方案中,将充电模块置于波峰之间,能够一定程度上起到防尘效果,当定位卡置于充电模块内充电时,波峰的高度大于定位卡的露出的高度,使得定位卡不会暴露出外壳,使得外壳遭受碰撞时,不会对充电卡造成影响。

12、作为优选,显示模块的显示屏置于外壳表面且显示屏的高度大于充电模块的高度,显示模块的状态灯设置于隔板波谷处。

13、本方案中,在充电模块上部设置显示模块,便于对定位卡的充电和观察,将状态灯置于充电模块附近,便于查看指定定位卡的充电情况。

14、作为优选,电源模块的输入接口与电源插座电连接,若干个电源模块的输出接口分别电连接显示模块和充电模块,且输出接口的数量等于充电模块的数量。

15、作为优选,外壳内设置有读卡模块,读卡模块电连接电源模块和显示模块。

16、本方案中,当定位卡贴附在读卡模块上时,读卡模块读取定位卡信息并将定位卡信息传输给显示模块来显示。读卡模块可以是读卡器。

17、作为优选,外壳表面设置有置物模块,置物模块的旋转门一侧通过转轴连接外壳,旋转门的另一侧安装有磁吸条,置物盘设置于外壳内部。

18、本方案中,外壳表面还设置有置物模块,置物模块位于充电模块下部。置物模块包括旋转门、磁吸条和置物盘,旋转门一侧通过转轴连接外壳,旋转门的另一侧安装有磁吸条,旋转门通过磁吸条吸附于外壳,打开旋转门后可看到置物盘,置物盘整体设置于外壳内部。

19、作为优选,读卡模块与显示模块之间通过rs232接口进行数据交互传输。

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1、1、能批量对定位卡进行充电,从而解决了采用单卡单充模式时造成的充电时间不统一的问题;

22、2、防滑座面积大于外壳底部面积,增强了充电柜的稳定性;

23、3、采用波浪形外壳设计,使得定位卡不会暴露出外壳,使得外壳遭受碰撞时,不会对充电卡造成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位卡充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电连接显示模块和充电模块,显示模块和充电模块设置于外壳表面,充电模块电连接显示模块;外壳与充电模块等高处设置有一体成型的隔板,隔板呈波浪状,隔板相邻两个波峰之间装嵌充电模块,波谷处装嵌有显示模块;外壳底部设置有防滑座,防滑座的面积大于外壳底部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卡充电柜,其特征在于,充电模块在隔板之间矩阵排设,每个矩阵行设置8个充电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卡充电柜,其特征在于,充电模块的充电槽设置于外壳的两个波峰之间,充电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卡充电柜,其特征在于,显示模块的显示屏置于外壳表面且显示屏的高度大于充电模块的高度,显示模块的状态灯设置于隔板波谷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卡充电柜,其特征在于,电源模块的输入接口与电源插座电连接,若干个电源模块的输出接口分别电连接显示模块和充电模块,且输出接口的数量等于充电模块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卡充电柜,其特征在于,外壳内设置有读卡模块,读卡模块电连接电源模块和显示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卡充电柜,其特征在于,外壳表面设置有置物模块,置物模块的旋转门一侧通过转轴连接外壳,旋转门的另一侧安装有磁吸条,置物盘设置于外壳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定位卡充电柜,其特征在于,读卡模块与显示模块之间通过RS232接口进行数据交互传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卡充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电连接显示模块和充电模块,显示模块和充电模块设置于外壳表面,充电模块电连接显示模块;外壳与充电模块等高处设置有一体成型的隔板,隔板呈波浪状,隔板相邻两个波峰之间装嵌充电模块,波谷处装嵌有显示模块;外壳底部设置有防滑座,防滑座的面积大于外壳底部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卡充电柜,其特征在于,充电模块在隔板之间矩阵排设,每个矩阵行设置8个充电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卡充电柜,其特征在于,充电模块的充电槽设置于外壳的两个波峰之间,充电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卡充电柜,其特征在于,显示模块的显示屏置于外壳表面且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忠李荣焕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东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