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设计,具体涉及一种带延时控制模块的电荷泵电路。
技术介绍
1、现代通信系统中的锁相环在保证时钟同步和频率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电荷泵作为锁相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主要负责产生稳定的参考电压或电流,其性能与杂散问题密切相关。传统的应用于锁相环的电荷泵在一些情况下存在两个主要缺陷:输出电流脉冲导致vco输出端产生杂散信号,电源上的电流脉冲导致电源电压抖动较大,这些缺陷限制了电荷泵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如图1、图2所示。
2、传统电荷泵在每个参考时钟周期输出脉冲宽度窄,电流幅度大的电流脉冲,这些电流脉冲与锁相环参考频率相同,且在频域中包含较多的谐波,而这些谐波可能导致锁相环输出端产生较多的杂散信号,如图3所示。
3、电荷泵电路作为电源的负载,其工作时输出的如上所述的窄脉冲宽度、高幅度电流脉冲,将可能导致电源上产生较大的电压抖动。
4、综上所述,为了尽量消除传统电荷泵的谐波数多、电源抖动大这两个缺陷,需要进行优化设计和技术改进。通过减少谐波成分、降低电源抖动,以确保电荷泵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性能表现,从而更好地满足锁相环等应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延时控制模块的电荷泵电路。
2、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带延时控制模块的电荷泵电路,包括:
4、四级并联电荷泵单元,用于对所述带延时控制模块的电荷泵电路进行分流;
5、多个结构相同的延时控制模块,用于与上一级延时控制模块输出的脉冲相累加,完成每一级的延时控制。
6、进一步的,所述四级并联电荷泵单元包括第一电荷泵单元cp1、第二电荷泵单元cp2、第三电荷泵单元cp3和第四电荷泵单元cp4,所述第一电荷泵单元的输入端与上一级电路结构pfd的输出信号upn和dnp相连接,第二电荷泵单元cp2、第三电荷泵单元cp3和第四电荷泵单元cp4的输入端与所述延时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荷泵单元cp1的输出端i1、第二电荷泵单元cp2的输出端i2、第三电荷泵单元cp3的输出端i3和第四电荷泵单元cp4的输出端i4相接并汇总于i,同时与下一级电路结构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
8、进一步的,所述延时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延时控制模块、第二延时控制模块和第三延时控制模块,其中,第一延时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上一级电路结构pfd的输出信号upn和dnp相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荷泵单元cp2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延时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一延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荷泵单元的cp3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三延时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延时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电荷泵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延时控制模块包括第一pmos管、第一nmos管、第二pmos管、第二nmos管、电阻r、多个开关和同或门,其中:
10、第一pmos管源极接vdd,漏极与第一nmos管漏极相连,栅极与第一nmos管栅极相连;第一nmos管源极接地;第二pmos管源极接vdd,漏极与第二nmos管漏极相连,栅极与第二nmos管栅极相连;第二nmos管源极接地;第一开关sw1、电阻r、电容c依次串联,电容c接地;第二开关接于a点和b点之间;第三开关sw2接于b点和c点之间;第四开关一侧接于c点,另一侧接地;第一开关sw1一侧为延时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电荷泵前一级电路结构pfd的输出端信号相连。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关sw1一侧的延时控制模块输入信号a和输出信号b共同接入一个同或门。
1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通过在pfd和cp之间引入延时控制模块,该模块能够记录pfd输出的脉冲宽度,并使得该宽度成为下一级cp输出前的延时宽度。在四级电荷泵单元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得原本在短时间内输出大电流的结果变为在较长时间内输出较小电流的结果,并保持电荷泵输入至输出的增益不变,从而达到降低电源抖动和减小谐波数的目的,进而减小了杂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延时控制模块的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延时控制模块的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级并联电荷泵单元包括第一电荷泵单元CP1、第二电荷泵单元CP2、第三电荷泵单元CP3和第四电荷泵单元CP4,所述第一电荷泵单元的输入端与上一级电路结构PFD的输出信号UPN和DNP相连接,第二电荷泵单元CP2、第三电荷泵单元CP3和第四电荷泵单元CP4的输入端与所述延时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延时控制模块的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荷泵单元CP1的输出端i1、第二电荷泵单元CP2的输出端i2、第三电荷泵单元CP3的输出端i3和第四电荷泵单元CP4的输出端i4相接并汇总于I,同时与下一级电路结构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延时控制模块的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延时控制模块、第二延时控制模块和第三延时控制模块,其中,第一延时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上一级电路结构PFD的输出信号UPN和DNP相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荷泵单元CP2的输入端相连接;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延时控制模块的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控制模块包括第一PMOS管、第一NMOS管、第二PMOS管、第二NMOS管、电阻R、多个开关和同或门,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延时控制模块的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SW1一侧的延时控制模块输入信号A和输出信号B共同接入一个同或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延时控制模块的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延时控制模块的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级并联电荷泵单元包括第一电荷泵单元cp1、第二电荷泵单元cp2、第三电荷泵单元cp3和第四电荷泵单元cp4,所述第一电荷泵单元的输入端与上一级电路结构pfd的输出信号upn和dnp相连接,第二电荷泵单元cp2、第三电荷泵单元cp3和第四电荷泵单元cp4的输入端与所述延时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延时控制模块的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荷泵单元cp1的输出端i1、第二电荷泵单元cp2的输出端i2、第三电荷泵单元cp3的输出端i3和第四电荷泵单元cp4的输出端i4相接并汇总于i,同时与下一级电路结构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延时控制模块的电荷泵电路,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婷婷,宋烨曦,雷钰龙,张良梁,丁川,马涛,汪波,张柯,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铱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