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单原子铜基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3758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原子铜基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生物相容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单原子铜纳米颗粒分散液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制得二氧化锰包裹的单原子铜纳米颗粒;将二氧化锰包裹的单原子铜纳米颗粒制成分散液后滴加功能化聚乙二醇溶液,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制得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单原子铜基纳米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得的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和生物安全性,能够消除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产生的过量氧自由基,缓解缺血再灌注损伤部位的氧化应激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相容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单原子铜基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血液供应不足会导致组织缺氧进而造成损伤,而缺血再灌注则是在缺血组织中恢复供血后出现的损伤情况,主要是由于恢复供血后活性氧增多造成组织的损伤,多发于创伤性休克、外科手术、器官移植和血栓等血液循环障碍时,主要包括由缺血引起的组织或器官损伤和血液恢复引起的再灌注损伤两个过程,与脑卒中、心梗、肝移植、急性肾损伤等高死亡率疾病密切相关。

2、在组织缺血时导致抗氧化酶的合成能力下降,不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导致活性氧增加,在再灌注过程中,缺血组织获得大量氧气,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大量堆积的氧自由基导致的氧化应激损伤是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3、在临床上可以通过药物预处理,利用某些活性物质的直接或间接的药理作用来达到类似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以增强组织或细胞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从而减轻损伤,例如可以给予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等低分子自由基清除剂,过氧化氢酶、超过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酶等酶型自由基清除剂。由于纳米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原子铜基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向单原子铜纳米颗粒分散液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搅拌反应后分离,制得二氧化锰包裹的单原子铜;将二氧化锰包裹的单原子铜制成分散液后滴加功能化聚乙二醇溶液搅拌反应后分离,制得单原子铜基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单原子铜纳米颗粒分散液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时,所述高锰酸钾溶液中的高锰酸钾与所述单原子铜纳米颗粒分散液中的单原子铜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1.2-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原子铜纳米颗粒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碱性溶液中,乙酰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原子铜基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向单原子铜纳米颗粒分散液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搅拌反应后分离,制得二氧化锰包裹的单原子铜;将二氧化锰包裹的单原子铜制成分散液后滴加功能化聚乙二醇溶液搅拌反应后分离,制得单原子铜基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单原子铜纳米颗粒分散液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时,所述高锰酸钾溶液中的高锰酸钾与所述单原子铜纳米颗粒分散液中的单原子铜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1.2-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原子铜纳米颗粒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碱性溶液中,乙酰丙酮铜与盐酸多巴胺聚合反应后煅烧制得单原子铜纳米颗粒,将所述单原子铜纳米颗粒分散于溶剂中制得单原子铜纳米颗粒分散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单原子铜纳米颗粒分散液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搅拌反应后分离的过程中,包括:在搅拌状态下,向单原子铜纳米颗粒分散液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滴加结束后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沉淀并洗涤干燥。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洪波林彩诗艾永建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