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冷凝水回收,具体涉及一种冷凝水处理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1、硫酸法钛白粉的生产过程中,中间产物硫酸氧钛溶液需要通过低温蒸发来增加浓度,以满足工艺要求,目前,我国钛白行业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的单效升膜式真空蒸发设备进行浓缩,该设备平均每生产1吨钛白粉产品需要消耗2.0-3.0吨0.3mpa饱和蒸汽,由于在常压状态下钛液的沸点在104-114℃左右,而钛液本身在80℃以上就会水解,如果在常压状态下高温加热蒸发,钛液就会发生早期水解而生成胶体微粒悬浮于钛液中,造成沉降和压滤的困难,最终影响钛白粉的质量和产量,因此为了避免早期水解,钛液的浓缩必须在真空状态下进行;因为单效浓缩是采用125-138℃的生蒸汽,容易造成钛液的局部过热,因此一般会采用多级预热的模式首先对稀钛液进行预热,从而使稀钛液的温度稳定的逐步上升,传统的预热过程中产生的浓缩冷凝水可进行回收利用,用于通入二洗供水槽从而对为二次洗涤槽以及二洗压滤机供水,但是由于浓缩冷凝水的水温较高,而偏钛酸的水洗要求温度不能过高,因此假如直接采用浓缩冷凝器中排出的冷凝水会导致不能符合水洗的温度,并且由于浓缩冷凝环节与偏钛酸水洗的环节步调不一致,因此直接采用浓缩冷凝环节排出的冷凝水可能会存在水流量和水压出现波动的问题,不能很好的掌控冷凝水的流速和水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凝水处理回收系统,浓缩冷凝器的内部排出的冷凝水依次可以流入一级热水槽、二级热水槽以及三级热水槽中,最后流入浓缩冷凝回水槽,由于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冷凝水处理回收系统,包括浓缩冷凝器,所述浓缩冷凝器的出液口依次管道连通有一级热水槽、二级热水槽以及三级热水槽,所述一级热水槽、二级热水槽以及三级热水槽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温度计、第二温度计以及第三温度计,所述一级热水槽以及三级热水槽分别管道连通有浓缩冷凝水回水槽,所述浓缩冷凝水回水槽通过管道连通有二洗供水槽。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浓缩冷凝器的内部排出的冷凝水依次可以流入一级热水槽、二级热水槽以及三级热水槽中,最后流入浓缩冷凝回水槽,由于二洗供水槽要求洗水的温度不能过高,因此在一级热水槽、二级热水槽以及三级热水槽设有便于监测水温的第一温度计、第二温度计以及第三温度计,当浓缩冷凝器的内部排出冷凝水时,此时温度最高,排入一级热水槽中,一级热水槽装满后,排入二级热水槽,二级热水槽装满后,排入三级热水槽,即三级热水槽内部的水是水温最低的,浓缩冷凝回水槽优先调用三级热水槽中的冷凝水,三级热水槽可以对冷凝水进行储存,既避免了水压和水流量产生波动,并且在储存的过程中,温度会相应降低到符合要求的温度以下;由于浓缩冷凝工序与偏钛酸洗涤工序的进度以及速度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当浓缩冷凝工序停止的时候,一级热水槽中不会有新的冷凝水注入,在一级热水槽没有加满的情况下,一级热水槽中的水就不会排入三级热水槽中,三级热水槽就是闲置的,热水直接从一级热水槽中排入浓缩冷凝回水槽。
5、优选的,所述浓缩冷凝器与所述一级热水槽之间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导率仪以及第二阀门。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导率仪便于测定有无钛液的泄露,假如有钛液的泄露,第二阀门关闭,避免了带有泄露钛液的冷凝水排入一级热水槽造成污染。
7、优选的,所述一级热水槽与所述二级热水槽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导率仪。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导率仪便于测定有无钛液的泄露,由于第一电导率仪的测定可能出现误差,无法准确测得钛液泄露的情况,因此假如第二电导率仪测得有钛液泄露的时候,可及时避免一级热水槽内部的污染液体输入二级热水槽。
9、优选的,所述一级热水槽的出液端还管道连通有浓缩冷凝器,所述一级热水槽的出液端与浓缩冷凝器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浓缩冷凝器需要将水加热进行循环冷凝的工作,因此优先调用刚从浓缩冷凝器内部排出的冷凝水即一级热水槽内部的冷凝水,更加便于利用冷凝水的热量。
11、优选的,所述二洗供水槽上设置有第四温度计。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温度计便于实时监控二洗供水槽内部的温度,避免其内部的温度过高。
13、优选的,所述三级热水槽与所述浓缩冷凝水回水槽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14、优选的,所述浓缩冷凝回水槽与所述二洗供水槽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四阀门。
15、优选的,所述一级热水槽、二级热水槽、三级热水槽、浓缩冷凝水回水槽以及二洗供水槽的进液口均设置于槽体的底部,所述一级热水槽、二级热水槽、三级热水槽、浓缩冷凝水回水槽以及二洗供水槽的出液口均设置于槽体的上部。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进液的温度要高于出液的温度,并且高温的液体在水槽中是处于上升的状态,因此将进液口设置于槽体的底部可使整个水槽中的热水和冷水出现扰动,使整个水槽中的水温更加均匀。
17、优选的,所述第一温度计、第二温度计以及第三温度计分别设置有多个,分别均匀布设于一级热水槽、二级热水槽以及三级热水槽上,数个所述第一温度计、第二温度计(10)以及第三温度计分别电连接有控制器。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温度计、第二温度计以及第三温度计分别将监测到的温度通过电信号实时传输至控制器,从而便于控制器实时监控一级热水槽、二级热水槽以及三级热水槽上各个部位的温度,同一个热水槽上的温度可能不够均匀,设置多个温度计便于精确监控各个热水槽内部热水的均匀程度,从而综合对冷凝水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测算,避免了冷凝水通入浓缩冷凝水回水槽时的温度误差较大产生波动。
1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0、1.浓缩冷凝器的内部排出的冷凝水依次可以流入一级热水槽、二级热水槽以及三级热水槽中,最后流入浓缩冷凝回水槽,由于二洗供水槽要求洗水的温度不能过高,因此在一级热水槽、二级热水槽以及三级热水槽设有便于监测水温的第一温度计、第二温度计以及第三温度计,当浓缩冷凝器的内部排出冷凝水时,此时温度最高,排入一级热水槽中,一级热水槽装满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水处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浓缩冷凝器(1),所述浓缩冷凝器(1)的出液口依次管道连通有一级热水槽(2)、二级热水槽(3)以及三级热水槽(4),所述一级热水槽(2)、二级热水槽(3)以及三级热水槽(4)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温度计(9)、第二温度计(10)以及第三温度计(11),所述一级热水槽(2)以及三级热水槽(4)分别管道连通有浓缩冷凝水回水槽(5),所述浓缩冷凝水回水槽(5)通过管道连通有二洗供水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水处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冷凝器(1)与所述一级热水槽(2)之间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导率仪(7)以及第二阀门(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水处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热水槽(2)与所述二级热水槽(3)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导率仪(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水处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热水槽(2)的出液端还管道连通有浓缩冷凝器(1),所述一级热水槽(2)的出液端与浓缩冷凝器(1)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3)。
5.根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水处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热水槽(4)与所述浓缩冷凝水回水槽(5)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水处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冷凝回水槽与所述二洗供水槽(6)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四阀门(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水处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热水槽(2)、二级热水槽(3)、三级热水槽(4)、浓缩冷凝水回水槽(5)以及二洗供水槽(6)的进液口均设置于槽体的底部,所述一级热水槽(2)、二级热水槽(3)、三级热水槽(4)、浓缩冷凝水回水槽(5)以及二洗供水槽(6)的出液口均设置于槽体的上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水处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计(9)、第二温度计(10)以及第三温度计(11)分别设置有多个,分别均匀布设于一级热水槽(2)、二级热水槽(3)以及三级热水槽(4)上,数个所述第一温度计(9)、第二温度计(10)以及第三温度计(11)分别连接有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水处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浓缩冷凝器(1),所述浓缩冷凝器(1)的出液口依次管道连通有一级热水槽(2)、二级热水槽(3)以及三级热水槽(4),所述一级热水槽(2)、二级热水槽(3)以及三级热水槽(4)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温度计(9)、第二温度计(10)以及第三温度计(11),所述一级热水槽(2)以及三级热水槽(4)分别管道连通有浓缩冷凝水回水槽(5),所述浓缩冷凝水回水槽(5)通过管道连通有二洗供水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水处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冷凝器(1)与所述一级热水槽(2)之间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导率仪(7)以及第二阀门(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水处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热水槽(2)与所述二级热水槽(3)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导率仪(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水处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热水槽(2)的出液端还管道连通有浓缩冷凝器(1),所述一级热水槽(2)的出液端与浓缩冷凝器(1)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三良,张涛,彭晓宇,王国锋,
申请(专利权)人:龙佰襄阳钛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