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器以及卫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7448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8
本技术属于新型功能材料致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驱动器以及卫星。驱动器包括壳体、输出件以及驱动单元,输出件能够相对壳体滑动,壳体与输出件之间设置有至少两组相互串联的驱动单元,每组驱动单元均包括记忆合金组件,每组记忆合金组件产生的形变均能够转化为输出件相对壳体的滑动,且每组驱动单元在记忆合金组件发生形变时的移动方向均相同。本技术提供的驱动器结构紧凑,操作简单,能够对驱动器的输出的位移进行多级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型功能材料致动,尤其涉及一种驱动器以及卫星


技术介绍

1、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材料是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新兴功能材料,主要有ti-ni基、铜基和铁基三大类,这类合金在塑性变形后,加热到相变温度可恢复变形前的形状。其中,ti-ni合金是性能最为稳定、应用最广的形状记忆合金,也是最早进入工业应用阶段的形状记忆合金。该形状记忆合金在温度驱动下具有高达4-6%的恢复应变和高达200mpa以上的恢复应力。利用ti-ni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可制成多种致动器,其功重比(输出功与致动器重量之比)高于电动机、气动和液压系统。同时,还具有运行噪声小,抗冲击性能良好,低电压驱动控制等优点,因而ti-ni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和潜力。

2、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应用于直线驱动器中,但是该驱动器的驱动行程由于记忆合金聚合物的最大形变量影响,导致驱动行程较小,且无法做到对其驱动行程进行控制。

3、因此,亟需提出一种驱动器以及卫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器以及卫星,结构紧凑,操作简单,能够对驱动器的输出的位移进行多级控制。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壳体;

4、输出件,能够相对所述壳体滑动;

5、驱动单元,所述壳体与所述输出件之间设置有至少两组相互串联的所述驱动单元,每组所述驱动单元均包括记忆合金组件,每组所述记忆合金组件产生的形变均能够转化为所述输出件相对所述壳体的滑动,且每组所述驱动单元在所述记忆合金组件发生形变时的移动方向均相同。

6、作为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连接部,每组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与所述记忆合金组件一一对应设置的移动件,至少两组所述移动件相互串联的设置于所述驱动单元中,距离所述连接部最近的所述移动件通过与其对应的所述记忆合金组件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每相邻两个所述移动件之间均对应至少一个所述记忆合金组件,距离所述连接部最远的所述移动件与所述输出件相连接,以使所述输出件能够相对所述壳体滑动。

7、作为优选地,每个所述移动件上均设置有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每相邻两个所述移动件均能够对应一个第一滑块与一个第一滑槽,每个所述第一滑块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均滑动连接;和/或

8、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滑块,距离所述第二滑块最近的所述移动件的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和/或

9、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滑槽,距离所述第二滑槽最近的所述移动件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10、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滑槽沿对应的所述移动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滑槽以及所述第二滑槽的开口均为缩口状。

11、作为优选地,所述驱动器还包括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以及距离所述连接部最远的所述移动件。

12、作为优选地,每个所述移动件均呈筒状结构,距离所述连接部最近的所述移动件内设置有空腔,与其对应的所述记忆合金组件设置于所述空腔中,其余的所述移动件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逐层套设于距离所述连接部最近的所述移动件外。

13、作为优选地,每相邻两个所述移动件之间有多个沿所述驱动器的中心轴线呈圆周阵列设置的所述记忆合金组件。

14、作为优选地,所述复位组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复位组件沿所述驱动器的中心轴线呈圆周阵列设置。

15、作为优选地,所述驱动器包括激发单元,所述激发单元能够分别向每组所述驱动单元传递能量,以使每组所述记忆合金组件发生形变。

16、作为优选地,卫星包括驱动器以及待驱动件,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待驱动件,所述待驱动件为解锁装置或太阳帆板。

17、有益效果:

18、本技术通过对驱动器的改进设计,设置至少两组相互串联的驱动单元,且每组驱动单元在记忆合金组件发生形变时的移动方向均相同,增加了输出件的输出行程,并通过记忆合金组件的形变带动对应的驱动单元移动,并转化为输出件相对壳体的滑动,从而实现带动输出件使其能够输出行程,通过使不同数量的驱动单元发生形变从而实现对输出件的输出行程进行多级控制,以提高本驱动器的通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连接部(11),每组所述驱动单元(3)还包括与所述记忆合金组件(31)一一对应设置的移动件(32),至少两组所述移动件(32)相互串联的设置于所述驱动单元(3)中,距离所述连接部(11)最近的所述移动件(32)通过与其对应的所述记忆合金组件(31)与所述连接部(11)相连接,每相邻两个所述移动件(32)之间均对应至少一个所述记忆合金组件(31),距离所述连接部(11)最远的所述移动件(32)与所述输出件(2)相连接,以使所述输出件(2)能够相对所述壳体(1)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移动件(32)上均设置有第一滑块(321)与第一滑槽(322),每相邻两个所述移动件(32)均能够对应一个第一滑块(321)与一个第一滑槽(322),每个所述第一滑块(321)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322)均滑动连接;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322)沿对应的所述移动件(3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滑槽(322)以及所述第二滑槽的开口均为缩口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还包括复位组件(4),所述复位组件(4)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1)以及距离所述连接部(11)最远的所述移动件(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移动件(32)均呈筒状结构,距离所述连接部(11)最近的所述移动件(32)内设置有空腔,与其对应的所述记忆合金组件(31)设置于所述空腔中,其余的所述移动件(32)向远离所述连接部(11)的方向逐层套设于距离所述连接部(11)最近的所述移动件(32)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所述移动件(32)之间有多个沿所述驱动器的中心轴线呈圆周阵列设置的所述记忆合金组件(3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4)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复位组件(4)沿所述驱动器的中心轴线呈圆周阵列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激发单元(5),所述激发单元(5)能够分别向每组所述驱动单元(3)传递能量,以使每组所述记忆合金组件(31)发生形变。

10.卫星,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器以及待驱动件,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待驱动件,所述待驱动件为解锁装置或太阳帆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连接部(11),每组所述驱动单元(3)还包括与所述记忆合金组件(31)一一对应设置的移动件(32),至少两组所述移动件(32)相互串联的设置于所述驱动单元(3)中,距离所述连接部(11)最近的所述移动件(32)通过与其对应的所述记忆合金组件(31)与所述连接部(11)相连接,每相邻两个所述移动件(32)之间均对应至少一个所述记忆合金组件(31),距离所述连接部(11)最远的所述移动件(32)与所述输出件(2)相连接,以使所述输出件(2)能够相对所述壳体(1)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移动件(32)上均设置有第一滑块(321)与第一滑槽(322),每相邻两个所述移动件(32)均能够对应一个第一滑块(321)与一个第一滑槽(322),每个所述第一滑块(321)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322)均滑动连接;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322)沿对应的所述移动件(3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滑槽(322)以及所述第二滑槽的开口均为缩口状。

5.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黄三玻倪家伟蔡胜豆查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馥昶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