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TC加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7329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PTC加热机构,属于换热技术领域。PTC加热机构包括多个PTC加热体、翅片式散热体和辐射体;多个PTC加热体并排布置且夹设于对称布置的两个翅片式散热体之间;辐射体连接于翅片式散热体,辐射体具有辐射面,辐射面与翅片式散热体的空气流出方向位于同一侧。该PTC加热机构的换热路径包括热对流和热辐射,利于提升换热时效,促进热即时性,提升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特别涉及一种ptc加热机构。


技术介绍

1、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加热器具有热阻小、换热效率高等优点,通常被用于多种加热场景,例如,空调器等空气加热设备。

2、相关技术中,一种ptc加热机构包括多个ptc加热体和翅片式散热器,多个ptc加热体依次并排布置且夹设于对称布置的两个翅片式散热器之间,利用翅片式散热器来将ptc加热体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空气。

3、然而,相关技术提供的ptc加热机构,需通过空气对流实现换热,使其通过气流循环来对空间的冷空气进行换热,这使得换热具有时延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ptc加热机构,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ptc加热机构,所述ptc加热机构包括多个ptc加热体、翅片式散热体和辐射体;

4、所述多个ptc加热体并排布置且夹设于对称布置的两个所述翅片式散热体之间;

5、所述辐射体连接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所述辐射体具有辐射面,所述辐射面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的空气流出方向位于同一侧。

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辐射面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的空气流出端之间的夹角θ,θ的取值范围满足,0°≤θ<90°;

7、和/或,所述辐射面的形状包括平面、锯齿面、波浪面、凹凸面中的至少一种。

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辐射面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的空气流出端在所述ptc加热机构的出风侧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合或者部分重合。

9、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辐射面围设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的空气流出端的外缘。

10、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辐射体的形状包括平板、弯折板、弧形板中的至少一种。

1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辐射体包括基体和热辐射层,所述热辐射层层叠布置于所述基体的表面,所述热辐射层提供所述辐射面。

1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辐射体为平板状,所述辐射体连接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的空气流出端的外侧;

13、所述辐射面为平面且沿着平行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的空气流出端的方向延伸。

1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辐射体具有第一容置腔,所述辐射体通过所述第一容置腔套设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的空气流出端的外侧。

1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辐射面的面积为s1,所述翅片式散热体的对流面积为s2,满足s1大于s2。

1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tc加热机构包括一个或多个ptc加热单元,所述ptc加热单元包括两个所述辐射体,两个所述辐射体分别与两个所述翅片式散热体一一对应;

17、每一所述辐射体连接于相应的所述翅片式散热体。

1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tc加热机构还包括传热体,所述传热体连接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的外侧且与所述辐射体相接触;

19、所述传热体被配置为,能够将来自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热量传递至所述辐射体。

20、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tc加热机构包括一个或多个ptc加热单元,所述ptc加热单元包括两个所述辐射体和两个所述传热体,两个所述辐射体、两个传热体、两个所述翅片式散热体彼此一一对应;

21、每一所述辐射体连接于相应的所述翅片式散热体,以及,每一所述传热体连接于相应的所述翅片式散热体的外侧且与相应的所述辐射体相接触。

2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热体具有第二容置腔,所述传热体通过所述第二容置腔套设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的外侧;

23、所述辐射体的与所述辐射面相对的表面与所述传热体的相应表面相接触。

2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热体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为s3,所述辐射体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为s4,满足s3大于s4;

25、和/或,

26、所述传热体与所述辐射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为s5,所述辐射体的与所述辐射面相对的表面的面积为s6,满足s5小于或等于s6。

2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2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ptc加热机构,包括ptc加热体、翅片式散热体和辐射体,多个ptc加热体并排布置且夹设于对称布置的两个翅片式散热体之间,使得翅片式散热体能够将ptc加热体产生的热量以对流方式传递至外部空间。由于辐射体连接于翅片式散热体,使得来自翅片式散热体的热量至少部分地能够由辐射体以热辐射方式传递至外部空间。可见,该ptc加热机构的换热路径包括热对流和热辐射,利于提升换热时效,促进热即时性,提升换热效率。另外,辐射体的辐射面与翅片式散热体的空气流出方向位于同一侧,使得被加热的空气能够由同一方向传递至外部空间,使其热空气的传输方向更为集中,这能够进一步提升换热时效和换热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TC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TC加热机构包括多个PTC加热体(1)、翅片式散热体(2)和辐射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面(31)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2)的空气流出端(21)之间的夹角θ,θ的取值范围满足,0°≤θ<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TC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面(31)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2)的空气流出端(21)在所述PTC加热机构的出风侧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合或者部分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TC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面(31)围设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2)的空气流出端(21)的外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体(3)的形状包括平板、弯折板、弧形板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体(3)包括基体(30)和热辐射层(32),所述热辐射层(32)层叠布置于所述基体(30)的表面,所述热辐射层(32)提供所述辐射面(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体(3)为平板状,所述辐射体(3)连接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2)的空气流出端(21)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体(3)具有第一容置腔(33),所述辐射体(3)通过所述第一容置腔(33)套设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2)的空气流出端(21)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面(31)的面积为S1,所述翅片式散热体(2)的对流面积为S2,满足S1大于S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TC加热机构包括一个或多个PTC加热单元,所述PTC加热单元包括两个所述辐射体(3),两个所述辐射体(3)分别与两个所述翅片式散热体(2)一一对应;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PTC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TC加热机构还包括传热体(4),所述传热体(4)连接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2)的外侧且与所述辐射体(3)相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PTC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TC加热机构包括一个或多个PTC加热单元,所述PTC加热单元包括两个所述辐射体(3)和两个所述传热体(4),两个所述辐射体(3)、两个传热体(4)、两个所述翅片式散热体(2)彼此一一对应;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PTC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体(4)具有第二容置腔(41),所述传热体(4)通过所述第二容置腔(41)套设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2)的外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PTC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体(4)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2)之间的接触面积为S3,所述辐射体(3)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2)之间的接触面积为S4,满足S3大于S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tc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tc加热机构包括多个ptc加热体(1)、翅片式散热体(2)和辐射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面(31)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2)的空气流出端(21)之间的夹角θ,θ的取值范围满足,0°≤θ<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tc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面(31)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2)的空气流出端(21)在所述ptc加热机构的出风侧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合或者部分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tc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面(31)围设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2)的空气流出端(21)的外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体(3)的形状包括平板、弯折板、弧形板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体(3)包括基体(30)和热辐射层(32),所述热辐射层(32)层叠布置于所述基体(30)的表面,所述热辐射层(32)提供所述辐射面(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体(3)为平板状,所述辐射体(3)连接于所述翅片式散热体(2)的空气流出端(21)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体(3)具有第一容置腔(33),所述辐射体(3)通过所述第一容置腔(33)套设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俊杰方枫仁张森铼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公牛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