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掘机驱动轮同件异层一次渗碳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7190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掘机驱动轮同件异层一次渗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加工采掘机驱动轮坯体;二、对采掘机驱动轮坯体进行一次渗碳,得到渗碳坯体;三、对渗碳坯体进行淬火,得到淬火坯体;四、将淬火坯体进行磨削,得到一次渗碳采掘机驱动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驱动齿的齿面留有淬火前余量,在采掘机驱动轮坯体的密封外圆处依次留有淬火前余量和渗碳前余量,一次渗碳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碳浓度梯度范围,在采掘机驱动轮坯体齿面形成渗碳层,并将密封外圆处渗碳后余量进行车削加工,通过淬火提高采掘机驱动轮的性能,最后在将驱动齿的齿面留有的余量进行磨削,得到只需通过一次渗碳就可得到齿面和密封外圆处不同硬化层深要求的采掘机驱动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采掘机驱动轮渗碳,具体涉及一种采掘机驱动轮同件异层一次渗碳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采掘机行走机构传动方式为开放式传动形式,受力(冲击)状态、使用工况复杂、恶劣,因此对其传动齿轮提出了更高的产品质量要求。

2、驱动轮为采掘机传动的关键部件,制造原材料选择优质低碳合金钢,并通过齿面渗碳、整体淬火热处理方式予以强化,同时因驱动轮结构形式要求,设计其齿面和回转密封处需要不同的有效硬化层分布,这就要求齿面硬化层3.6-4.5mm,密封处1.0-2.0mm,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驱动轮在第一次渗碳时对浅渗层要求处采用防渗碳涂料进行保护,待渗碳后进行机械式清除,此方法重点在于涂料的涂刷均匀性和淬火后涂料的清洁,涂料涂刷不均匀,会造成淬火后存在硬度软点或软带,降低淬火质量,并且淬火后由于高温烧结,较难彻底清除干净;二是在驱动轮第一次渗碳时对浅渗层要求处预留加工余量,待渗碳后车掉浅处渗碳层后再进行第二次渗碳的两次工艺方法,此种渗碳方法增加了不同车间的转序次数,延长了生产周期。

3、以上两种方法第二次渗碳均需结合第一次渗碳层层深、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掘机驱动轮同件异层一次渗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掘机驱动轮同件异层一次渗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驱动轮主体两端面分别设计有1个~2个吊装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掘机驱动轮同件异层一次渗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密封外圆处的宽度为15mm~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掘机驱动轮同件异层一次渗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齿面留有的淬火前余量为0.4mm~0.6mm,所述密封外圆处留有的淬火前余量和渗碳前余量总计为1.5mm~2.5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掘机驱动轮同件异层一次渗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掘机驱动轮同件异层一次渗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驱动轮主体两端面分别设计有1个~2个吊装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掘机驱动轮同件异层一次渗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密封外圆处的宽度为15mm~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掘机驱动轮同件异层一次渗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齿面留有的淬火前余量为0.4mm~0.6mm,所述密封外圆处留有的淬火前余量和渗碳前余量总计为1.5mm~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掘机驱动轮同件异层一次渗碳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春吴佩泽杨会武李长安贺飞龙李阳师磊朱科何悦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