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造楼机及建筑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的高层建筑施工方法一般由人工逐层搭建脚手架,并由人工现场拼接模板以形成浇筑模具,效率低下。为了提高建设效率,在本领域中逐渐采用爬模爬架代替传统的脚手架进行安全防护,但现有的爬模爬架仅能够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无法实现更多的功能来提高建设效率。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部分现有技术开发造楼机,但现有的造楼机由于结构较为复杂,导致造楼机自重较大,提升缓慢,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总生产成本远大于使用爬模爬架时的总生产成本,使得现有的造楼机无法被普及,建设效率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造楼机及建筑施工方法,降低造楼机使用成本并提高建筑物的建设效率。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造楼机,包括钢架平台、提升装置、爬升装置、功能设备和环绕建筑主体外部设置的防护架;
4、所述钢架平台与所述防护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造楼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架平台、提升装置、爬升装置、功能设备和环绕建筑主体外部设置的防护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楼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轨道和第一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造楼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轨道通过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防护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造楼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装置包括直线驱动组件、导轨、支撑架以及至少三个用于与建筑主体连接的附墙导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楼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架平台、提升装置、爬升装置、功能设备和环绕建筑主体外部设置的防护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楼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轨道和第一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造楼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轨道通过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防护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造楼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装置包括直线驱动组件、导轨、支撑架以及至少三个用于与建筑主体连接的附墙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松杏,张阳川,林宇鹏,罗炜,吴泽琛,周旭,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安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