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芯结构、变压器、微型逆变器和光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6868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磁芯结构、变压器、微型逆变器和光伏系统。磁芯结构包括多个原边绕线柱和一个副边绕线柱。每个原边绕线柱用于绕制原边绕组。副边绕线柱用于绕制副边绕组,多个原边绕线柱环绕副边绕线柱。如此,本技术的磁芯结构、变压器、微型逆变器和光伏系统中,多个原边绕线柱、原边绕组共用一个副边绕线柱、副边绕组,集成度高,可以减少磁性器件数量,减小尺寸,降低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压转换技术,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磁芯结构、变压器、微型逆变器和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1、为了节省连接件的使用,在一拖一微型逆变器(一个微型逆变器对应一个光伏组件)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拖多微型逆变器(一个微型逆变器对应多个光伏组件)。一拖多微型逆变器中的变压器是每一路都采用独立器件,导致磁性器件偏多,器件的尺寸和损耗较大,影响整机的尺寸及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磁芯结构、变压器、微型逆变器和光伏系统。

2、本技术的磁芯结构包括多个原边绕线柱和一个副边绕线柱,每个所述原边绕线柱用于绕制原边绕组;所述副边绕线柱用于绕制副边绕组,多个所述原边绕线柱环绕所述副边绕线柱。

3、本技术的磁芯结构中,多个原边绕线柱、原边绕组共用一个副边绕线柱、副边绕组,集成度高,可以减少磁性器件数量,减小尺寸,降低损耗。

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原边绕线柱与所述副边绕线柱之间具有谐振电感。

5、如此,可以通过谐振电感增强变压器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原边绕线柱与所述副边绕线柱之间设置有磁柱,所述谐振电感根据所述磁柱的气隙确定。

7、如此,可以在原边绕线柱与副边绕线柱之间设置磁柱,通过调整磁柱的气隙,从而得到合适的谐振电感。

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原边绕线柱与所述副边绕线柱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磁柱,两个所述磁柱之间形成所述气隙。

9、如此,可以通过两个磁柱形成气隙,通过调整两个磁柱的间距可以调节气隙的大小,从而调整漏感,以形成谐振电感。

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芯结构还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连接所述原边绕线柱和所述副边绕线柱。

11、如此,原边绕线柱和副边绕线柱通过连接体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用于磁路传导,能够提高变压器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体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所述原边绕线柱的一端和所述副边绕线柱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所述原边绕线柱的另一端和所述副边绕线柱的另一端。

13、如此,原边绕线柱和副边绕线柱通过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用于磁路传导,能够提高变压器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1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原边绕线柱与所述副边绕线柱之间设置有第一磁柱和第二磁柱,所述第一磁柱自所述第一连接体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体延伸,所述第二磁柱自所述第二连接体朝向所述第一连接体延伸,第一磁柱与第二磁柱之间形成气隙。

15、如此,自第一连接体朝向第二连接体延伸的第一磁柱和自第二连接体朝向第一连接体延伸的第二磁柱之间可以形成气隙,通过调整第一磁柱的第二磁柱的间距可以调节气隙的大小,从而调整漏感,以形成谐振电感。

1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原边绕线柱、所述副边绕线柱、所述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磁柱和所述第二磁柱为一体结构。

17、如此,便于形成磁芯结构。

1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原边绕线柱环绕所述副边绕线柱并对称设置。

19、如此,可以使得多个原边绕线柱相互远离,多个原边绕线柱上的原边绕组的能量可以传导至副边绕线柱上的副边绕组,而减少、避免原边绕线柱上的原边绕组的能量传导至相邻的原边绕线柱上的原边绕组,即减少、避免相邻的两个原边绕线柱上的原边绕组相互影响。

20、本技术的变压器包括上述磁芯结构、多个原边绕组和一个副边绕组,每个所述原边绕组对应一个所述原边绕线柱并绕制在所述原边绕线柱上,所述副边绕组绕制在所述副边绕线柱上。

21、本技术的变压器中,多个原边绕线柱、原边绕组共用一个副边绕线柱、副边绕组,集成度高,可以减少磁性器件数量,减小尺寸,降低损耗。

22、本技术的微型逆变器包括上述变压器、直流侧变换电路和交流侧变换电路,所述直流侧变换电路设置在直流源和所述原边绕组之间,所述交流侧变换电路设置在所述副边绕组和交流源之间。

23、本技术的微型逆变器中,多个原边绕线柱、原边绕组共用一个副边绕线柱、副边绕组,集成度高,可以减少磁性器件数量,减小尺寸,降低损耗。

24、本技术的光伏系统包括上述微型逆变器和多个光伏板,每个所述光伏板对应一个所述原边绕组。

25、本技术的光伏系统中,多个原边绕线柱、原边绕组共用一个副边绕线柱、副边绕组,集成度高,可以减少磁性器件数量,减小尺寸,降低损耗。

26、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绕线柱与所述副边绕线柱之间具有谐振电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绕线柱与所述副边绕线柱之间设置有磁柱,所述谐振电感根据所述磁柱的气隙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绕线柱与所述副边绕线柱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磁柱,两个所述磁柱之间形成所述气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结构还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连接所述原边绕线柱和所述副边绕线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所述原边绕线柱的一端和所述副边绕线柱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所述原边绕线柱的另一端和所述副边绕线柱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绕线柱与所述副边绕线柱之间设置有第一磁柱和第二磁柱,所述第一磁柱自所述第一连接体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体延伸,所述第二磁柱自所述第二连接体朝向所述第一连接体延伸,第一磁柱与第二磁柱之间形成气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绕线柱、所述副边绕线柱、所述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磁柱和所述第二磁柱为一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原边绕线柱环绕所述副边绕线柱并对称设置。

10.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磁芯结构、多个原边绕组和一个副边绕组,每个所述原边绕组对应一个所述原边绕线柱并绕制在所述原边绕线柱上,所述副边绕组绕制在所述副边绕线柱上。

11.一种微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逆变器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压器、直流侧变换电路和交流侧变换电路,所述直流侧变换电路设置在直流源和所述原边绕组之间,所述交流侧变换电路设置在所述副边绕组和交流源之间。

12.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型逆变器和多个光伏板,每个所述光伏板对应一个所述原边绕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绕线柱与所述副边绕线柱之间具有谐振电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绕线柱与所述副边绕线柱之间设置有磁柱,所述谐振电感根据所述磁柱的气隙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绕线柱与所述副边绕线柱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磁柱,两个所述磁柱之间形成所述气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结构还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连接所述原边绕线柱和所述副边绕线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所述原边绕线柱的一端和所述副边绕线柱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所述原边绕线柱的另一端和所述副边绕线柱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绕线柱与所述副边绕线柱之间设置有第一磁柱和第二磁柱,所述第一磁柱自所述第一连接体朝向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庆利杨志刚徐超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