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管直驱式开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673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4
塑管直驱式开孔装置,涉及开孔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机架上竖直固接有竖架,竖架上水平设有通道,竖架的正面围绕通道沿中心对称水平转动安装有三个刀辊,竖架的背面对应每个刀辊固接有驱动机,机架处于竖架正面的一侧还上下水平转动安装有输送皮带,两个的输送皮带的间距可调节设置。本技术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波纹管在开孔过程中,需要保持波纹管进给速度的稳定性,由于进给机构随着使用表面易出现磨损的现象,久而久之易出现与波纹管出现打滑的现象,无法保持波纹管输送的精准性,造成刀具对波纹管局部进行多次开孔的现象,影响了产品的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开孔装置,具体涉及塑管直驱式开孔装置


技术介绍

1、波纹管性能好且适用性较强,其被广泛的应用于较多的行业中,例如,在波纹管上开孔后,将波纹管埋设于地面以下,水渗透至土壤中能通过波纹管上的孔流入波纹管内,从而加快了积水排走的速度,有效的缓解了路面积水的问题,而这种波纹管需要对其进行加工开槽后才能使用。

2、现有技术中公开一个公开号为cn106424951a的专利,该方案波纹管开槽机的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座,其横向设置;第一传动轴,其与固定座相连;第二传动轴,其与固定座相连并与第一传动轴平行;驱动装置,其设置于固定座上并分别与第一传动轴和第一传动轴相连;驱动装置能同时驱动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以相反的方向同步转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以相反的方向转动,使得分别与二者相连的刀具同样以相反的方向转动,波纹管向正反两个方向转动的惯性抵消,从而达到固定波纹管的目的,波纹管的稳定性较好,开槽效率高。

3、现有装置随着使用,也逐渐的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4、第一,现有的开孔装置由于设置有多个刀具,使得需要利用成套复杂的传动机构用以保证各个刀具的转动的同步性,受限于复杂的传动机构,使得加大了设备的体积,影响了空间布局使用。

5、第二,波纹管在开孔过程中,需要保持波纹管进给速度的稳定性,由于进给机构随着使用表面易出现磨损的现象,久而久之易出现与波纹管出现打滑的现象,无法保持波纹管输送的精准性,造成刀具对波纹管局部进行多次开孔的现象,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6、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波纹管在开孔过程中,需要保持波纹管进给速度的稳定性,由于进给机构随着使用表面易出现磨损的现象,久而久之易出现与波纹管出现打滑的现象,无法保持波纹管输送的精准性,造成刀具对波纹管局部进行多次开孔的现象,影响了产品的质量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塑管直驱式开孔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竖直固接有竖架,所述竖架上水平设有通道,所述竖架的正面围绕所述通道沿中心对称水平转动安装有三个刀辊,所述竖架的背面对应每个所述刀辊固接有驱动机,所述机架处于所述竖架正面的一侧还上下水平转动安装有输送皮带,两个的所述输送皮带的间距可调节设置,

4、两个所述输送皮带之间还并列设有两个沿竖向设置的侧导辊,两个所述侧导辊的间距可调节设置。

5、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每个所述输送皮带的两端分别通过辊体支撑安装。

6、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处于同组的两个辊体共同安装于支撑架上。

7、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处于下方的所述支撑架对应每个侧导辊分别竖直固接有侧架,所述侧导辊竖直转动设置于所述侧架上。

8、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侧架上水平并列滑动设有两个导杆,所述侧导辊转动安装于辊座上,所述导杆朝向相同的一端共同固接于所述辊座上。

9、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侧架上还水平滑动设有位于两个所述导杆之间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固接于所述辊座上,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侧架的外壁相抵,所述螺杆上套装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辊座以及所述侧架的内壁相抵。

10、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竖架对应支撑架两端部分别竖直并列固接有两个导柱,所述支撑架的侧壁上固接有滑座,所述滑座滑动安装于两个所述导柱上。

11、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两个所述导柱之间还上下水平固接有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上转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螺柱,所述螺柱的一端与所述滑座螺纹连接,所述螺柱的另一端固接有转把。

12、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导辊的周壁上还固接有刮刀。

13、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竖架的正面上还固接有包覆若干个所述导辊的集渣壳,所述集渣壳的下端面固接有呈倒梯形设置的残渣排出筒,所述残渣排出筒的下端部固接有方形支撑筒,所述方形支撑筒的相对外壁上固接有收集袋挂钩。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通过每个驱动机独立驱动刀辊转动,可以克服传统技术中因复杂的传动机构占用了大的设备空间的问题,有效的降低了设备的体积;

16、通过转动转把,利用螺柱与滑座螺纹连接,实现了对每个输送皮带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实现了调节两个输送皮带之间的间距,实现弥补磨损导致出现的间隙;

17、通过调节两个侧导辊的间距实现了根据不同外径的塑管进行调节其间距,配合两个输送皮带,防止塑管在进给过程中,出现偏移的现象;

18、通过集渣壳可以实现对开孔过程中产生的杂质进行收集,并通过残渣排出筒排出,通过收集袋挂钩上悬挂收集袋,可以实现将开孔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直接掉落在收集袋内,方便收集使用,保证了工作环境的整洁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塑管直驱式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竖直固接有竖架(2),所述竖架(2)上水平设有通道(5),所述竖架(2)的正面围绕所述通道(5)沿中心对称水平转动安装有三个刀辊(3),所述竖架(2)的背面对应每个所述刀辊(3)固接有驱动机(6),所述机架(1)处于所述竖架(2)正面的一侧还上下水平转动安装有输送皮带(10),两个的所述输送皮带(10)的间距可调节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管直驱式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输送皮带(10)的两端分别通过辊体(9)支撑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管直驱式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处于同组的两个辊体(9)共同安装于支撑架(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管直驱式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处于下方的所述支撑架(11)对应每个侧导辊(21)分别竖直固接有侧架(20),所述侧导辊(21)竖直转动设置于所述侧架(2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管直驱式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20)上水平并列滑动设有两个导杆(24),所述侧导辊(21)转动安装于辊座(25)上,所述导杆(24)朝向相同的一端共同固接于所述辊座(2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管直驱式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20)上还水平滑动设有位于两个所述导杆(24)之间的螺杆(22),所述螺杆(22)的一端固接于所述辊座(25)上,所述螺杆(22)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23),所述调节螺母(23)与所述侧架(20)的外壁相抵,所述螺杆(22)上套装有压簧(26),所述压簧(2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辊座(25)以及所述侧架(20)的内壁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管直驱式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架(2)对应支撑架(11)两端部分别竖直并列固接有两个导柱(12),所述支撑架(11)的侧壁上固接有滑座(13),所述滑座(13)滑动安装于两个所述导柱(1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管直驱式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柱(12)之间还上下水平固接有固定板(16),每个所述固定板(16)上转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螺柱(14),所述螺柱(14)的一端与所述滑座(13)螺纹连接,所述螺柱(14)的另一端固接有转把(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塑管直驱式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的周壁上还固接有刮刀(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塑管直驱式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架(2)的正面上还固接有包覆若干个所述导辊的集渣壳(7),所述集渣壳(7)的下端面固接有呈倒梯形设置的残渣排出筒(8),所述残渣排出筒的下端部固接有方形支撑筒(17),所述方形支撑筒(17)的相对外壁上固接有收集袋挂钩(18)。

...

【技术特征摘要】

1.塑管直驱式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竖直固接有竖架(2),所述竖架(2)上水平设有通道(5),所述竖架(2)的正面围绕所述通道(5)沿中心对称水平转动安装有三个刀辊(3),所述竖架(2)的背面对应每个所述刀辊(3)固接有驱动机(6),所述机架(1)处于所述竖架(2)正面的一侧还上下水平转动安装有输送皮带(10),两个的所述输送皮带(10)的间距可调节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管直驱式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输送皮带(10)的两端分别通过辊体(9)支撑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管直驱式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处于同组的两个辊体(9)共同安装于支撑架(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管直驱式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处于下方的所述支撑架(11)对应每个侧导辊(21)分别竖直固接有侧架(20),所述侧导辊(21)竖直转动设置于所述侧架(2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管直驱式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20)上水平并列滑动设有两个导杆(24),所述侧导辊(21)转动安装于辊座(25)上,所述导杆(24)朝向相同的一端共同固接于所述辊座(2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管直驱式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20)上还水平滑动设有位于两个所述导杆(24)之间的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秀韩志引李艳芳曾庆达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