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乏氧响应光热治疗和化疗的超分子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36726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乏氧响应光热治疗和化疗的超分子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所述超分子囊包括苝二酰亚胺基双环化合物和至少一种用于抗肿瘤的药物,所述苝二酰亚胺基双环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式中A为卤离子、硝酸根、硫酸根、甲基磺酸根等高水合能离子。该超分子囊具有结构准确、分子量固定、批合成稳定、药物结合能力强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异性质。该超分子囊在肿瘤乏氧微环境中具有良好的响应性,可以产生高度稳定的自由基物种PDI<supgt;●–</supgt;;利用该自由基物种强的近红外吸收能力,不仅可以产生显著的光热转换效应,还可实现药物分子的精准可控释放,从而成为乏氧响应的肿瘤光热治疗和化疗于一体的多模式治疗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乏氧响应光热治疗和化疗的超分子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乏氧是肿瘤微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它的存在常成为肿瘤局部复发的根源。由于还原性物质如谷胱甘肽和细胞色素还原酶等的大量积累,乏氧肿瘤常常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在此环境中,苝二酰亚胺(pdi)及其衍生物可以被原位还原生成阴离子自由基物质(pdi●-),从而展现出良好的近红外吸收性质和优异的光热转换效果,这种乏氧诱导的特异性响应使得其在以乏氧为重要特征的肿瘤光热治疗领域引起关注。

2、传统的肿瘤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激素疗法、免疫疗法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光热治疗、光动治疗、冷冻疗法等新兴治疗手段也不断发展。但是单一疗法治疗肿瘤往往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如手术后复发,化疗全身毒性及多药耐药、放疗定位困难等。

3、本专利技术人在先前的研究中(专利cn114380828b)公布了一种苝二酰亚胺基双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该化合物具有优异的近红外光热性能和很高的耐久性,可用于选择性抗菌治疗。然而,该材料仅仅被用于近红外抗菌,没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乏氧响应的光热治疗和化疗的超分子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分子囊包括苝二酰亚胺基双环化合物和至少一种用于抗肿瘤的药物,所述苝二酰亚胺基双环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氧响应的光热治疗和化疗的超分子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喜树碱、10-羟基喜树碱和阿霉素中至少一种。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乏氧响应的光热治疗和化疗的超分子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苝二酰亚胺基双环化合物与所述药物摩尔比为1:(1.5-1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乏氧响应的光热治疗和化疗的超分子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分子囊包括苝二酰亚胺基双环化合物和至少一种用于抗肿瘤的药物,所述苝二酰亚胺基双环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氧响应的光热治疗和化疗的超分子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喜树碱、10-羟基喜树碱和阿霉素中至少一种。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乏氧响应的光热治疗和化疗的超分子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苝二酰亚胺基双环化合物与所述药物摩尔比为1:(1.5-1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颜清杨飞魏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