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一种同频共杆天线。
技术介绍
1、宽带全双工系统,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空域传播隔离不受信号动态范围的限制,多用作接收机干扰抵消体系的第一级。原理上,空域传播隔离主要依靠天线(阵)方向图的零陷点,可以对较大带宽范围内的发射信号进行抑制,因此空域传播隔离即可用于自发载频抑制也可用于发射宽带噪声抑制。然而,无线通信设备由于尺寸及工作频段的限制,不具备安装多天线的能力,无法通过阵列调零实现空域传播隔离。
2、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实现同时同频全双工通信,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可以将发射端和接收端都配置在一起的共杆天线,共杆结构使接收和发射杆状天线的零陷点具有共轴特性,信号功率从增益最小的方向离开发射天线,从增益最小的方向进入接收天线,利用“灯下黑”的现象,同频共杆双端口天线在不使用多接天线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空域传播隔离。例如专利号为:201510514399.x名称为“用于高频海洋雷达的双频收发共杆天线系统”的专利申请文件,但是,该文件中,结构复杂,且不能保证接收端和发送端真正做到同频收发,且无法忽视两个天线耦合产生的干扰信号,增益低,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实现同频收发的同频共杆天线。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频共杆天线,采用同轴馈电复用线缆对上天线和下天线进行馈电,最大程度保证了上下天线的同频传输,并且结构简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同频共杆天线,包括
3、所述同轴馈电复用线缆包括第一铜芯、第二铜芯以及包覆第一通信和第二铜芯的内屏蔽层、包覆内屏蔽层的外屏蔽层;
4、所述上天线的馈电接口分别连接第一铜芯和内屏蔽层;所述下天线的馈电接口分别连接第二铜芯和外屏蔽层。
5、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在所述上天线和下天线之间设置扼流线圈,所述扼流线圈与上天线和下天线同轴设置。
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天线、下天线和同轴馈电复用线缆外部套设一根玻璃钢管,所述玻璃钢管顶部设有天线帽、底部套设鹅颈管。
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鹅颈管底部固定连接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设置在天线底座上,所述连接器连接宽带接收机。
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同轴馈电复用线缆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铜芯、第二铜芯与内屏蔽层之间的内介质层。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同轴馈电复用线缆还包括设置在内屏蔽层与外屏蔽层之间的外介质层。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统一在天线底座上接地。
11、本申请公开的同频共杆天线,相比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采用同轴馈电复用线缆对上天线和下天线进行馈电,最大程度保证了上下天线的同频传输,并且结构简单、隔离度高。在上天线和下天线之间设置扼流线圈,通过线圈形成的电感来扼制天线间的耦合,避免天线耦合产生的干扰信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频共杆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天线、下天线、同轴馈电复用线缆和天线底座;所述上天线固定设置在下天线的上端,且与下天线同轴;所述下天线固定在天线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频共杆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上天线和下天线之间设置扼流线圈,所述扼流线圈与上天线和下天线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频共杆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天线、下天线和同轴馈电复用线缆外部套设一根玻璃钢管,所述玻璃钢管顶部设有天线帽、底部套设鹅颈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频共杆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鹅颈管底部固定连接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设置在天线底座上,所述连接器连接宽带接收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频共杆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馈电复用线缆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铜芯、第二铜芯与内屏蔽层之间的内介质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频共杆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馈电复用线缆还包括设置在内屏蔽层与外屏蔽层之间的外介质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频共杆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统一在天线底座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频共杆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天线、下天线、同轴馈电复用线缆和天线底座;所述上天线固定设置在下天线的上端,且与下天线同轴;所述下天线固定在天线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频共杆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上天线和下天线之间设置扼流线圈,所述扼流线圈与上天线和下天线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频共杆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天线、下天线和同轴馈电复用线缆外部套设一根玻璃钢管,所述玻璃钢管顶部设有天线帽、底部套设鹅颈管。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银仓,刘建建,阚文心,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