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灭弧机构和断路器。
技术介绍
1、断路器是一种用来切断和接通负载电路,以及切断故障电路防止事故扩大从而保证负载电路安全运行的一种开关装置。由于断路器的分断能力是判断断路器安全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也就是在断路器分断时,产生于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电弧能否被快速熄灭是影响分断能力的因素之一。
2、在现有产品中,在触头机构一侧通常设置用于熄灭电弧的灭弧机构,但电弧常常因磁吹力不够而无法快速进入灭弧机构的灭弧室内,这种灭弧效果不佳的灭弧机构会严重影响断路器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熄弧效果好的灭弧机构和断路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灭弧机构,包括灭弧室、触头机构和磁吹导体,所述触头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磁吹导体一端与静触头电连接,另一端从静触头向动触头的分断位置延伸且设有用于电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磁吹导体包括吹弧导电部分,分闸时流经吹弧导电部分的电流方向与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电弧电流的方向相反,在连接部与动触头之间设有用于防止分闸时电弧跳跃至磁吹导体的绝缘挡板。
4、进一步,所述绝缘挡板垂直于流经磁吹导体的电流方向。
5、进一步,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磁吹导体与触头机构层叠设置,绝缘挡板沿第二方向设置。
6、进一步,在第三方向上,静触头的静触点位于吹弧导电部分和灭弧室之间,所述磁吹导
7、进一步,在第二方向,所述绝缘挡板位于磁吹导体的吹弧导电部分与动触头之间。
8、进一步,还包括短路保护机构,磁吹导体的连接部与短路保护机构电连接形成连接处,在第二方向上,绝缘挡板的高度大于连接处的高度。
9、进一步,所述短路保护机构包括线圈,所述线圈的第一接线端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第一接线端错位层叠于磁吹导体上,在第三方向上,吹弧导电部分位于第一接线端和静触头的静触点之间,线圈的第二接线端与一个接线端子电连接。
10、进一步,还包括设置于灭弧室与触头机构之间的第一隔弧壁,所述第一隔弧壁在第二方向层叠设置于磁吹导体与动触头之间。
11、进一步,所述第一隔弧壁上设有沿第二方向凸出的所述绝缘挡板。
12、进一步,还包括设置于灭弧室与触头机构之间的第二隔弧壁,在第二方向上,第一隔弧壁、动触头以及第二隔弧壁依次层叠设置。
13、进一步,还包括引弧导体,所述引弧导体与动触头连接于同一个接线端子,所述引弧导体包括第一导电臂,分闸时流经第一导电臂的电流方向与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电弧电流的方向相反。
14、进一步,还包括第二引弧板和引弧导体,所述第二引弧板与静触头间隔相对,所述引弧导体包括第一导电臂和第二导电臂,所述第一导电臂与第二引弧板连接,引弧导体的第二导电臂与动触头连接于同一个接线端子,引弧导体的第一导电臂从静触头至第二引弧板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二引弧板连接,在第一导电臂与第二引弧板的连接区域设有绝缘隔板,使分闸时流经第一导电臂的电流与电弧电流方向相反。
15、进一步,所述绝缘隔板位于动触头的分断位置与连接区域之间,在第二方向上,引弧导体的第一导电臂位于动触头与第二隔弧壁之间,所述第二隔弧壁在第二方向上凸起形成所述绝缘隔板。
16、进一步,引弧导体包括一体成型的u形体,u形体包括间隔相对的两个导电臂,两个导电臂分别作为第一导电臂和第二导电臂,u形体的开口背对静触头,在第三方向上,第二导电臂相对于第一导电臂远离灭弧室设置,第二导电臂相对于动触头的动触点的摆动轨迹远离灭弧室设置,第一导电臂相对于动触头的动触点的摆动轨迹靠近灭弧室设置。
17、进一步,所述磁吹导体为导电板,导电板的一端弯折形成用于与静触头连接的首端和吹弧导电部分,吹弧导电部分的一端与首端连接,吹弧导电部分的另一端作为磁吹导体的尾端,由磁吹导体的尾端一侧边缘向外延伸形成连接部。
18、进一步,还包括第一引弧板,第一引弧板的一端与静触头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灭弧室内。
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有至少一对接线端子,设置于外壳内的触头机构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动触头、静触头分别与一对接线端子电连接,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如上所述的灭弧机构。
20、本专利技术的灭弧机构和断路器,灭弧机构增设磁吹导体和绝缘挡板,在分闸时,流过磁吹导体的吹弧导电部分的电流方向与电弧电流方向相反,绝缘挡板既可以增大动触头与磁吹导体之间的爬电距离,又可以防止分闸时电弧直接跳跃至磁吹导体,从而使磁吹回路激励磁场将电弧推向灭弧室,提高了电弧的运动速度,加速电弧进入灭弧室,从而优化灭弧机构的灭弧效果。
21、此外,第一隔弧壁层叠设置在磁吹导体与动触头之间,将磁吹导体和动触头隔开,避免电弧直接跳到磁吹导体上。
22、此外,灭弧回路还包括引弧导体,流经引弧导体的第一导电臂的电流方向与电弧电流方向相反,引弧导体与磁吹导体相互配合互补,共同进行磁吹灭弧,增强了灭弧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灭弧机构,包括灭弧室(1)、触头机构和磁吹导体(43),所述触头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动触头(21)和静触头(22),所述磁吹导体(43)一端与静触头(22)电连接,另一端从静触头(22)向动触头(21)的分断位置延伸且设有用于电连接的连接部(433),所述磁吹导体(43)包括吹弧导电部分(432),分闸时流经吹弧导电部分(432)的电流方向与动触头(21)与静触头(22)之间的电弧电流的方向相反,其特征在于:在连接部(433)与动触头(21)之间设有用于防止分闸时电弧跳跃至磁吹导体(43)的绝缘挡板(5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挡板(511)垂直于流经磁吹导体(43)的电流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磁吹导体(43)与触头机构层叠设置,绝缘挡板(511)沿第二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弧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三方向上,静触头(22)的静触点位于吹弧导电部分(432)和灭弧室(1)之间,所述磁吹导体(43)的吹弧导电部分(432)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弧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向,所述绝缘挡板(511)位于磁吹导体(43)的吹弧导电部分(432)与动触头(2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短路保护机构(3),磁吹导体(43)的连接部(433)与短路保护机构(3)电连接形成连接处(44),在第二方向上,绝缘挡板(511)的高度大于连接处(44)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灭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保护机构(3)包括线圈,所述线圈的第一接线端(31)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第一接线端(31)错位层叠于磁吹导体(43)上,在第三方向上,吹弧导电部分(432)位于第一接线端(31)和静触头(22)的静触点之间,线圈的第二接线端与一个接线端子(7)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弧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灭弧室(1)与触头机构之间的第一隔弧壁(51),所述第一隔弧壁(51)在第二方向层叠设置于磁吹导体(43)与动触头(2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灭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弧壁(51)上设有沿第二方向凸出的所述绝缘挡板(511)。
10.断路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有至少一对接线端子(7),设置于外壳内的触头机构包括动触头(21)和静触头(22),所述动触头(21)、静触头(22)分别与一对接线端子(7)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灭弧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灭弧机构,包括灭弧室(1)、触头机构和磁吹导体(43),所述触头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动触头(21)和静触头(22),所述磁吹导体(43)一端与静触头(22)电连接,另一端从静触头(22)向动触头(21)的分断位置延伸且设有用于电连接的连接部(433),所述磁吹导体(43)包括吹弧导电部分(432),分闸时流经吹弧导电部分(432)的电流方向与动触头(21)与静触头(22)之间的电弧电流的方向相反,其特征在于:在连接部(433)与动触头(21)之间设有用于防止分闸时电弧跳跃至磁吹导体(43)的绝缘挡板(5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挡板(511)垂直于流经磁吹导体(43)的电流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磁吹导体(43)与触头机构层叠设置,绝缘挡板(511)沿第二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弧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三方向上,静触头(22)的静触点位于吹弧导电部分(432)和灭弧室(1)之间,所述磁吹导体(43)的吹弧导电部分(432)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弧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向,所述绝缘挡板(511)位于磁吹导体(43)的吹弧导电部分(432)与动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科军,刘书富,顾斌斌,郭绍军,周长青,付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正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