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652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带电刷,其在与感光鼓的表面产生接触的第一带电部中使包括支承体和构成表面的表面层的感光鼓表面带电;显像部件,其在显像部件面对感光鼓表面的面对部中将显像剂供给到感光鼓表面;以及带电辊,其使已通过带电刷带电的感光鼓的表面带电,并且在感光鼓的旋转方向上位于第一带电部的下游并且在面对部的上游,其中感光鼓的表面层具有1.0×10<supgt;9</supgt;Ω·cm至1.0×10<supgt;14</supgt;Ω·cm的体积电阻率,并且执行控制使得在带电辊和通过带电刷带电的感光鼓表面之间形成的第二电位差等于或大于放电起始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用电子照相记录系统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激光打印机、复印机或传真机。


技术介绍

1、传统上,采用电子照相系统或静电记录系统的图像形成装置已经使用电晕带电器作为诸如电子照相感光体或静电记录介电体的感光鼓的带电单元。近年来,由于诸如低臭氧和低功率的优点,采用接触式带电系统的装置已付诸实践,该接触式带电系统通过使施加电压的带电部件与感光鼓接触来使感光鼓带电。

2、特别地,从带电稳定性的观点来看,使用带电辊作为带电部件的辊式带电系统是有利的。采用辊式带电系统的接触式带电器通过使充当带电部件的中阻弹性辊与感光鼓压力接触并向其施加电压来使感光鼓带电。具体而言,由于带电是通过将电流从带电部件放电到感光鼓来进行的,因此根据巴申定律,通过施加等于或高于特定阈值电压的电压来开始带电。

3、例如,当通过使带电辊与具有25μm厚的感光层并且充当感光鼓的opc感光体压力接触来进行带电过程时,通过向带电辊施加等于或高于约550v的电压,感光体的表面电位开始上升,如图5所示。从那时起,感光体的表面电位相对于所施加的电压以斜率1线性上升。该阈值电压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带电部件具有固定刷的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带电部件具有刷辊的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带电部件具有导电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带电部件具有1.0×104Ω·cm以上且1.0×108Ω·cm以下的电阻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使得所述第一带电电压的绝对值小于在所述感光鼓通过第...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带电部件具有固定刷的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带电部件具有刷辊的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带电部件具有导电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带电部件具有1.0×104ω·cm以上且1.0×108ω·cm以下的电阻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使得所述第一带电电压的绝对值小于在所述感光鼓通过第二带电电压带电之后形成的感光鼓的表面电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施加到所述第一带电电压施加单元的第一带电电压,使得在所述感光鼓表面和所述第一带电部件之间形成的第一电位差小于所述放电起始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使得在所述第一带电部件中流动的带电电流是在所述第一带电部件和所述第二带电部件中流动的带电电流的总值的30%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带电部件具有辊的形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带电部件的最外表面具有1.0×1012ω·cm以上的体积电阻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宏树泽村直弥松川显久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