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晓磊专利>正文

一种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448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阀门装置,所述阀门装置包括:阀板、第一耐磨层,所述第一耐磨层嵌在所述阀板内,并以咬边方式与所述阀板固定,所述第一耐磨层的外端面高于所述阀板的外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既耐高温、又抗磨损的双重功效。(*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阀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耐高温耐磨损的阀门。
技术介绍
目前,气力输送作为一种新兴的物料输送方式应用日趋广泛,在气力输送系统中, 涉及到一种阀门,最早使用的是一种传统的阀门,其结构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包括耐磨 材料耐磨层11和阀板12,其中,耐磨层11和阀板12通过胶水粘合到一块。近几年市场上 相继出现了喷涂硬质合金阀门,其结构示意图如附图2所示,包括硬质合金材料21和阀板 22,其中,硬质合金材料21通过喷涂方式喷涂到阀板22表面。 传统的阀门,由于耐磨层与阀板通过胶水相粘合,耐温范围不超过20(TC,否则,胶 水易融化,使耐磨层与阀板产生脱落;而喷涂硬质合金阀门,由于采用了硬质合金材料,其 耐温高,但是硬质合金不抗磨损。总之,目前市场上既能耐高温,又能抗磨损的阀门是市场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阀门,以实现既能耐高温,又能抗磨损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种阀门装置,所述阀门装置包括阀板、第一耐磨层,所述第一耐磨层嵌在所述 阀板内,并以咬边方式与所述阀板固定,所述第一耐磨层的外端面高于所述阀板的外端面。 所述装置还包括阀盖、第二耐磨层和压环,所述第二耐磨层嵌在所述阀盖内,通 过所述压环压紧固定。 所述第二耐磨层的外端面高于所述阀盖的外端面。 所述第一耐磨层与所述阀板之间设置有软性垫片。 所述软性垫片为石墨垫或石棉垫。 所述压环上设置有连接孔,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固定所述第二耐磨层。 所述第一耐磨层和第二耐磨层为陶瓷或硬质合金材料。 所述阀门装置还包括带动所述阀板动作的阀板支座,所述阀板支座单侧设有所述 阀板和阀盖。 所述阀门装置还包括带动所述阀板动作的阀板支座,所述阀板支座两侧分别设有 所述阀板和阀盖。 所述阀板支座与手动装置、气动装置、电动装置、液动装置、或电液动装置连接,并 推动所述阀板支座动作。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由于从选材上全部使用耐磨材料,耐磨 性强,且采用阀板咬边工艺,即第一耐磨层嵌在阀板内,并以咬边方式与阀板固定,第一耐 磨层的外端面高于阀板的外端面,脱离了胶水粘合方式,实现了耐高温功能。从而可以看出 本技术实现了既耐高温又耐磨损的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传统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阀板咬边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阀板咬边结合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阀板咬边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阀盖压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单阀板阀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六提供的双阀板阀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阀门装置,以实现既耐高温又耐磨损的功能。 图3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阀板咬边剖面结构示意图,包括第一耐磨层31、阀 板32、咬边结合处33和软性垫片34。其中,第一耐磨层31嵌在阀板32内,并以咬边方式 与阀板32固定,第一耐磨层31与阀板32之间设置有软性垫片34,第一耐磨层31的外端面 高于阀板32的外端面,阀板32与第一耐磨层31之间产生咬边,咬边结合处33位置如图中 所示。 图4示出了本技术阀门咬边结合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咬边结合处33同 上述咬边结合处33,此咬边对耐磨层起到了固定作用,并且脱离了以前用胶水粘合的方法, 起到了耐高温的作用。 图5示出了本技术阀板咬边俯视结构示意图,包括阀板51、软性垫片52、和第 一耐磨层53。其中,第一耐磨层53嵌在阀板51内,软性垫片52设置在第一耐磨层53与阀 板51之间。 优选的,所述软性垫片为耐高温耐高压的石墨垫或石棉垫。 图6为本技术阀盖压环结构示意图,包括阀盖61、压环62、连接螺栓63、连接 孔64、第二耐磨层65和两个槽66。其中,阀盖61 —侧具有一端开口且开口方向一致的两 个槽66,第二耐磨层65为空心阶梯轴状,第二耐磨层65嵌在所述阀盖61内,所述压环62 上设置有连接孔64,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64固定所述第二耐磨层65,所述第二耐磨层65 的外端面高于所述阀盖61的外端面,以实现在阀门装置动作时与上述第一耐磨层31进行 摩擦。由于是两个耐磨层之间的摩擦,改变了以前耐磨层与其它物体之间摩擦的方式,增加了阀门的耐磨性。 图7为本技术单阀板阀门结构示意图,包括传动连接杆71、阀体72、阀板支座73、阀板74、第一耐磨层75、阀盖76和导向柱77。其中,所述第一耐磨层75同上述第一耐磨层31,所述阀盖76同上述阀盖61。传动连接杆71低端与阀板支座73连接,阀板支座73与阀板74通过导向柱77连接,阀体72 —端与传动连接杆71顶端平行连接,阀体72另一端与阀盖76连接,第一耐磨层75嵌在阀板74内。当单阀板阀门工作时,首先由传动连接杆71带动阀板支座73运动,阀板支座73通过导向柱77带动阀板74做导向运动,阀板74上的第一耐磨层75在单阀板阀门工作时,产生摩擦的对象即阀盖76通过上述压环62固定住的另一耐磨层,即上述实施例6所述的阀盖压环工艺中的第二耐磨层65。 图8为本技术双阀板阀门结构示意图,包括传动连接杆81、阀体82、阀盖83、阀板支座84、导向柱85、阀板86和第一耐磨层87。其中,所述第一耐磨层85同上述第一耐磨层31,阀盖83同上述阀盖61。阀体82与阀盖83连接,本双阀板具有对称平行的此两连接结构,传动连接杆81与阀板支座84连接,设置在上述两连接结构中间,阀板支座84通过一端一个导向柱85分别与阀板86连接并对应两连接结构。当双阀板阀门工作时,首先由传动连接杆81带动阀板支座84运动,阀板支座84通过一侧导向柱85带动阀板86做导向运动,双阀板另一侧做相同运动。同上述单阀板实施例相同,双阀板一侧的阀板86上的第一耐磨层87在双阀板阀门工作时,产生摩擦的对象即阀盖83通过压环62固定位的另一耐磨层,即上述实施例6所述的阀盖压环工艺中的第二耐磨层65,双阀板阀门另一侧与此相同。其实,双阀板阀门即两个单阀板阀门结合工作的具体体现。 优选的,所述第一耐磨层和所述第二耐磨层为陶瓷或硬质合金材料。 由实施例7和实施例8可见,本技术的阀门采用阀板咬边、阀盖压环的新颖结构,其工作状态在两个实施例中得到了具体体现,由于采用第一耐磨层和第二耐磨层摩擦接触方式,同耐磨层与其它部件直接摩擦接触相比,延长了耐磨层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耐磨性。 又由上述所述可知,由于阀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装置包括:阀板、第一耐磨层,所述第一耐磨层嵌在所述阀板内,并以咬边方式与所述阀板固定,所述第一耐磨层的外端面高于所述阀板的外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装置包括阀板、第一耐磨层,所述第一耐磨层嵌在所述阀板内,并以咬边方式与所述阀板固定,所述第一耐磨层的外端面高于所述阀板的外端面。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阀盖、第二耐磨层和压环, 所述第二耐磨层嵌在所述阀盖内,通过所述压环压紧固定。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耐磨层的外端面高于所述阀盖的 外端面。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层与所述阀板之间设置有软性垫片。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垫片为石墨垫或石棉垫。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吴晓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