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6422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用支撑装置,包括平台板,所述平台板上开设有两个等距的方形槽,且两个方形槽内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两个固定框内均设有风扇,所述平台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底座,且底座的上侧设置有合盖,所述合盖和底座的外部均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通风槽。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用支撑装置具有当底座和合盖之间放置有电缆时,导热片可以将电缆传递过来的热量快速传导给散热鳍片,而底部的风扇则可以将冷空气抽取,冷空气通过散热鳍片和通风槽将电缆进行耐压试验时产生的热量快速带走,避免了热量堆积从而烧毁电缆,增强了散热效果,提高了散热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支撑,尤其涉及一种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1、电力电缆在敷设、安装完毕后,需要进行多项试验,包括:1.主绝缘及外护层绝缘电阻测量;2.主绝缘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3.主绝缘交流耐压试验;4.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5.检查电缆线路两端的相位;6.充油电缆的绝缘油试验;7.交叉互联系统试验;8.电力电缆线路局部放电测量。其中,主绝缘交流耐压试验是非常重要的项目。

2、但是,当在进行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时,使用支撑装置支撑起的电缆在试验时需要承受远大于自身设计耐压强度的电流,这往往会导致电缆自身产生较大的热量积累,最终造成电缆烧毁,现在使用的支撑装置无法在电缆进行耐压试验热量积累时对电缆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的散热,造成电缆烧毁,影响试验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公开一种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用支撑装置,旨在解决当在进行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时,使用支撑装置支撑起的电缆在试验时需要承受远大于自身设计耐压强度的电流,这往往会导致电缆自身产生较大的热量积累,最终造成电缆烧毁,现在使用的支撑装置无法在电缆进行耐压试验热量积累时对电缆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的散热,造成电缆烧毁,影响试验的进行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用支撑装置,包括平台板,所述平台板上开设有两个等距的方形槽,且两个方形槽内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两个固定框内均设有风扇,所述平台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底座,且底座的上侧设置有合盖,所述合盖和底座的外部均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通风槽,且合盖和底座上均开设有多个等距的槽口,多个所述槽口内均固定连接有导热片,且多个导热片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

4、通过设置有平台板、方形槽、固定框、风扇、连接件、底座、合盖、通风槽、槽口、导热片和散热鳍片,当底座和合盖之间放置有电缆时,导热片可以将电缆传递过来的热量快速传导给散热鳍片,而底部的风扇则可以将冷空气抽取,冷空气通过散热鳍片和通风槽将电缆进行耐压试验时产生的热量快速带走,避免了热量堆积从而烧毁电缆,增强了散热效果,提高了散热效率。

5、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合盖和底座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的弧形垫片,且弧形垫片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合盖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两个凸台,凸台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短杆,且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称的锁定框,锁定框与短杆嵌合;所述短杆上开设有多个等距的圆孔,锁定框上也开设有一个圆孔,且锁定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内滑动连接有短轴,短轴与锁定框和短杆上的圆孔滑动连接,短轴的外部环绕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套筒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短轴的外部固定连接。

6、通过设置有齿条、短杆、锁定框、短轴和弹簧,通过短轴和弹簧的配合,可以对不同尺寸的电缆进行固定,且通过抽拉短轴就可以实现解锁固定,提高了电缆固定的便利性。

7、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平台板的下方设置有承台,承台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等距的立柱,立柱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横板,且平台板上开设有圆槽,圆槽内活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上侧与横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承台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螺纹杆的底部连接,且横板上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细槽,细槽内均滑动连接有定位杆,定位杆的上侧与平台板的底部固定连接,螺纹杆的外部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与螺纹杆的螺纹嵌合,升降板的上侧均与两个定位杆的底部固定连接。

8、通过设置有承台、立柱、横板、螺纹杆、电动机、定位杆和升降板,电动机通过带动螺纹杆可以使与螺纹杆嵌合的升降板带动平台板进行升降,实现了对不同高度电缆的支撑,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增加了实验人员工作的便利性。

9、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承台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推杆,且承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万向轮。

10、通过设置有推杆和万向轮,万向轮可以使支撑装置可以在不同场合快速转移,减少了工作人员产状支撑装置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11、由上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用支撑装置具有当底座和合盖之间放置有电缆时,导热片可以将电缆传递过来的热量快速传导给散热鳍片,而底部的风扇则可以将冷空气抽取,冷空气通过散热鳍片和通风槽将电缆进行耐压试验时产生的热量快速带走,避免了热量堆积从而烧毁电缆,增强了散热效果,提高了散热效率的技术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用支撑装置,包括平台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板(6)上开设有两个等距的方形槽(13),且两个方形槽(13)内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4),两个固定框(14)内均设有风扇(15),所述平台板(6)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6),连接件(16)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底座(8),且底座(8)的上侧设置有合盖(7),所述合盖(7)和底座(8)的外部均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通风槽(20),且合盖(7)和底座(8)上均开设有多个等距的槽口(17),多个所述槽口(17)内均固定连接有导热片(19),且多个导热片(19)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盖(7)和底座(8)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的弧形垫片,且弧形垫片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条(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盖(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两个凸台,凸台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短杆(23),且底座(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称的锁定框(22),锁定框(22)与短杆(23)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杆(23)上开设有多个等距的圆孔,锁定框(22)上也开设有一个圆孔,且锁定框(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内滑动连接有短轴(24),短轴(24)与锁定框(22)和短杆(23)上的圆孔滑动连接,短轴(24)的外部环绕有弹簧(25),弹簧(25)的一端与套筒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短轴(24)的外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板(6)的下方设置有承台(1),承台(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等距的立柱(4),立柱(4)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横板(5),且平台板(6)上开设有圆槽,圆槽内活动连接有螺纹杆(10),螺纹杆(10)的上侧与横板(5)的底部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1)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机(11),电动机(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螺纹杆(10)的底部连接,且横板(5)上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细槽,细槽内均滑动连接有定位杆(12),定位杆(12)的上侧与平台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螺纹杆(10)的外部设置有升降板(9),升降板(9)与螺纹杆(10)的螺纹嵌合,升降板(9)的上侧均与两个定位杆(12)的底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推杆(3),且承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万向轮(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用支撑装置,包括平台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板(6)上开设有两个等距的方形槽(13),且两个方形槽(13)内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4),两个固定框(14)内均设有风扇(15),所述平台板(6)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6),连接件(16)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底座(8),且底座(8)的上侧设置有合盖(7),所述合盖(7)和底座(8)的外部均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通风槽(20),且合盖(7)和底座(8)上均开设有多个等距的槽口(17),多个所述槽口(17)内均固定连接有导热片(19),且多个导热片(19)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盖(7)和底座(8)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的弧形垫片,且弧形垫片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条(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盖(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两个凸台,凸台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短杆(23),且底座(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称的锁定框(22),锁定框(22)与短杆(23)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杆(23)上开设有多个等距的圆孔,锁定框(22)上也开设有一个圆孔,且锁定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治国金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高电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