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应急救援功能的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40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救援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应急救援功能的电梯,包括轿厢和四个导轨,所述轿厢的外侧固连有外吊架,所述外吊架与四个导轨滑动连接,所述轿厢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轿厢的底端设置有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包括两个绞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配重组件的设置,通过驱动机构释放拉绳,从而使得配重组件下移,使得配重组件的重量从轿厢转移至导轨上,打破轿厢与配重块之间的重力平衡,进而通过配重块拉动轿厢上移,通过驱动机构释放拉绳的长度,实现控制轿厢上移高度,使得轿厢达到上方平层,方便后续救援的进行,无需人工从井道移动至轿厢上方或配重块上增加配重,提高救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救援结构,具体是一种具有应急救援功能的电梯


技术介绍

1、当电梯发生故障或因供电系统停电,将乘客困在轿厢内时,必须由两名以上专业人员进行救援。先断开电梯总电源,通过手动机械式抱闸扳手缓慢打开制动器,手动松闸的操作者需要通过观察孔直接观察标有轿厢平层位置的限速器绳,或通过指示灯、轿厢位置监视器及蜂鸣器来确认将轿厢移动到平层区域,然后通过层门上紧急开锁装置打开层轿门放人,实现人工方法紧急救援,但当轿厢与对重重量相当,安全钳动作或蹲底时,仅凭打开制动器,救援是无法进行的,在轿厢和对重两边重量恰好平衡下,无法通过松开抱闸进行溜车来实现救援目的,应急救援人员需要通过在轿顶或轿内加装救援配重,以产生重量差,使轿厢移动至就近平层,救出被困乘客,但这种传统的救援方式由于需要救援人员携带配重进出井道,劳动强度大,费时耗力,救援速度慢,且有一定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应急救援功能的电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应急救援功能的电梯,包括轿厢和四个导轨,所述轿厢的外侧固连有外吊架,所述外吊架与四个导轨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轿厢的底端设置有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包括两个绞轮,两个所述长架之间固连有重力块,所述长架的两端均固连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紧邻的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长架的一侧壁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卡接架,所述卡接架的两个顶角位置均固连有摩擦件,且两个摩擦件分别位于紧邻的导轨的异侧,所述驱动机构与重力块之间连接有拉绳,两个所述长架的上方均设置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与外吊架固连,所述限位架用于与卡接架接触挤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应急救援功能的电梯,包括轿厢和四个导轨,所述轿厢的外侧固连有外吊架,所述外吊架与四个导轨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轿厢的底端设置有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包括两个绞轮,两个所述长架之间固连有重力块,所述长架的两端均固连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紧邻的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长架的一侧壁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卡接架,所述卡接架的两个顶角位置均固连有摩擦件,且两个摩擦件分别位于紧邻的导轨的异侧,所述驱动机构与重力块之间连接有拉绳,两个所述长架的上方均设置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与外吊架固连,所述限位架用于与卡接架接触挤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应急救援功能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架的一侧壁两端均开设有环腔,所述环腔的内壁固连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与紧邻侧的卡接架固连,所述扭转弹簧用于带动对应的卡接架向上偏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应急救援功能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座一,所述固定座一的顶端与安装腔的内顶面固连,两个所述固定座一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轴杆一,所述轴杆一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绞轮,所述拉绳的一端与绞轮缠绕固定,所述绞轮的一侧固连有限位模块,所述限位模块的一侧设置有传动模块,且一个的固定座一的一侧壁固连有固定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应急救援功能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模块包括限位轮,所述限位轮的外侧环形等距开设有多个棘齿槽,所述限位轮与轴杆一的中间位置固定套接,所述安装腔的内底面固连有固定座三,所述固定座三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弧杆,所述固定座三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萌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凯源通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