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量可回收的脉宽可调的脉冲发生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391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量可回收的脉宽可调的脉冲发生电路,涉及脉冲功率技术领域,包括能量回收电路、布鲁姆莱因线、放电开关、斩波开关和匹配负载;能量回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布鲁姆莱因线的输入端,布鲁姆莱因线的输出端连接放电开关的输入端,当所有电容在被充电的情况下,电容依次放电,对放电开关与所述斩波开关的触发时间差进行调节,通过调整触发时间差值,获得脉冲的脉宽,通过能量回收电路进行回收能量,从而将回收后的能量通过回收电容稳压后充回到布鲁姆莱因线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产生可调脉宽的高电压脉冲,脉宽调节通过斩波实现,且斩波后未被负载利用的能量可通过变压器和回收电容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脉冲功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量可回收的脉宽可调的脉冲发生电路


技术介绍

1、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j.c.martin把a.d.布鲁姆莱因在雷达脉冲调制器上的双传输线技术用在脉冲功率技术中,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高压纳秒脉冲源,开创了脉冲功率技术的新纪元。人们把这种双传输线称为布鲁姆莱因线,与单传输线相比其优点是在阻抗完全匹配条件下,输出电压等于充电电压,负载获得的能量提高了一倍。

2、布鲁姆莱因线在高压脉冲源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脉冲的形成。现有的布鲁姆莱因型高压纳秒脉冲源包括放电开关、布鲁姆莱因线、匹配负载、充电电源以及脉冲吸收电路。充电电源用于为布鲁姆莱因线充电,放电开关为多个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开关形成的串并联结构,匹配负载用于吸收脉冲源产生的高功率脉冲,脉冲吸收电路包括二极管和吸收电阻,用于吸收负载阻抗与脉冲形成线的阻抗不匹配引起形成线上的反射电压。如上所述,对于现有布鲁姆莱因型高压纳秒脉冲源,其缺点是:布鲁姆莱因线一旦设计完成,其脉宽就确定,无法根据需求调整脉冲的脉宽,限制了布鲁姆莱因线的广泛应用。为解决布鲁姆莱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量可回收的脉宽可调的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脉宽可调的脉冲发生电路包括:能量回收电路、布鲁姆莱因线、放电开关(7)、斩波开关(8)和匹配负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的脉宽可调的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收电路包括回收电容(1)、第二二极管(10)、变压器(2)和第一二极管(3),其中回收电容(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二极管(10)的输入端,第二二极管(10)的输出端连接变压器(2)的输入端,变压器(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二极管(3)的输入端,第一二极管(3)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传输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的脉宽可调的脉冲发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量可回收的脉宽可调的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脉宽可调的脉冲发生电路包括:能量回收电路、布鲁姆莱因线、放电开关(7)、斩波开关(8)和匹配负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的脉宽可调的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收电路包括回收电容(1)、第二二极管(10)、变压器(2)和第一二极管(3),其中回收电容(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二极管(10)的输入端,第二二极管(10)的输出端连接变压器(2)的输入端,变压器(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二极管(3)的输入端,第一二极管(3)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传输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的脉宽可调的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线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二传输线包括第五端、第六端、第七端和第八端,第一传输线的第四端和第二传输线的第六端相连,能量回收电路设置在第一传输线的第一端和第二传输线的第三端之间,放电开关(7)连接在第二传输线的第五端和第七端,斩波开关(8)和匹配负载(9)均连接在第一传输线的第二端和第二传输线的第八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宇昕周昊刘庆想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