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光伏组件、电池片和电池片的主栅线的制作方法技术_技高网

光伏组件、电池片和电池片的主栅线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6293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和电池片的主栅线的制作方法,涉及光伏技术领域。该光伏组件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封装件、边框、电连接件、接线盒和电池片,电池片用于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封装件包裹电池片,封装件叠置于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上盖板、下盖板和封装件均设置于边框的容纳空间内,且与边框的内表面贴合,电连接件分别与电池片与接线盒电连接;电池片包括基板和主栅线,主栅线设置于基板的表面,主栅线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线、第一焊接部和鱼叉线,鱼叉线的延伸方向与连接线的延伸方向相同,光伏组件的重量功率密度大于或等于17W/kg,且小于或等于18.5W/kg。该方案能够解决目前电池片的主栅线断栅风险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光伏,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和电池片的主栅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光伏领域中,电池片的电极由主栅线和细栅线两部分构成,主栅线直接连接电池片的外部引线,细栅线引导收集电流并汇总传递到主栅线,而电池片的主栅线和细栅线通常由丝网印刷工艺或钢板印刷工艺印刷制成,其中丝网印刷工艺因技术成熟、操作简单、成本低等特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其市场占比95%以上。

2、丝网印刷通过一定目数及线径的钢丝交叉编制形成网布,然后根据网孔的选择性透墨原理,制成特定图形的网版,再通过印刷即可在基板上批量形成固定图形的主栅线和细栅线,其中网布的开口处可透过浆料,未开口部位不可透过浆料,网布的开口率越大,印刷性越好,相应地细线化程度也就越高。然而,随着细线化程度的提升,在丝网印刷工艺过程中,因钢丝交叉位置形成的网结的干涉,导致形成的主栅线断栅风险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和电池片的主栅线的制作方法,能够解决目前电池片的主栅线断栅风险较高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封装件、边框、电连接件、接线盒和电池片,所述电池片用于将光能转化成电能,所述封装件包裹所述电池片,所述封装件叠置于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之间,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和所述封装件均设置于所述边框的容纳空间内,且与所述边框的内表面贴合,所述电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电池片与所述接线盒电连接,所述电连接件用于将所述电池片产生的电流传输至所述接线盒;

4、所述电池片包括基板和主栅线,所述主栅线设置于所述基板的表面,所述主栅线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线、第一焊接部和鱼叉线,所述鱼叉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接线的延伸方向相同,

5、所述光伏组件的重量功率密度大于或等于17w/kg,且小于或等于18.5w/kg。

6、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片,包括基板和主栅线,所述主栅线设置于所述基板的表面,所述主栅线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线、第一焊接部和鱼叉线,所述鱼叉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接线的延伸方向相同。

7、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印刷电池片的主栅线的网版的制作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光伏组件的电池片,或应用于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池片,包括:

8、s110、确定所述基板上印刷所述主栅线的预设位置;

9、s120、将网布放置于所述基板的表面,抽掉所述网布中遮挡所述预设位置的钢丝,以消除所述网布中与所述预设位置相对区域的网结;

10、s130、向所述网布的开口处涂布浆料,以形成所述主栅线。

11、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印刷电池片的主栅线的网版的制作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光伏组件的电池片,或应用于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池片,包括:

12、s210、将网布放置于所述基板的表面,确定所述基板上印刷所述主栅线的预设位置,以使所述预设位置与所述网布的网结错开,所述预设位置与所述网布的开口相对;

13、s220、向所述网布的所述开口处涂布浆料,以形成所述主栅线。

1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片的主栅线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线、第一焊接部和鱼叉线,鱼叉线的延伸方向与连接线的延伸方向相同,此时该鱼叉线占据的空间较小,有利于减小电池片的尺寸,以使光伏组件的重量功率密度大于或等于17w/kg,且小于或等于18.5w/kg;并且,在丝网印刷工艺过程中,可以将网版的网布开口与主栅线相对,从而使网布的网结避开基板上用于印刷主栅线的预设位置,此时该网布相当于一个无网结的网布,其开口率更大,印刷性能更好,进而使印刷形成的主栅线连续性更好,有利于降低断栅的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610)、下盖板(620)、封装件(630)、边框(640)、电连接件(650)、接线盒(660)和电池片(670),所述电池片(670)用于将光能转化成电能,所述封装件(630)包裹所述电池片(670),所述封装件(630)叠置于所述上盖板(610)与所述下盖板(620)之间,所述上盖板(610)、所述下盖板(620)和所述封装件(630)均设置于所述边框(640)的容纳空间内,且与所述边框(640)的内表面贴合,所述电连接件(650)分别与所述电池片(670)与所述接线盒(660)电连接,所述电连接件(650)用于将所述电池片(670)产生的电流传输至所述接线盒(6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叉线(230)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线(231)和第二支线(232),所述第一焊接部(220)分别与所述第一支线(23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支线(232)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支线(23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支线(232)的第二端均延伸至所述基板(100)的边缘,所述第一支线(231)和所述第二支线(232)均平行于网版的网布(310)在第一方向上的钢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线(231)的线宽和所述第二支线(232)的线宽均为10~30u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线(231)和所述第二支线(232)均为直线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线(231)向所述第二支线(232)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支线(231)的尺寸和所述第二支线(232)的尺寸均小于所述网布(310)的开口(311)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670)还包括焊带(400),所述焊带(400)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410)和第二部分(420),所述第一部分(410)设置于所述连接线(210),所述第二部分(420)设置于所述基板(100),且所述第二部分(420)位于所述第一支线(231)与所述第二支线(23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420)与所述第一支线(231)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二部分(420)与所述第二支线(232)之间具有第二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叉线(23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包括第一鱼叉线(233)和第二鱼叉线(234),所述第一鱼叉线(233)和所述第二鱼叉线(234)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线(210)的两端,所述第一焊接部(220)和所述第二部分(420)均与所述鱼叉线(230)一一对应设置。

9.一种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00)和主栅线(200),所述主栅线(200)设置于所述基板(100)的表面,所述主栅线(200)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线(210)、第一焊接部(220)和鱼叉线(230),所述鱼叉线(23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接线(210)的延伸方向相同。

10.一种用于印刷电池片的主栅线的网版的制作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的电池片,或应用于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11.一种用于印刷电池片的主栅线的网版的制作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的电池片,或应用于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610)、下盖板(620)、封装件(630)、边框(640)、电连接件(650)、接线盒(660)和电池片(670),所述电池片(670)用于将光能转化成电能,所述封装件(630)包裹所述电池片(670),所述封装件(630)叠置于所述上盖板(610)与所述下盖板(620)之间,所述上盖板(610)、所述下盖板(620)和所述封装件(630)均设置于所述边框(640)的容纳空间内,且与所述边框(640)的内表面贴合,所述电连接件(650)分别与所述电池片(670)与所述接线盒(660)电连接,所述电连接件(650)用于将所述电池片(670)产生的电流传输至所述接线盒(6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叉线(230)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线(231)和第二支线(232),所述第一焊接部(220)分别与所述第一支线(23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支线(232)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支线(23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支线(232)的第二端均延伸至所述基板(100)的边缘,所述第一支线(231)和所述第二支线(232)均平行于网版的网布(310)在第一方向上的钢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线(231)的线宽和所述第二支线(232)的线宽均为10~30u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线(231)和所述第二支线(232)均为直线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线(231)向所述第二支线(232)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支线(231)的尺寸和所述第二支线(232)的尺寸均小于所述网布(310)的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赞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