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电路的芯片引脚调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24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1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成电路的芯片引脚调整机构,包括底座和固定安装于底座上表面的立柱,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所述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上设置有厚度调节结构,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用于对芯片引脚进行调整的调节机构;所述厚度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板和抵接组件,所述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相对一侧的内部均开设有调节槽,所述抵接组件安装于右侧调节槽的内侧壁上,所述调节板延伸至左右调节槽的内部。该集成电路的芯片引脚调整机构,通过厚度调节结构和调节机构的配合使用,便于不同厚度的芯片进行摆放,实现能够根据芯片的厚度调整的效果,达到实用性强,适用于不同芯片的引脚进行调整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引脚调整,具体为一种集成电路的芯片引脚调整机构


技术介绍

1、集成电路缩写作ic;或称微电路、微芯片、晶片/芯片(chip)在电子学中是一种将电路小型化的方式,并时常制造在半导体晶圆表面上,而在芯片的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引脚的歪斜,因此需要通过引脚调整装置进行引脚的矫正.

2、但现有的调整装置无法直接将歪斜的引脚位置进行校正,且无法使用不同大小的芯片,实用性较低。经检索,中国专利cn214814382u公开了一种集成电路设计用芯片引脚调整装置,属于集成电路
,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内部的两端皆滑动安装有滑块。该技术固定块顶部可伸缩设置的挤压块,配合底座顶部第一滑槽、滑块、螺杆组成的夹持机构进行使用,随着固定块带动挤压块的同向移动,并利用挤压块端部的锥形设置,能够将挤压块插入到引脚之间的缝隙中,利用挤压块的挤压,将形变的引脚进行分开,对引脚的间距进行调整。

3、但是,该技术集成电路设计用芯片引脚调整装置,只能够对规格大小一致的引脚进行调整,不能够对厚度不同芯片的引脚进行调整,局限性较大,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电路的芯片引脚调整机构,包括底座(1)和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表面的立柱(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调节座(2)和第二调节座(3),所述第一调节座(2)和第二调节座(3)上设置有厚度调节结构,所述立柱(4)上设置有用于对芯片引脚进行调整的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的芯片引脚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座(2)固定安装于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调节座(3)滑动安装于底座(1)的顶部,所述第一调节座(2)和第二调节座(3)相对侧均开设有定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的芯片引脚调整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电路的芯片引脚调整机构,包括底座(1)和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表面的立柱(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调节座(2)和第二调节座(3),所述第一调节座(2)和第二调节座(3)上设置有厚度调节结构,所述立柱(4)上设置有用于对芯片引脚进行调整的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的芯片引脚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座(2)固定安装于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调节座(3)滑动安装于底座(1)的顶部,所述第一调节座(2)和第二调节座(3)相对侧均开设有定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的芯片引脚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1)位于第一调节座(2)和第二调节座(3)的上方,所述立柱(4)的内部开设有转孔和滑口,所述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通过转孔延伸至立柱(4)的内部,且丝杠(9)的底端与立柱(4)的内底壁轴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的芯片引脚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10)通过滑口延伸至立柱(4)的外部,所述调节块(10)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与立柱(4)内部滑动连接的导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锦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鲧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