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检测装置、电池包以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6241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1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绝缘检测装置、电池包以及车辆,其中,绝缘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总线、第一检测开关及第一电阻,第一检测开关的一端被配置为与动力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一检测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被配置为与整车端负极连接;第二总线、第二检测开关及第二电阻,第二检测开关的一端被配置为与动力电池的负极连接,第二检测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被配置为与整车端正极连接。通过控制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的通断情况即可实现对绝缘状态的检测,实现了在低压状态下对绝缘状态进行检测,提高检测车辆绝缘状态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绝缘检测装置、电池包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电动汽车电压平台属于b级电压,通过检测整车绝缘情况来保证高压安全便成为了一个必备功能。

2、在相关技术中,主流的整车绝缘检测方案为由电池包的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 system,简称为bms)负责,通过采用“半平衡桥”方法进行绝缘检测,该方法存在如下问题:

3、①需要在电池包与整车形成高压连接后(即高压主回路的继电器闭合之后),才能检测到整车端的绝缘情况;

4、②当电池包与整车形成高压连接后,受到整车y电容的影响,会导致绝缘检测电压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稳定,检测周期通常为10s,时间较长;

5、上述2个问题的存在,将导致在整车绝缘出现问题的时候,需要驾驶员启动车辆的一段时间后才能检测出来,影响人身安全。

6、由此可知,相关技术中存在检测车辆绝缘状态安全性差的问题。

7、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绝缘检测装置、电池包以及车辆,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检测车辆绝缘状态安全性差的问题。

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绝缘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总线,所述第一总线的一端被配置为与动力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总线的另一端被配置为与整车端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总线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总线,所述第二总线的一端被配置为与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总线的另一端被配置为与整车端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总线上设置有第二控制开关;第一检测开关及第一电阻,所述第一检测开关的一端被配置为与所述动力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检测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被配置为与整车端负极连接;第二检测开关及第二电阻,所述第二检测开关的一端被配置为与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检测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被配置为与整车端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3、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开关包括光耦开关,所述第一检测开关被配置为在电池管理系统上电时导通,并且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下电时断开。

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检测开关包括光耦开关,所述第二检测开关被配置为在电池管理系统上电时导通,并且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下电时断开。

5、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动力电池的电压的k倍,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动力电池的电压的k倍,所述k为正数。

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检测装置还包括电阻检测装置,所述电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动力电池正极与电池包地之间的第一绝缘阻值,检测所述动力电池负极与所述电池包地之间的第二绝缘阻值,检测所述整车端正极与车体地之间的第三绝缘阻值,以及检测整车端负极与车体地之间的第四绝缘阻值,并基于所述第一绝缘阻值、所述第二绝缘阻值、所述第三绝缘阻值以及所述第四绝缘阻值确定车辆的绝缘性。

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动力电池以及上述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绝缘检测装置,所述绝缘检测装置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

8、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围设成容置腔,所述动力电池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以及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所述电池包设置在所述车体上。

1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检测开关和所述第二检测开关连接,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检测开关和所述第二检测开关的导通或断开。

11、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总线和所述第二总线连接。

12、通过本技术,绝缘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总线、第二总线、第一检测开关、第一电阻、第二检测开关以及第二电阻,第一总线的一端被配置为与动力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一总线的另一端被配置为与整车端正极连接,第一总线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总线的一端被配置为与动力电池的负极连接,第二总线的另一端被配置为与整车端负极连接;第二总线上设置有第二控制开关;第一检测开关的一端被配置为与动力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一检测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被配置为与整车端负极连接;第二检测开关的一端被配置为与动力电池的负极连接,第二检测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被配置为与整车端正极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由于在绝缘检测装置中,动力电池的正极可以通过第一检测开关以及第一电阻与整车端负极连接,动力电池的负极可以通过第二检测开关以及第二电阻与整车端正极连接,通过控制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的通断情况即可实现对绝缘状态的检测,实现了在低压状态下对绝缘状态进行检测,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检测车辆绝缘状态安全性差的问题,达到提高检测车辆绝缘状态安全性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开关包括光耦开关,所述第一检测开关被配置为在电池管理系统上电时导通,并且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下电时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开关包括光耦开关,所述第二检测开关被配置为在电池管理系统上电时导通,并且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下电时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动力电池的电压的K倍,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动力电池的电压的K倍,所述K为正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检测装置还包括电阻检测装置,所述电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动力电池正极与电池包地之间的第一绝缘阻值,检测所述动力电池负极与所述电池包地之间的第二绝缘阻值,检测所述整车端正极与车体地之间的第三绝缘阻值,以及检测整车端负极与车体地之间的第四绝缘阻值,并基于所述第一绝缘阻值、所述第二绝缘阻值、所述第三绝缘阻值以及所述第四绝缘阻值确定车辆的绝缘性。

6.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电池以及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绝缘检测装置,所述绝缘检测装置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围设成容置腔,所述动力电池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以及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池包,所述电池包设置在所述车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检测开关和所述第二检测开关连接,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检测开关和所述第二检测开关的导通或断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总线和所述第二总线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开关包括光耦开关,所述第一检测开关被配置为在电池管理系统上电时导通,并且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下电时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开关包括光耦开关,所述第二检测开关被配置为在电池管理系统上电时导通,并且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下电时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动力电池的电压的k倍,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动力电池的电压的k倍,所述k为正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检测装置还包括电阻检测装置,所述电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动力电池正极与电池包地之间的第一绝缘阻值,检测所述动力电池负极与所述电池包地之间的第二绝缘阻值,检测所述整车端正极与车体地之间的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天送沈成宇曹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浦青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