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带轧制生产过程中的辊缝设定方法、装置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607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薄带轧制生产过程中的辊缝设定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轧制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针对金属薄带的轧制过程中金属薄带的轧制力的预测精度低、预测过程复杂的问题。包括:获取金属薄带轧制过程中的相关数据;根据上下轧辊的原始半径设定初始轧辊压扁半径;根据相关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计算轧制变形区金属薄带的平均变形抗力和出口变形抗力;根据工艺参数计算轧制变形区金属薄带的轧制力;结合获取以及求得的数据计算上下轧辊的压扁半径;该半径与初始轧辊压扁半径的关系满足预设条件时,求得的轧制力为最终轧制力;计算金属薄带的设定辊缝。能精确预测轧制过程中金属薄带的轧制力,且具有良好的可编程性,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制,尤其涉及一种薄带轧制生产过程中的辊缝设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介绍

1、薄带轧制是一种先进的金属加工技术,主要用于制备高精度、轻量化和高性能的金属制品。随着3c产品微型化和微制造技术兴起,电子、计算机、医疗、能源、交通等行业对高质量金属薄带出现迫切需求,轧制薄带的开发研究与产业化成为新热点。

2、对于薄带轧制,轧机辊缝的设定在其制造过程中对产品的形状尺寸质量、机械性能、厚度均匀性以及生产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轧制过程中,需要对材料性能、轧制工艺、轧制力能参数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以此提高轧制效率和带材质量。在辊缝设定过程中,轧制力模型对薄带的轧制过程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预测精度直接影响成品薄带的厚度和板形,而且轧制力决定着辊缝设定值的大小。

3、目前,针对金属薄带的轧制过程中辊缝值缺乏成熟方便的设定方法,导致针对金属薄带的轧制过程中金属薄带的轧制力的预测精度低、预测过程比较复杂。

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更为可靠的薄带轧制生产过程中的辊缝设定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带轧制生产过程中的辊缝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带轧制生产过程中的辊缝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上下轧辊的压扁半径与所述初始轧辊压扁半径之间的关系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带轧制生产过程中的辊缝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工艺参数计算轧制变形区金属薄带的轧制力,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带轧制生产过程中的辊缝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金属薄带的初始厚度、所述入口厚度以及所述出口厚度,计算轧制变形区金属薄带的平均变形抗力和出口变形抗力,具体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带轧制生产过程中的辊缝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带轧制生产过程中的辊缝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上下轧辊的压扁半径与所述初始轧辊压扁半径之间的关系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带轧制生产过程中的辊缝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工艺参数计算轧制变形区金属薄带的轧制力,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带轧制生产过程中的辊缝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金属薄带的初始厚度、所述入口厚度以及所述出口厚度,计算轧制变形区金属薄带的平均变形抗力和出口变形抗力,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带轧制生产过程中的辊缝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金属薄带的入口厚度、出口厚度、宽度、前张力、后张力、杨氏模量、泊松比、初始轧辊压扁半径以及轧制变形区金属薄带的平均变形抗力,计算入口弹性压缩区轧制力以及出口弹性回复区轧制力,具体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元铭苏军王振华杜旺哲郝平菊和东平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