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水电用防洪挡水体及防洪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594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9
本技术属于水利防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水电用防洪挡水体及防洪机构。本技术中的防洪挡水体包括挡水体本体;挡水体本体内设置有放置槽;挡水体本体两相对外侧壁上,对称的开有T型槽;挡水体本体迎水面上铰接有缓冲机构和连接有用于对缓冲机构锁位的限制机构;挡水体本体的迎水面上开有多个用于设置缓冲机构的导向槽。防洪机构是由H型卡接块将左右相邻的水利水电用防洪挡水体连接而成的。本技术提供了防洪过程中稳定性,使得防洪的效果更好,且能够根据流道的不同宽度进行合适个数挡水体本体的组装,来堵截洪水,不仅简单方便,而且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利防洪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水利水电用防洪挡水体及防洪机构


技术介绍

1、现今的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利工程在修建过程中,通常需要修建防洪装置来阻水和排水,但目前的水利防洪装置缺少缓冲结构,抗冲击能力不强,并且难以将水体从防洪装置内快速排出,容易对防洪装置造成损坏。

2、授权公开号为cn217298773u的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防洪装置,该防洪装置当受到水体冲击时,水体撞击在挡水板上,水体通过挡水板上的第二槽体撞击在活动板上,此时活动柱沿固定筒的内壁移动对弹簧进行挤压,弹簧实现缓冲作用,抵消水体的冲击力,从而提高该装置的抗冲击能力。

3、然而上述专利中,挡水板与挡水体活动连接,且与挡水体不可拆卸,在运输该防洪装置时较为不便,同时两个挡水体之间缺少卡接结构,在将多个挡水体排列使用时,挡水体排列后的稳定性较差,影响防洪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利水电用防洪挡水体。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水电用防洪挡水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水体本体(1);挡水体本体(1)内设置有放置槽(7);挡水体本体(1)两相对外侧壁上,对称的开有T型槽(2);挡水体本体(1)迎水面上铰接有缓冲机构和连接有用于对缓冲机构锁位的限制机构;挡水体本体(1)的迎水面上开有多个用于设置缓冲机构的导向槽(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用防洪挡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水体本体(1)的侧向截面为上大、下小的梯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用防洪挡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板(8)、抵杆(10)和弹簧(11);所述的缓冲板(8)的顶部铰接在挡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水电用防洪挡水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水体本体(1);挡水体本体(1)内设置有放置槽(7);挡水体本体(1)两相对外侧壁上,对称的开有t型槽(2);挡水体本体(1)迎水面上铰接有缓冲机构和连接有用于对缓冲机构锁位的限制机构;挡水体本体(1)的迎水面上开有多个用于设置缓冲机构的导向槽(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用防洪挡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水体本体(1)的侧向截面为上大、下小的梯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用防洪挡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板(8)、抵杆(10)和弹簧(11);所述的缓冲板(8)的顶部铰接在挡水体本体(1)迎水面的上部;所述弹簧(11)置于挡水体本体(1)的导向槽(9)内,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抵杆(10)的内端和导向槽(9)的槽底相抵,抵杆(10)的外端与缓冲板(8)的背水面相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用防洪挡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板(8)的宽度与挡水体本体(1)的宽度相同,缓冲板(8)的高度小于挡水体本体(1)迎水面的高度。

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保龙迟欣赵艳王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