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是涉及咬合桩导墙结构及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1、咬合桩导墙是一种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临时性结构,主要用于确保主体结构的稳定和施工安全。受咬合桩形状影响,导墙内侧一般为圆弧状,现有的咬合桩导墙模板大多为现场搭建,效率较低且回收较为困难,而导墙的圆弧状结构使其稳定性控制难度较大,进而影响导墙施工质量。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8880844u公开了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咬合桩施工用导墙模板装置,其包括模板组件以及用于支撑模板组件的支撑结构,由于模板组件中的模板单元为拼接式可拆卸连接结构,且模板组件和支撑结构为互相独立的部件,使用过程中,通过调节支撑结构中支撑杆的移动方向即可对模板装置进行组装或拆卸,施工效率高,能够实现快速搭建导墙模板;另外,该模板装置可重复利用,可降低施工成本。
3、但是,现有的导墙支撑结构的调节需要人工控制,使得支撑结构能够对导墙进行稳定支撑,用于支撑的杆件既不能过度伸出,影响导墙的平衡,也不能与导墙内壁的间隙过大,无法稳定支撑导墙,导致在进行调节时,需要反复调试,以保证支撑
...【技术保护点】
1.咬合桩导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本体(1)、支撑机构(2)和抵接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咬合桩导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机构(2)包括底座(22)、支撑轴(23)、安装盘(24)和连接杆(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咬合桩导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组件(33)包括延伸杆(331)、第二弹性件(332)和安装架(3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咬合桩导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推架(211)上还设有复位组件(34),复位组件(34)包括直线驱动器(341)和推块(34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咬合桩导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本体(1)、支撑机构(2)和抵接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咬合桩导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机构(2)包括底座(22)、支撑轴(23)、安装盘(24)和连接杆(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咬合桩导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组件(33)包括延伸杆(331)、第二弹性件(332)和安装架(3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咬合桩导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推架(211)上还设有复位组件(34),复位组件(34)包括直线驱动器(341)和推块(34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咬合桩导墙结构,其特征在于,直线驱动组件(32)包括螺杆(321)和导向杆(3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超,薛军,张楠,薛太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文德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