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phoQ基因突变体、应用及其验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592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类phoQ基因突变体、应用及其验证方法,phoQ基因突变体与野生型phoQ基因相比,分别具有以下c.1375G>T、c.749T>A、c.1175G>A、c.1154G>A、c.881G>A五种突变中的一种;phoQ基因突变体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5。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带有SNP突变的基因克隆到原始不含突变位点的菌株中,原始菌株对多粘菌素的MIC值上升4~8倍,证实了SNP突变可介导多粘菌素耐药;通过检测phoQ突变基因突变体在阴沟肠杆菌中是否存在,可以有效地检测阴沟肠杆菌是否对多粘菌素耐药,有助于肠杆菌属细菌对多粘菌素耐药的机制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检测,尤其涉及一类phoq基因突变体、应用及其验证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多粘菌素(polymyxin)是从多粘杆菌培养液中获得的一种多肽类抗生素,包括5种不同的类型(多粘菌素a,b,c,d和e),目前仅多粘菌素b(poly b)和多粘菌素e(polye)用于临床。多粘菌素带有5个游离氨基,在生理ph下呈正电荷,能够与革兰氏阴性菌外膜上脂多糖(lps)的带负电荷的磷酸根产生静电吸引,导致ca2+,mg2+离子不能在lps表面稳定存在,致使细菌外膜结构混乱,渗透性增加;然后多粘菌素进入细菌外膜,损伤细胞质膜,导致内含物外泄,使细菌死亡。且多粘菌素对生长繁殖期和静止期的细菌都有效,与其他抗生素之间交叉耐药较少。20世纪40年代得到认可,20世纪50年代后期应用于临床。但在20世纪70年代时,由于它们潜在的肾毒性和神经毒性以及其他毒性较低的抗生素的出现,使得多粘菌素的使用频率降低。近些年,多粘菌素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如多重耐药细菌(mdr)和泛耐药细菌(xdr)的挽救性治疗方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phoQ基因突变体在制备用于检测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是否对多粘菌素E耐药的试剂盒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phoQ基因突变体的突变基因>120027_6B_phoPQG881A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phoQ基因突变体在制备用于检测阴沟肠杆菌是否对多粘菌素E耐药的试剂盒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检测阴沟肠杆菌是否对多粘菌素E耐药的试剂盒通过检测所述phoQ基因突变体在阴沟肠杆菌中是否存在,进而实现阴沟肠杆菌是否对多粘菌素E耐药的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1.phoq基因突变体在制备用于检测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是否对多粘菌素e耐药的试剂盒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phoq基因突变体的突变基因>120027_6b_phopqg881a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