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5417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储能装置,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壳体和导流罩,所述壳体设置于设备箱体,并罩设在设备箱体的设备进风口,且所述壳体具有敞开口,所述壳体与所述设备箱体限定出第一消声腔;所述导流罩位于所述壳体内,并罩设于所述设备进风口,所述导流罩具有进入口,所述导流罩与所述设备壳体限定出第二消声腔,且所述第一消声腔与所述第二消声腔通过所述进入口连通。所述风机组件可通过第一消声腔和第二消声腔形成多级共振消声结构,可以优化风机组件的防声泄露及防声污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装置隔音,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储能装置越来越普及,储能装置可控制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交直流的变换,在无电网情况下可以直接为交流负荷供电。储能装置通常由整流逆变组件、直流断路器、变压器、电容、电抗、控制单元等构成,存在大量发热器件,储能装置内部过热会影响整个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为了满足散热需求,现有的储能装置大多通过在风道内部设置风机的方式来进行内部散热,但与此同时风机运行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噪声,尤其在居民生活区域,风机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

2、相关技术中,储能装置的风机大多直接放置在设备进风口附近,导致风机运行噪声易传播至外界环境中,造成严重的声泄露和声污染,影响了周围环境和人们的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可通过第一消声腔和第二消声腔形成多级共振消声结构,可以优化风机组件的防声泄露及防声污染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12)和弯头(14),所述风机(12)通过安装板(13)安装于所述设备进风口,所述安装板(13)具有安装口,所述弯头(14)设置于所述壳体(11),遮挡所述敞开口,并相对所述壳体(11)弯折,所述弯头(14)限定出风道进风口(1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进风口(141)的横截面积为S1,所述第一消声腔(111)的最大横截面积为S2,所述安装口的横截面积为S3,且满足S1、S3均小于S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12)和弯头(14),所述风机(12)通过安装板(13)安装于所述设备进风口,所述安装板(13)具有安装口,所述弯头(14)设置于所述壳体(11),遮挡所述敞开口,并相对所述壳体(11)弯折,所述弯头(14)限定出风道进风口(1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进风口(141)的横截面积为s1,所述第一消声腔(111)的最大横截面积为s2,所述安装口的横截面积为s3,且满足s1、s3均小于s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3)包括:板体(131)、连接环(132)以及安装部(133),所述板体(131)与所述设备箱体(21)相连,所述板体(131)具有安装口,所述连接环(132)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133)相连,所述连接环(132)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口相连,以使所述安装部(133)相较所述板体(131)下沉、所述风机(12)位于所述安装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安装板(13)的数量与所述风机(12)的数量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132)的纵截面呈梯形,以使所述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世文姚琦周骋周杰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