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动压沿空巷道多级卸压恒阻释能耦合支护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505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巷道围岩支护技术领域,具体为强动压沿空巷道多级卸压恒阻释能耦合支护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巷道掘进,在断面成型后封闭围岩,在沿空巷道顶板钻孔安装锚杆和NPR锚索,锚杆支护和NPR锚索均垂直于巷道掘进方向,支护施工完毕经后处理进行永久支护;通过对顶板岩层切缝,靠近工作面侧的顶板进行预裂切顶卸压,煤柱侧的顶板进行断顶卸压,实现多级卸压;巷道帮部钻孔卸压,根据地应力测试方法探查巷帮应力状态,确定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和与其垂直的钻孔卸压施工方向,确定卸压钻孔施工参数并进行钻孔;对巷道底板切缝,进行底板预裂卸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巷道围岩支护,具体为强动压沿空巷道多级卸压恒阻释能耦合支护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矿物开采过程中为了确保安全,需要进行支护。以井工开采模式的煤矿为例,采煤工作面上的覆岩层运动是回采工作面及回采巷道矿压显现的力学根源,由于上覆岩层中存在厚层坚硬顶板,使得回采工作面及回采巷道矿压显现剧烈,尤其是对于上覆岩层中具有厚层坚硬顶板的沿空巷道,厚层坚硬顶板的破断极易诱发沿空巷道矿压显现剧烈。

3、究其根源,沿空巷道强动压主要是因为顶板中具有厚层坚硬顶板,随着工作面的回采,使得临近采空区的沿空巷道上覆岩层中悬顶宽度和面积不断加大,进而导致沿空巷道侧向和倾向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大、应力集中程度高,在高静载和高动载耦合作用下导致沿空巷道围岩大变形破坏现象频发,巷道支护难度大、支护工艺复杂,多次返修仍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严重影响了回采工作面的安全高产高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强动压沿空巷道多级卸压恒阻释能耦合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动压沿空巷道多级卸压恒阻释能耦合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和锚索交错布置,形成双耦合承载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动压沿空巷道多级卸压恒阻释能耦合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为NPR锚索锚索,锚杆和NPR锚索通过相应的钢带配合进行支护施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动压沿空巷道多级卸压恒阻释能耦合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面侧预裂切顶卸压,具体为:根据切缝参数利用双向聚能张拉爆破实施切缝,完成预裂切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动...

【技术特征摘要】

1.强动压沿空巷道多级卸压恒阻释能耦合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动压沿空巷道多级卸压恒阻释能耦合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和锚索交错布置,形成双耦合承载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动压沿空巷道多级卸压恒阻释能耦合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为npr锚索锚索,锚杆和npr锚索通过相应的钢带配合进行支护施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动压沿空巷道多级卸压恒阻释能耦合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面侧预裂切顶卸压,具体为:根据切缝参数利用双向聚能张拉爆破实施切缝,完成预裂切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动压沿空巷道多级卸压恒阻释能耦合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煤柱侧断顶卸压,具体为:根据切缝参数利用断顶爆破控制沿空巷道顶板悬顶长度,顶板岩层垮落完成卸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张俊瑶孙晓明王炯何林森石富坤缪澄宇于雪倩高乾坤王楚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