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车辆技术

技术编号:413496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车辆。负极极片包括集流体;有机涂层,有机涂层设置在集流体的至少一侧,有机涂层包括:粘结剂、导电剂和有机组分添加剂,有机组分添加剂包括有机磺酸盐类物质,其分子结构中包括苯磺酸基团,苯环上的取代基R包括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subgt;8‑12</subgt;烷基、酯基、羧基、酰胺基、氰基和羟基中的至少之一;负极活性材料层,负极活性材料层设置在有机涂层远离集流体的一侧。负极极片有机涂层中加入有机组分添加剂可以有效加强电解液对极片的浸润效果,同时可以提高负极活性材料层与有机涂层、有机涂层与集流体之间的粘接力,从而提高负极极片的剥离力。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负极极片具有较高的剥离力和较好的电解液浸润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具体地,涉及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电池行业的飞速发展,目前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的电池需求更加迫切,为满足市场需求,在现有商业石墨负极粒径、形貌确定的前提下,通常会通过提升活性物质占比,减少粘结剂的用量,增大极片压实密度来达到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但是由于作为集流体的金属箔表面比较光滑,接触面较小,与负极材料的粘结性较差,减少粘结剂的用量,会降低负极极片的剥离力,在电池长循环过程中,出现活性涂层脱落,导致电芯容量跳水、安全性能下降等问题;同时极片压实密度过高,会导致负极极片孔隙率降低,增大电解液浸润难度和界面阻抗,极片电解液浸润不均会影响电池的容量发挥和循环衰减速率快。

2、因此,现有的负极极片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车辆,该负极极片具有较高的极片剥离力和较好的电解液浸润性,从而可以提高含有其的电池的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C8-12烷基中主链上的碳原子数为8-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C8-12烷基包括-(CH2)11CH3、-(CH2)10CH3或-(CH2)9CH3。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涂层包括:20-100重量份的粘结剂,10-100重量份的导电剂和5-20重量份的有机组分添加剂。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包括聚乙烯醇、乙烯乙酸乙烯酯、聚丙烯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c8-12烷基中主链上的碳原子数为8-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c8-12烷基包括-(ch2)11ch3、-(ch2)10ch3或-(ch2)9ch3。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涂层包括:20-100重量份的粘结剂,10-100重量份的导电剂和5-20重量份的有机组分添加剂。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包括聚乙烯醇、乙烯乙酸乙烯酯、聚丙烯酸酯、聚氨酯、环氧胶和酚醛中的至少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包括石墨烯、碳纳米管、活性碳、片状石墨、导电炭黑和碳纤维中的至少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涂层的厚度为0.5μm-1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金磊杜鹏杜昌朝方钢牛亚琪潘福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