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装置、设备箱体以及储能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494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尘装置、设备箱体以及储能设备,所述防尘装置包括:盖体和遮挡组件,所述盖体具有出风口,所述遮挡组件包括挡板和复位件,所述挡板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盖体,以在遮挡所述出风口的防尘位置和避让所述出风口的通流位置之间切换,所述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挡板复位至所述防尘位置,其中,所述挡板适于在气流作用下,由所述防尘位置切换至所述通流位置。由此,所述防尘装置可以实现根据风机的运行状态,以避让或遮挡出风口,提升风机散热效果、优化防尘效果,并节省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设备防尘,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尘装置、设备箱体以及储能设备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快速发展,储能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储能设备中设备箱体的设计为重要关注点之一,设备箱体的主要功能是合理安置模组,并为模组的使用提供良好、可控的工作环境,为保证模组工作效率,一般设置有风机对模组进行散热,同时,设备箱体上形成有相应的出风口以与风机匹配。

2、对于设置有风机的设备箱体,外界灰尘或有害气体易从出风口进入到箱体内,尤其当设备箱体处于如荒漠地区这样的恶劣工作环境时,风沙进入箱体后会影响储能设备的正常使用,现有的出风口一般通过安装防尘棉实现防尘,但防尘棉需要定期清理内部沙尘及定期更换,增加了维护成本,且防尘棉透风性差,严重削弱了风机风量,导致散热效果差,因此,如何实现设备箱体出风口的经济防尘,同时又不影响风机的散热效果,成为了新的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尘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尘装置,所述防尘装置用于遮挡风机(22),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组件(12)还包括转动环(123),所述转动环(12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盖体(11)上,并适于在气流带动下转动,所述复位件(122)设置于所述挡板(121)与所述转动环(123)之间,且所述挡板(121)的运动方向位于所述盖体(11)的径向上,所述挡板(121)的运动方向与气流方向正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21)为多个,每个所述挡板(121)均构造为扇形板,以通过多个所述挡板(121)遮挡所述出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装置,所述防尘装置用于遮挡风机(22),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组件(12)还包括转动环(123),所述转动环(12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盖体(11)上,并适于在气流带动下转动,所述复位件(122)设置于所述挡板(121)与所述转动环(123)之间,且所述挡板(121)的运动方向位于所述盖体(11)的径向上,所述挡板(121)的运动方向与气流方向正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21)为多个,每个所述挡板(121)均构造为扇形板,以通过多个所述挡板(121)遮挡所述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122)包括:第一杆(1221)、第二杆(1222)以及弹性件,所述第一杆(1221)与所述转动环(123)相连,所述第二杆(1222)与所述挡板(121)相连,所述第二杆(1222)嵌套在所述第一杆(1221)上,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杆(1221)内,并推抵于所述第二杆(1222)伸入所述第一杆(1221)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21)的边沿设置有翻边板(124),所述第二杆(1222)与所述翻边板(124)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尘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张东飞苏金国胡傲生韩光兆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