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含氯废气安全中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用于含氯废气安全中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4919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含氯废气安全中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如下步骤:S1:含氯废气进入一级喷射混合器,与吸收液接触中和,之后通过一级分液罐进行分离;S2:步骤S1分离后的废气进入二级喷射混合器,与吸收液接触中和,之后通过二级分液罐进行分离,处理后的废气进入吸收塔后排放,步骤S1、S2中和得到的中和液进行冷却、循环。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主要吸收设备为喷射混合器和分液罐,吸收塔仅为保安作用,体积小,成本低;同时可为主生产装置提供稳定下游压力,保证主生产装置的连续稳定生产,综合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含氯废气安全中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工业化的氯碱废氯气处理单元通常是采用两级非金属填料吸收塔,采用碱液吸收排放的氯气,并兼顾次氯酸钠的生产。第一级吸收塔采用循环泵连续循环进行的吸收氯气,直至吸收液中的烧碱含量满足成品次氯酸钠的生产。一级吸收塔排放的尾气送入二级吸收塔,最终排放。

2、用这种生产方案有一些弊端:生产次氯酸钠过程,会导致填料内部高盐结晶,堵塔,憋高废氯气总管的压力,有可能造成氯气在废气总管法兰泄漏,影响正常生产。为了保证一级吸收塔次钠质量,一级吸收塔吸收能力有限,增大了跑氯的概率。

3、填料塔设备复杂,投资相对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含氯废气安全中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经济性好的废氯气中和处理工艺,可实现降低投资,简单操作的处理方法。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用于含氯废气安全中和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

4、s1:含氯废气进入一级喷射混合器,与吸收液接触中和,之后通过一级分液罐进行分离,得到第一中和液和第一废气;

5、s2:步骤s1中分离后的第一废气进入二级喷射混合器,与吸收液接触中和,之后通过二级分液罐进行分离,得到第二中和液和第二废气,第二废气进入吸收塔后排放。

6、进一步地,一级喷射混合器、二级喷射混合器选自静态混合器;

7、优选地,所述静态混合器以泵送吸收液为动力,通过文丘里效应为含氯废气提供负压,并完成含氯废气与吸收液的混合反应;

8、优选地,所述吸收液选自碱液,进一步优选为烧碱溶液。

9、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分液罐设置有溢流口,溢流口连接次钠罐,第一中和液由溢流口溢流至次钠罐;

10、优选地,所述第一中和液经冷却后循环作为步骤s1的吸收液,控制温度在10~15℃;

11、所述二级分液罐的溢流口连接一级分液罐,第二中和液由溢流口溢流至一级分离罐,并作为步骤s1的吸收液;

12、优选地,所述第二中和液经冷却后循环作为步骤s2的吸收液。

13、进一步地,吸收塔的吸收液来自二级分离罐的冷却中和液和/或高位碱罐根据调节阀加入的新鲜碱液;

14、优选地,碱浓度通过orp控制器自动控制;

15、优选地,步骤s1中吸收液的orp控制在300~500。

16、进一步地,步骤s2中的处理后的废气进入吸收塔后排放,排放的废气中氯气含量低于5ppm。

17、一种用于含氯废气安全中和处理的方法使用的装置,包括一级喷射混合器、应急罐组件、一级分液罐、二级喷射混合器、二级分液罐、三级吸收塔、高位碱罐;

18、一级喷射混合器的一侧设有进气管道,一级喷射混合器通过管道与一级分液罐连接,应急罐组件通过管道与一级喷射混合器连接;

19、高位碱罐通过管道与一级分液罐连接,一级分液罐的顶部通过管道与二级喷射混合器连接;一级分液罐的底部通过管道与二级分液罐连接;

20、二级分液罐与二级喷射混合器通过管道连接;

21、二级分液罐的底部与三级吸收塔的上部连接,三级吸收塔的底部通过管道与二级分液罐连接。

22、进一步地,进气管道上设有第一压力控制器,一级喷射混合器与一级分液罐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接,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支管、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分析仪表;

23、第一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管道连接,第一支管上设有第一温度控制器;

24、一级喷射混合器与应急罐组件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接;

25、一级分液罐内设有第一液位计;

26、一级分液罐的溢流口通过管道与次钠罐连接,次钠罐通过管道与进气管道连接,次钠罐的一侧设有排出次钠管道,排出次钠管道上设有次钠泵;

27、次钠罐上设有第二液位计,第二液位计与次钠泵电性连接;

28、一级分液罐的底部设有第三管道,第三管道与第一冷却组件连接,第一冷却组件与第二管道连接;

29、第三管道上设有一级循环泵;

30、高位碱罐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三管道连通,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

31、进一步地,第一冷却组件包括一级冷却器;

32、一级冷却器的上部设有第一冷却水回水管,一级冷却器的下部设有第二冷却水出水管;

33、第三管道与一级冷却器的底部连接,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二支管,第二支管与第二管道连接,第二支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34、一级冷却器的上部通过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

35、二级分液罐的底部通过第五管道连接有第二冷却组件,第二冷却组件与二级喷射混合器连接;

36、第五管道上设有二级循环泵;

37、第二冷却组件包括二级冷却器,第五管道与二级冷却器的下部连接,二级冷却器通过第六管道与二级喷射混合器连接;

38、第五管道的一侧设有第三支管,第三支管与第六管道连通,第三支管上设有第三阀门;

39、第六管道上设有第七管道,第七管道与负水封组件连接;

40、二级冷却器的上部设有第二冷却水回水管,二级冷却器的下部设有第二冷却水出水管。

41、进一步地,第五管道通过连接管道与第三冷却组件连接;

42、负水封组件的底部通过第八管道与二级分液罐与三级吸收塔之间的管路连接;

43、二级分液罐与二级喷射混合器通过第九管道连接,第九管道上依次设有第四支管、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分析仪表;

44、第四支管上设有第二温度控制器;

45、二级分液罐的顶部通过第十管道与进气管道连接,第十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第四阀门与第一压力控制器电性连接;

46、第十管道通过第五支管与三级吸收塔的下部连接,三级吸收塔的一侧设有第十一管道,第十一管道与第十管道连通,第十一管道上设有压差控制器。

47、进一步地,三级吸收塔的顶部设有第十二管道,第十二管道上设有第三分析仪表,第十二管道上设有第五支管与进气管道连接;

48、第五支管上设有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

49、第六阀门与差压控制器电性连接;

50、第五管道上设有第六支管,第六支管与第三冷却组件连接,第三冷却组件与三级吸收塔的一侧连接;

51、第三冷却组件包括三级冷却器,第五管道的第六支管与三级吸收塔连接,三级冷却器的上部通过第十三管道与三级吸收塔连接;

52、第十三管道上设有第七阀门,第七阀门与流量控制器连接;

53、第三管道通过第七支管与第十三管道连接,第七支管上设有第八阀门,第七支管上设有第八支管,第八支管上设有第九阀门,第八阀门和第九阀门与第一分析仪表连接;

54、第三管道通过第九支管与应急罐组件连接,第九支管上设有第十阀门;

55、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含氯废气安全中和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含氯废气安全中和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级喷射混合器、二级喷射混合器选自静态混合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含氯废气安全中和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分液罐设置有溢流口,溢流口连接次钠罐,第一中和液由溢流口溢流至次钠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含氯废气安全中和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吸收塔的吸收液来自二级分离罐的冷却中和液和/或高位碱罐根据调节阀加入的新鲜碱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含氯废气安全中和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处理后的废气进入吸收塔后排放,排放的废气中氯气含量低于5ppm。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含氯废气安全中和处理的方法使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喷射混合器、应急罐组件、一级分液罐、二级喷射混合器、二级分液罐、三级吸收塔、高位碱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管道上设有第一压力控制器,一级喷射混合器与一级分液罐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接,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支管、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分析仪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冷却组件包括一级冷却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五管道通过连接管道与第三冷却组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三级吸收塔的顶部设有第十二管道,第十二管道上设有第三分析仪表,第十二管道上设有第五支管与进气管道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含氯废气安全中和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含氯废气安全中和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级喷射混合器、二级喷射混合器选自静态混合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含氯废气安全中和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分液罐设置有溢流口,溢流口连接次钠罐,第一中和液由溢流口溢流至次钠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含氯废气安全中和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吸收塔的吸收液来自二级分离罐的冷却中和液和/或高位碱罐根据调节阀加入的新鲜碱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含氯废气安全中和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处理后的废气进入吸收塔后排放,排放的废气中氯气含量低于5ppm。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鹤楠吕威鹏李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