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楞次定律的实验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4626 阅读:5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验证楞次定律的实验仪器。这种实验仪器,第一线圈(1)的两个接线柱(2)与电流表(3)相接,第二线圈(4)的零匝接线柱(6)与电池(5)的负极相连,第二线圈(4)的180匝接线柱(7)或360匝接线柱(8)或540匝接线柱(9)与电池(5)的正极相连,第二线圈(4)的柱体(10)的外径小于第一线圈(1)的内孔(11)的内径。本仪器等于将单匝线圈改进成多匝线圈,大大增强了感应磁场,增大了感应磁场与原磁场的相互作用力,因此实验效果十分明显。另外,第二线圈由三个成倍增加匝数的接线柱可供选择,通过一一实验,可发现随着线圈匝数的增加,感应磁场增强,感应电流增大,对验证楞次定律更有帮助。(*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学实验仪器。
技术介绍
楞次定律是一条电磁学的定律,楞次定律可表述为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 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目前,高中物理课本中有一个验证楞次定律的演示实验,是 通过单匝铝框磁通量的变化进行演示的,其效果不理想。原因是通过单匝铝框的磁通量变 化较弱,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不大,因此感应电流的磁场不强,原磁场与感应电流 的磁场作用力不大,结果实验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效果明显的验证楞次定律的实验仪器。 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验证楞次定律的实验仪器,第一线圈的两 个接线柱与电流表相接,第二线圈的零匝接线柱与电池的负极相连,第二线圈的180匝接 线柱或360匝接线柱或540匝接线柱与电池的正极相连,第二线圈的柱体的外径小于第一 线圈的内孔的内径。 由于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故本技术等于将单匝线圈改进成多匝线圈,大大 增强了感应磁场,增大了感应磁场与原磁场的相互作用力,因此实验效果十分明显。另外, 第二线圈由三个成倍增加匝数的接线柱可供选择,通过一一实验,可发现随着线圈匝数的 增加,感应磁场随之增强,感应电流随之增大,对验证楞次定律更有帮助。同时本技术 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观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如图l所示,这种验证楞次定律的实验仪器,第一线圈1的接线柱2与电 流表3相接,第二线圈4的零匝接线柱6与电池5的负极相连,第二线圈4的180匝接线柱 7或360匝接线柱8或540匝接线柱9与电池5的正极相连,第二线圈4的柱体10外径小 于第一线圈l的内孔ll的内径。 实施例2,如实施例1所述的验证楞次定律的实验仪器,电池5置于电池串联盒12 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验证楞次定律的实验仪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线圈(1)的两个接线柱(2)与电流表(3)相接,第二线圈(4)的零匝接线柱(6)与电池(5)的负极相连,第二线圈(4)的180匝接线柱(7)或360匝接线柱(8)或540匝接线柱(9)与电池(5)的正极相连,第二线圈(4)的柱体(10)的外径小于第一线圈(1)的内孔(11)的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验证楞次定律的实验仪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线圈(1)的两个接线柱(2)与电流表(3)相接,第二线圈(4)的零匝接线柱(6)与电池(5)的负极相连,第二线圈(4)的180匝接线柱(7)或360匝接线柱(8)或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多斯江佳尔木哈买提
申请(专利权)人:多斯江佳尔木哈买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