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宏戈专利>正文

静电感应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4550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电感应电动机,机壳(1)内腔为圆柱体空腔,机壳内绝缘层(4)与机壳(1)连接,定子片(6)与机壳内绝缘层(4)连接,轴承(3)设置在机壳(1)前后盖内侧居中位置,轴承(3)套在轴(2)上,轴(2)上设置有转子片(5),转子片(5)与轴(2)绝缘,转子片(5)与定子片(6)相互插入,均匀间隔且互相绝缘,轴(2)上设置有转子电阻(9),转子片(5)通过转子引线(8)将转子电阻(9)串入两组转子片之间,定子片(6)和定子引线(7)相连后引出机壳(1)和电源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动机可输出大功率,其材料不使用硅钢片和铜材,可大幅降低成本,该电动机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电动才几,具体涉及一种静电感应电动才几。
技术介绍
通常电动机是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以提供旋转能力。现在的电动机一般 采用电磁感应原理设计,而静电感应电动机目前尚无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静电感应电动机,它适用于交流电 场合中,能够解决大功率输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一种静电感应电动机,它包括机壳l、轴2、轴承3、 机壳内绝缘层4、转子片5、定子片6、定子引线7、转子引线8和转子电阻9, 机壳1内腔为圆柱体空腔,机壳内绝缘层4与机壳1连接,定子片6与机壳内 绝缘层4连接,轴承3设置在机壳1前后盖内侧居中位置,轴承3套在轴2上, 轴2上设置有转子片5,转子片5与轴2绝缘,转子片5与定子片6相互插入, 均匀间隔且互相绝缘,轴2上设置有转子电阻9,转子片5通过转子引线8将 转子电阻9串入两组转子片之间,定子片6和定子引线7相连后引出机壳1和 电源连才妻。所述的转子片5和定子片6为扇形薄片,薄片的材料是金属材料外敷设绝 缘材料或绝缘材料内夹导体薄膜中的一种。每层定子片6由两片以上组成,且定子片6沿机壳内腔一周垂直设置在机 壳内绝缘层4上,纵向设置两层以上,每层均匀间隔且相互绝缘,每层定子片6 的角度相加为360度,每层转子片5由两片组成,对称垂直设置在轴2上,纵向设置两层以上。所述的转子电阻9为压敏电阻。本专利技术与现有^l支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电动^/U可输出大功率,其材 料不使用硅钢片和铜片,可大幅降低成本,该电动机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维 护。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中定子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转子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静电感应电动机,它包括机壳l、轴2、轴承3、机壳内绝缘层4、转 子片5、定子片6、定子引线7、转子引线8和转子电阻9,机壳l内腔为圆柱 体空腔,机壳内绝缘层4与机壳1连接,定子片6与机壳内绝缘层4连接,轴 承3设置在机壳1前后盖内侧居中位置,轴承3套在轴2上,轴2上设置有转 子片5,转子片5与轴2绝缘,转子片5与定子片6相互插入,均匀间隔且互 相绝缘,轴2上设置有转子电阻9,转子片5通过转子引线8将转子电阻9串 入两组转子片之间,定子片6和定子引线7相连后引出机壳1和电源连接。所述的转子片5和定子片6为扇形薄片,薄片的材料是绝缘材料内夹导体 薄膜中。每层定子片6由两片以上组成,且定子片6沿机壳内腔一周垂直设置在机 壳内绝缘层4上,纵向设置两层以上,每层均匀间隔且相互绝缘,每层定子片6 的角度相加为360度,每层转子片5由两片组成,对称垂直设置在轴2上,纵 向设置两层以上。所述的转子电阻9为压敏电阻。该电动机使用三相交流电源时的具体参数定子片半径为1米,角度为120度,转子片半径为0.98米,角度为180度,定子片和转子片的厚度均为2毫 米,纵向装设300层定子片,每层定子片之间间隔为8毫米,每层转子片装设 3片,对应三相输入电源,电源为500KV三相交流电源,忽略定子片横向绝缘 间隙和转子片横向绝缘间隙以及转子半径略小因素,则 一组转子片和定子片之 间的3于应面积为S-2 x 7T x i2 x 180/360 x 300 942m2,忽略绝缘层厚度定子片和转子片间距,约为3mm, —组转子片对应定子片 分布电容值Cl= s s/d=8. 85 x 10-12 x 942/3 x 3 x 10、 2. 7 x 10_6F,三组定子片共同作用两组转子片之间分布电容 C-Cl/2=2. 7xl(T6 + 2=1. 35 x l(TF,经平面分析得转子在三组定子电场中承受的最大电场为三相电源的相电压,转子片可携带电荷Q==OU=l. 35 x 10—6 x 5 x 105=6. 75 x 1(^库仑,转子经感应携带正负电荷在三相旋转电场中偶:功 P=2QE=2 x 6. 75 x 10-1 x 5 x 105=6. 75 x 105W, 工频50Hz其^故功P=6. 75 x 105 x 50=33. 75MW。 工作原理定子片接通电源形成电场,该电场通过分布电容在两转子片组之间形成电 压击穿转子压敏电阻使两组转子分别携带等量异号电荷,转子电荷形成的电场 和定子电场叠加压^t电阻不再承受电压处于阻断状态使转子维持正负两极,三 相交流电源在三组定子片之间形成旋转电场,形成正负两极的转子在旋转的电 场中受力旋转输出转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电感应电动机,它包括机壳(1)、轴(2)、轴承(3)、机壳内绝缘层(4)、转子片(5)、定子片(6)、定子引线(7)、转子引线(8)和转子电阻(9),其特征是机壳(1)内腔为圆柱体空腔,机壳内绝缘层(4)与机壳(1)连接,定子片(6)与机壳内绝缘层(4)连接,轴承(3)设置在机壳(1)前后盖内侧居中位置,轴承(3)套在轴(2)上,轴(2)上设置有转子片(5),转子片(5)与轴(2)绝缘,转子片(5)与定子片(6)相互插入,均匀间隔且互相绝缘,轴(2)上设置有转子电阻(9),转子片(5)通过转子引线(8)将转子电阻(9)串入两组转子片之间,定子片(6)和定子引线(7)相连后引出机壳(1)和电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感应电动机,它包括机壳(1)、轴(2)、轴承(3)、机壳内绝缘层(4)、转子片(5)、定子片(6)、定子引线(7)、转子引线(8)和转子电阻(9),其特征是机壳(1)内腔为圆柱体空腔,机壳内绝缘层(4)与机壳(1)连接,定子片(6)与机壳内绝缘层(4)连接,轴承(3)设置在机壳(1)前后盖内侧居中位置,轴承(3)套在轴(2)上,轴(2)上设置有转子片(5),转子片(5)与轴(2)绝缘,转子片(5)与定子片(6)相互插入,均匀间隔且互相绝缘,轴(2)上设置有转子电阻(9),转子片(5)通过转子引线(8)将转子电阻(9)串入两组转子片之间,定子片(6)和定子引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戈
申请(专利权)人:王宏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