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并容量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446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并容量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其中电池并容量控制电路包括充电控制模块、放电控制模块、第二电池输入端、主控芯片、第一电池、第二电池输出端、第二电池电流采样模块、第二电池电压采样模块、第二电池控制模块、电路输出端以及第一电池电流采样模块,第二电池输入端通过第二电池电压采样模块与第二电池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池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池的正极端连接,第一电池的负极端分别与第一电池电流采样模块、放电控制模块、充电控制模块、第二电池电流采样模块、电路输出端以及第二电池输出端连接能够有效提高并联电池的充放电效率,有效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电池控制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并容量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并非所有的电池都能提供直流输出和交流输出,部分的电池仅能提供直流输出或交流输出,但是单个电池的电池容量较小,因此,相关技术中,采用能提供直流输出和交流输出的电池与仅能提供直流输出或交流输出的电池并联,在提供直流输出和交流输出的情况下,提高电池容量,但是电池之间的容量并不相同,直接并联可能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并容量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能够有效提高并联电池的充放电效率,有效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并容量控制电路包括:充电控制模块、放电控制模块、第一电池、第二电池输入端、第二电池输出端、第二电池电流采样模块、第二电池电压采样模块、主控芯片、第二电池控制模块、电路输出端以及第一电池电流采样模块,所述第二电池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电池电压采样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池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池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并容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控制模块、放电控制模块、第一电池、第二电池输入端、第二电池输出端、第二电池电流采样模块、第二电池电压采样模块、主控芯片、第二电池控制模块、电路输出端以及第一电池电流采样模块,所述第二电池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电池电压采样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池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池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电流采样模块、所述放电控制模块、所述充电控制模块、所述第二电池电流采样模块、所述电路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电池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池电流采样模块、所述充电控制模块、所述放电控制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并容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控制模块、放电控制模块、第一电池、第二电池输入端、第二电池输出端、第二电池电流采样模块、第二电池电压采样模块、主控芯片、第二电池控制模块、电路输出端以及第一电池电流采样模块,所述第二电池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电池电压采样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池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池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电流采样模块、所述放电控制模块、所述充电控制模块、所述第二电池电流采样模块、所述电路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电池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池电流采样模块、所述充电控制模块、所述放电控制模块、所述第二电池电压采样模块、所述第二电池控制模块以及所述电池电流采样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并容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池控制模块包括第一mos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以及第七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均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电池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之间,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所述第六电阻以及所述第七电阻连接,所述第七电阻还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电池检测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并容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池电压采样模块包括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以及第一电容,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池输入端和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之间的连接点,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电压采样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并容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电流采样模块包括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第四电容,所述第十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主控芯片的电池电流采样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水强黄继华孙莹陈开元蒋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莱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