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钇、钛微合金化改进H13钢力学性能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钇、钛微合金化改进H13钢力学性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4422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0
一种钇、钛微合金化改进H13钢力学性能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加入元素钇、钛提高铸态H13钢的冲击韧性和硬度。采用添加纯度为99.9%的纯钇,加入时将松散的单质钇粉均匀铺于模锭底部,在浇铸过程中通过钢液的热量进行熔化,并通过钢液的涡流进行均匀扩散,钛和其他元素采用常规方法加入。熔炼时为保证钇元素的收得率,出炉温度在1650℃以上,合金全部熔化后,迅速浇铸在铺有钇粉的模锭中。含钇、钛H13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含量如下:碳:0.32‑0.45,硅:0.80‑1.20,钒:0.80‑1.20,锰:0.20‑0.50,钼:1.10‑1.75,铬:4.75‑5.50,镍:0.10‑0.20,钇:0.01‑0.02,钛:0.20‑0.30,硫:≤0.03,磷:≤0.03,余量:铁。经过热处理后,铸态含钇、钛H13钢硬度值57HRC,吸收冲击功值41J。硬度、冲击性能均高于H13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对h13钢的化学成分进行优化改进,通过加入元素钇、钛提高h13钢的冲击韧性和硬度。


技术介绍

1、h13钢是一种广泛使用且具有代表性的热作模具钢。近年来,h13钢在隧道掘进机刀圈用钢领域得到应用。但目前,国产h13钢刀圈耐磨性、使用寿命偏低,使得隧道掘进机刀圈使用成本居高不下,在我国某隧道工程中刀圈费用占刀具费用的30%[周雁领.tbm盘形滚刀的质量控制及其检测维修技术.现代隧道技术,2007,(03):42-49],如将其使用寿命提高将大幅降低施工成本。提高h13钢冲击韧性和硬度是提高刀圈使用寿命、降低施工成本的主要途径。

2、为了改善h13钢的性能,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1709423a公开了一种通过加氮改进h13模具钢性能的方法,对传统h13钢的化学成分进行改进,通过加入固溶氮元素提高模具钢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并且不降低韧性。含氮h13模具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含量如下:c:0.28~0.40,si:0.80~1.20,mn:0.20~0.50,cr:4.75~5.5,mo:1.10~1.75,v:0.80~1.20,n:0.02~0.08,p≤0.03,s≤0.03,余量:fe。锻件经热处理后达到如下性能:硬度值53~55hrc,抗拉强度1800mpa以上,屈服强度1480mpa以上,冲击吸收功值稳定在15~16j之间。

3、申请号为201110178988.7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h13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c:0.40~0.46,cr:6.00~6.30,v:0.50~0.65,mo:0.30~0.45,mn:0.85~1.05,si:1.25~1.55,w:0.12~0.25,nb:0.008~0.018,ta:0.008~0.015,ti:0.08~0.12,b:0.003~0.006,al:0.08~0.15,n:0.03~0.06,y:0.06~0.12,s:<0.025和p:<0.030,余量为fe。优点:贵重合金元素钼、钒含量较低,且不需要进行锻造加工,可以铸代锻。经热处理后的铸件达到以下性能:硬度值57.3hrc,冲击韧性40.4j,抗拉强度1865mpa。然而,h13钢中合金元素较多,由于凝固时合金元素成分偏析的原因,加入的强碳化物形成元素钨、铌、铊等容易促进液析碳化物形成,对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该专利添加的微量元素种类较多,增加了炉前成分检测的难度,在实际生产中较难准确控制合金元素含量。该专利技术中亦公开了一种加入稀土钇的方法:钢水入钢包30~50%时,将颗粒直径1.5~3.5mm的钇基稀土,用厚度小于0.5mm的钢板包裹后,随钢水冲入钢包,钢水达到一定温度时,将钢水直接浇注成铸件。然而,钇稀土加入钢水中后与氧形成钇-氧团簇,高温下极易团聚形成大尺寸氧化钇夹杂物,对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改进钇加入方式,减少钇在高温钢液中的存在时间。

4、在钢中加入钛元素来提高h13钢硬度已被较多文献报道,微量的钛在钢中可与碳生成细小的碳化钛,起到沉淀强化的效果,提高材料硬度[张可,孙新军,雍岐龙等.回火时间对高ti微合金化淬火马氏体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金属学报,2015,51(05):553-560]。然而,生成的细小碳化钛常常呈尖角形,降低h13钢的冲击韧性。为了消除该不利影响,在钢中加入钇元素可改善钛元素分布、并将钢中尖角形al2o3夹杂物变质为球形稀土氧化物夹杂,降低有害夹杂物的作用,提高h13钢的冲击韧性。因此,通过在h13钢中添加适量的钇、钛元素,可望在提高其硬度的同时提高冲击韧性,最终提高h13钢刀圈的使用寿命。同时,稀土钇的加入可促进热处理阶段vc析出行为,增强析出强化效果,基于此效果本专利技术将常规回火2~3次、回火时间4~8h的热处理工艺,优化为回火一次,回火时间2h,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操作、成本低的提高h13钢冲击韧性和硬度的化学成分优化方案。

2、一种钇、钛微合金化改进h13钢力学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13钢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含量如下:碳:0.32-0.45,硅:0.80-1.20,钒:0.80-1.20,锰:0.20-0.50,钼:1.10-1.75,铬:4.75-5.50,镍:0.10-0.20,钇:0.01-0.02,钛:0.20-0.30,硫:≤0.03,磷:≤0.03,余量:铁;

3、其工艺方法是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炉,在真空氮气保护气氛下进行熔炼,所得的铸锭进行线切割、淬火、回火热处理;其突出特点是:钇粉加入时将松散的单质钇粉均匀铺于模锭底部,在浇铸过程中通过钢液的热量进行熔化,通过钢液的涡流进行均匀扩散,其他元素采用常规方法加入。

4、如上所述钇、钛微合金化改进h13钢力学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按钢中各元素所占重量比计算、准备原材料,按下列顺序一次加入真空感应熔炼炉进行熔炼,先加入纯铁、金属钼,抽真空并通入氮气进行保护,熔化后加入含硅75%硅铁合金、含钒50%钒铁合金,熔化后加入钛、铬和易挥发的金属锰;熔炼时为保证钇元素的收得率,减少熔炼过程中的飞溅溢出和凝固时形成气泡,要严格控制熔炼温度在1600℃以上,出炉温度在1650℃以上,熔炼时间为30分钟,在合金全部熔化后,迅速浇铸在铺有松散的钇粉的模锭中,并通过钢液的涡流进行均匀扩散,熔炼所得的铸锭进行线切割、淬火、回火热处理。

5、该方法减小钇在钢液中的存在时间,缩短钇-氧团簇聚集生成氧化钇夹杂物的尺寸,降低夹杂物的危害。

6、进一步地,所述热处理工艺为:1080℃保温30分钟,油淬;分别在580℃、600℃回火,回火一次,时间2小时,空冷。

7、该热处理工艺基于钇加入能够促进热处理过程中vc的析出行为,可以将常规回火2~3次、回火时间4~8h的热处理工艺,优化为回火一次,回火时间2h,大大缩短生成周期,降低能耗。

8、进一步地,所述单质钇粉粒度为325目,纯度为99.9%。

9、进一步地,所述的油淬,其特征在于,选用快速光亮淬火油,温度为25℃。

10、本专利技术技术关键点在于:

11、专利局网站上公布过一条专利号为cn102242316b,“一种h13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也曾提到过在h13模具钢中加入钇、钛元素改进模具钢性能的方法,

12、本专利技术与专利号为cn102242316b“一种h13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技术专利的主要不同点:

13、1.合金成分不完全相同,相同元素的添加范围不同

14、cn102242316b中h13钢成分为(重量%):c:0.40~0.46,cr:6.00~6.30,v:0.50~0.65,mo:0.30~0.45,mn:0.85~1.05,si:1.25~1.55,w:0.12~0.25,nb:0.008~0.018,ta:0.008~0.015,ti: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钇、钛微合金化改进H13钢力学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13钢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含量如下:碳:0.32-0.45,硅:0.80-1.20,钒:0.80-1.20,锰:0.20-0.50,钼:1.10-1.75,铬:4.75-5.50,镍:0.10-0.20,钇:0.01-0.02,钛:0.20-0.30,硫:≤0.03,磷:≤0.03,余量: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钇、钛微合金化改进H13钢力学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按钢中各元素所占重量比计算、准备原材料,按下列顺序一次加入真空感应熔炼炉进行熔炼,先加入纯铁、金属钼,抽真空并通入氮气进行保护,熔化后加入硅铁、钒铁,熔化后加入钛、铬和易挥发的金属锰;熔炼时为保证钇元素的收得率,减少熔炼过程中的飞溅溢出和凝固时形成气泡,要严格控制熔炼温度在1600℃以上,出炉温度在1650℃以上,熔炼时间为30分钟,在合金全部熔化后,迅速浇铸在铺有钇粉的模锭中;熔炼所得的铸锭进行线切割、淬火、回火热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钇、钛微合金化改进H13钢力学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工艺为:1080℃保温30分钟,油淬;分别在580℃、600℃回火,回火一次,时间2小时,空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钇、钛微合金化改进H13钢力学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质钇粉粒度为325目,纯度为99.9%。

5.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钇、钛微合金化改进H13钢力学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淬,其特征在于,选用快速光亮淬火油,温度为2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钇、钛微合金化改进h13钢力学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13钢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含量如下:碳:0.32-0.45,硅:0.80-1.20,钒:0.80-1.20,锰:0.20-0.50,钼:1.10-1.75,铬:4.75-5.50,镍:0.10-0.20,钇:0.01-0.02,钛:0.20-0.30,硫:≤0.03,磷:≤0.03,余量: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钇、钛微合金化改进h13钢力学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按钢中各元素所占重量比计算、准备原材料,按下列顺序一次加入真空感应熔炼炉进行熔炼,先加入纯铁、金属钼,抽真空并通入氮气进行保护,熔化后加入硅铁、钒铁,熔化后加入钛、铬和易挥发的金属锰;熔炼时为保证钇元素的收得率,减少熔炼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滨王运鑫冯兴旺韩金鑫姜利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