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动力驱动的挤压铸造机压射油缸旋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4354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0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动力驱动的挤压铸造机压射油缸旋转机构,主要包括包括驱动模块和监控模块。采用对称布置的液压马达驱动压射油缸倾斜旋转,代替以往挤压铸造机的摆动油缸,既达到了提高空间利用率的目的,也解决了摆动油缸缸所处恶劣环境而造成寿命降低隐患;液压马达外部设置有耐高温、透气防护罩,用于屏蔽电磁干扰和防止粉尘污染;液压马达上安有换向阀和角度传感器,用以精确控制压射油缸的倾斜角度,使压射油缸“倾斜”和“正立”姿态切换更加平稳,便于产线及工艺调整;最后采用接近开关判断压射油缸是否准确进入的“倾斜”姿态;结构简单可靠,大大提高挤压铸造机压射油缸旋转机构寿命及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铸造成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动力驱动的挤压铸造机压射油缸旋转机构


技术介绍

1、压射过程是挤压铸造工艺的核心步骤,压射旋转机构是挤压铸造设备的关键部件,其工作状态对铸件质量和工艺能否顺利进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传统挤压铸造机的压射油缸旋转是靠摆动油缸来驱动。摆动油缸驱动压射油缸旋转,通过使用发现摆动油缸处于高频热冲击、铝液飞溅、粉尘弥散的恶劣环境,服役寿命常远不及理论预期。专利技术人在实际应用中还发现,摆动油缸除去工作环境恶劣外,还存在着能耗高、性能漂移严重、重复定位精度差、占地面积大等问题,造成严重的设备和人员安全隐患。

2、中国专利201720452997.3公开了一种挤压铸造机压射摆动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电机驱动减速机运转,减速机带动打料油缸前盖旋转,从而使得料筒倾斜一定的角度。

3、中国专利cn206139807u公开了一种挤压铸造机的压射系统,通过将料筒升降油缸与压射油缸组合为一体式结构,达到了降低挤压铸造机的压射系统体积和工作能耗的目的。

4、已有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1)电机与减速机的组合结构复杂;2)空间利用率低;3)料筒转速突变易导致金属液飞溅,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受伤;4)电机缺少必要防护,外界颗粒物污染易损坏电机,大幅缩短其服役寿命;

5、在产品开发使用过程中发现:1、以往挤压铸造机的压射油缸旋转是靠摆动油缸来驱动压射油缸旋转,通过使用注意到摆动油缸存在重复性差、结构冗杂、空间利用率低等缺点;2、摆动油缸来驱动压射油缸旋转,需要开关控制,由于摆动油缸所处位置环境比较恶劣,高频热冲击、铝液飞溅、粉尘弥散的恶劣环境使摆动油缸服役寿命常远不及理论预期,甚至造成严重的设备和人员安全隐患;3、料筒在“正立”和“倾斜”两种姿态的切换过程中,仍存在控制不精准的缺陷。

6、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双动力驱动的挤压铸造机压射油缸旋转机构,提高寿命,节省空间。

7、需要说明的是,本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理解本技术构思的
技术介绍
,并且因此,它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动力驱动的挤压铸造机压射油缸旋转机构。

2、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1)采用双液压马达驱动压射油缸的倾斜旋转,代替以往挤压铸造机的摆动油缸;

4、2)液压马达、换向阀和角度传感器相互配合,实现压射油缸倾斜角度的精确控制;

5、3)液压马达外部设置有耐高温防护罩,用于屏蔽电磁干扰和防止粉尘污染;

6、4)采用接近开关判断压射油缸的“倾斜”姿态是否准确。

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8、1)采用两个液压马达驱动压射油缸倾斜旋转,液压马达所处位置比较干净,体积小,扭矩大,代替以往挤压铸造机的摆动油缸,既达到了提高空间利用率的目的,同时解决摆动油缸所处高频热冲击、铝液飞溅、粉尘弥散的恶劣环境造成的严重设备和人员安全隐患;

9、2)压射油缸倾斜角度控制更加精确,压射油缸“倾斜”和“正立”姿态切换更加平稳安全,便于产线及工艺调整,并且料筒倾斜控制更智能;

10、3)液压马达外部设置有耐高温防护罩,用于屏蔽电磁干扰和防止粉尘污染,结构简单可靠。

11、具体而言,本技术的一种双动力驱动的挤压铸造机压射油缸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模块和监控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压射油缸、头盖、料筒、料筒升降油缸固定板、旋转支架、基座转轴、头板轴套、液压马达和头板;所述头盖上端与料筒固定连接,下端固定安装有压射油缸;压射油缸下端连接有料筒升降油缸固定板;所述旋转支架与头板固定连接;所述头盖的水平转轴插入旋转支架中,并且绕基座转轴旋转;头盖与旋转支架的配合面中设置有头板轴套;头板轴套与旋转支架过盈配合,与头盖间隙配合;所述液压马达通过法兰固定安装在旋转支架侧面,液压马达的液压马达转轴与基座转轴同轴;所述头盖与液压马达转轴通过平键连接;所述液压马达外设有防护罩,防护罩为耐高温合金钢材料;防护罩上下两侧面为完整闭合,一侧面开放,另一侧面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的轴线方向与液压马达转轴平行。

12、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动力驱动的挤压铸造机压射油缸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模块和监控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压射油缸(2)、头盖(3)、料筒(4)、料筒升降油缸固定板(5)、旋转支架(6)、基座转轴(7)、头板轴套(8)、液压马达(9)和头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动力驱动的挤压铸造机压射油缸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马达(9)外设有防护罩(12),防护罩(12)为耐高温合金钢材料;防护罩(12)上下两侧面为完整闭合,一侧面开放,另一侧面设置有通气孔(13);通气孔(13)的轴线方向与液压马达转轴(10)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动力驱动的挤压铸造机压射油缸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转轴(7)、液压马达(9)和防护罩(12)的数量均为一个或两个;若为两个,则它们各自以旋转支架(6)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动力驱动的挤压铸造机压射油缸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包括:换向阀、角度传感器、接近开关(16)和接近开关支架(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动力驱动的挤压铸造机压射油缸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模块和监控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压射油缸(2)、头盖(3)、料筒(4)、料筒升降油缸固定板(5)、旋转支架(6)、基座转轴(7)、头板轴套(8)、液压马达(9)和头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动力驱动的挤压铸造机压射油缸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马达(9)外设有防护罩(12),防护罩(12)为耐高温合金钢材料;防护罩(12)上下两侧面为完整闭合,一侧面开放,另一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水平李发贾祥磊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三基轻合金成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